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星炳
释义

清汀州知府

人物简介

张星炳,字叙墀,号粤生。河南固始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翰林。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汀州知府。1904年创办汀郡中学堂,并兼任总办官。政暇,常到校巡视,以坚固卓绝砥行励学勉励学生,以宏教育。在汀十年为官严饬吏治,爱民如子,政声卓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调升福州知府,来秀(满族)继任知府

曾任民国总统府高等顾问,卒年73岁。

作品瑰宝

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原贵州省军区副政委

人物简介

张星炳,男,192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垣曲县毛家湾镇人。原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

1938年10月参加革命,历任晋豫边第七大队勤务员,十八集团军第二办事处通讯员、集团总后勤本部警卫员,冀鲁豫军区机要训练队学员、晋冀鲁豫第一纵队机要科一股副股长,五兵团机要处三科一股股长,贵州军区毕节分区机要科副科长、贵州省公安总队机要科科长。1959年4月任贵州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处长,1963年7月任贵州省军区安顺军分区副政委,1965年9月任贵州省军区兴义军分区副政委,1966年5月任贵州省军区兴义军分区政委、兴义地委第一书记,1970年12月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1981年9月离休。

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被授于“五好干部”、“模范干部”、“模范党员”等多种称号。

离休二十余年来,长期担任干休所党委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满腔热情地为干休所建设出力、为老干部服务。他撰写的调查、研究文章和演讲词,多次被省市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及播放。离休后,一直担任贵州省老龄委副主任、贵州省老年体协副主任。多次荣获省军区、成都军区及全军“先进离休干部”荣誉称号。

为贵州解放建设倾注青春热血

已经83岁高龄的张星炳老人14岁便参加了八路军,18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入伍到1945年9月期间,当过宣传员、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十八集团军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等。参加了太行根据地1942年、1943年反“扫荡”斗争和南岩铺、百草坪等战斗。从1945年10月至1950年9月任冀鲁野战军第一纵队机要科译电员、机要秘书、十六军司令部机要科股长等,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贵州、成都战役等重要战斗。

从1950年10月到1981年8月,张老曾任省公安总队机要科副科长、中共兴义地委第一书记兼地区革委会主任及兴义军分区第一政委、贵州省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63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2005年被授予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1949年11月14日晚上,张星炳随部队到达贵阳,从此一直扎根贵州,为贵州的解放及建设倾注了青春和热血。

张老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当年进入贵州时,所见确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在湘西地区,天气晴朗,刚进贵州天柱就阴雨绵绵,一直到贵定仍然在下雨。山多路陡,即使是在贵阳城,也没有多少好的街道。老百姓大多住的是低矮的茅草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