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齐兵
释义

个人简介?

张齐兵,男,汉族,1966年出生于山西省。博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树木年轮生态学与气候学研究。

个人简历?

2004年3月-现在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年7月–2004年2月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1年1月–2001年6月 ForestBiologist,Pacific Forestry Centre Canadian ForestService, Victoria, Canada

2000年6月-2000年12月 Post-doctoral fellow Department of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

1993年9月-2000年5月 Research assistant and graduate student choolof Earth and Ocean Science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

1988年8月-1993年8月 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1984年9月-1988年7月 本科生学习, 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

科研成果?

?1. 加拿大西海岸黄衫(Pseudotsuga menziesii)的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 建立了一个两千年的树木年轮宽度序列, 和两个700年的浮动(约在过去的第三和第四个千年内)树木年轮宽度序列。 黄衫树的径向生长与四月至七月的降水量及前一年的生长状态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极端干旱或湿润事件在过去两千年间均有发生, 但它们在最近两百多年间发生的频率有显著增加。发现了在距今四千年前, 树木年轮的生长在十年内由最宽变为最窄, 且持续缓慢生长达十年之久, 而后转为在平均值附近的小波动生长。 这一树木年轮异常特征揭示出在气候转型时期,气候条件有可能出现既快又大的变化。 为分析古气候变化和生态过程演化提供了依据。

2.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树木年轮学“气候-年轮生长”响应函数建模中的应用。 提出了克服模型建立中“overfitting”难点的实用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运用到树木年轮气候学之中, 其模拟非线性“气候-年轮生长”系统的能力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方法。 该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多项气候因子与树木年轮生长的关系, 并且可以进一步预测给定气候条件下的树木年轮生长情况。

3.加拿大BC省中部林区虫害爆发的时空特征。 发现了虫害活动在时间上呈现32年左右的周期性规律, 每次出现持续6-12年, 可使树木的径向生长量损失16-21%。; 1880-1999年间的四次虫害爆发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呈缀块性发生, 尽管这些虫害爆发的起始时间, 强度及缀块大小在各林区不尽相同, 但它们在整个区域上呈现出空间的同步性。 提出了虫害活动除与气候条件相关外, 还与森林结构和树种生物学特性具有相关性。

4. 多年冻土区植被对冻土环境及干扰的响应模式。 运用无趋势植物群落排序方法及植物种优势度计算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植被与冻土环境和森林火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多年冻土对该区兴安落叶松林的生长具有直接的高胁迫作用和间接的保护其生物竞争力的双重作用。

5. 青海都兰古墓中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树干的树木年轮学研究。 结合已有的活树树木年轮, 建立了该地区公元前326年-公元2000年的树木年轮宽度年表。 该树木年轮年表为我们分析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东南缘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气候变化及生态演变提供了依据。

研究项目?

?2004年1月-2006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黑河下游胡杨树的年轮气候学研究, 研究员, 课题负责人.

2003年1月 – 2006年12月:参加一项中日合作项目: 黑河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 负责其中树木年轮气候学的部分工作.

2003年1月 – 2005年12月: 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阿尼玛卿山区祁连园柏的年 轮气候学研究, 课题第二负责人.

2001年10月-2005年9月: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 西北寒旱区 祁连圆柏的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 研究员, 课题负责人.

代表论文?

?1. He, J.S., Zhang, Q.-B., and Bazzaz, F.A. 2005. Differential drought responses between samplings and adult trees in four co-occurring species of New England.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ess).

2. Zhang, Q.-B., and Hebda, R. 2004. Radial growth patterns of Douglas-fir along an elevational gradient in central coast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34:1946-1954 .

3. Zhang, Q.-B., Cheng, G., Yao, T., Kang, X., and Huang, J. 2003. A 2326-year tree-ring record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0(14) doi:10.1029/2003GL017425.

4. Zhang, Q.-B., and Alfaro, R. 2003. Spatial synchrony of the two-year cycle budworm outbreaks in 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Oikos, 102: 146-154 .

5. Zhang, Q.-B., and Alfaro, R. 2002. Periodicity of two-year cycle budworm outbreaks in 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a dendroecological analysis. Forest Science 48: 722-731.

6. Zhang, Q.-B., Hebda, R., Zhang, Q.-J., and Alfaro, R. 2000. Modeling tree-ring growth responses to climatic variable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est Science, 46: 229-239.

7. Zhang, Q.-B., Alfaro, R., and Hebda, R. 1999. Dendroecological studies of tree growth, climate and spruce beetle outreaks in sub-boreal forest of 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21: 215-22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