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效伟 |
释义 | 张效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毒理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毒理和环境健康”研究团队负责人。 教育背景: 2004-2008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动物学和环境毒理学(双学科博士) 2006-2007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 2000-2003 香港城市大学,环境科学(硕士) 1996-2000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 工作经历: 2010- 今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2009-2010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毒理学中心,项目科学家 2008-2009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毒理学中心,博士后 2003-2004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家食品安全和毒理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1.环境污染物的致毒分子机制和新型生物监测技术 2.环境化学品的生物毒性筛选和安全性评估技术 3.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 研究概况与成果: 目前主要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环保基金,参加“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和“973”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课题。发表英文SCI论文40多篇,包括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Toxic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引用超过300次,其h index 为12,同时是一项在申美国专利的第一发明人。由其参与设计研发的Steroidogenesis Assay 在2009年初被美国环保局官方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采纳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筛选的标准方法,成为全球通用的标准。主要学术兼职:英SCI期刊Chemosphere 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2011-)。 一、科研项目及研究经费 自2010年以来承担的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 1、 主持人,“从芳烃受体的基因型研究卤代芳烃污染物的鸟类种间敏感性差异”,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1007025),20万,2011-2013. 2、 主持人,“新型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示范”,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基金项目(#BE2011776),30万,2011-2014。 3、 主持人,“自然保护区风险源头识辨与预警技术研究”,江苏省环保科研基金(#3011356),40万,2011-2012. 4、 主持人,教育部2011年“新世纪人才计划”,50万,2011-2013 5、 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重大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专项课题“太湖流域(江苏)水生态监控系统建设与业务化运行示范”(2012ZX07506003),支配经费400万,2012-2015。 6、 主持人,“饮用水源水遗传毒性物质和内分泌干扰物质预警技术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012),15万, 2010-2012。 7、 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环保部公益课题,“高关注新型POPs 监测方法与POPs 监测新技术研发”,支配经费32.5万,2012-2015。 8、 参加人,“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质标准管理与示范”,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标准管理工程建设课题”,2012-2015. 9、 参加人,“蓝藻水华衍生污染物的毒理效应与健康风险”,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2008CB418102) ,承担经费50万, 2010-201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