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端甫 |
释义 | 戴端甫 (1889~1942),字昌珠,号武章。无为县练溪乡人。 中文名:戴端甫 别名:字昌珠,号武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无为县练溪乡 出生日期:1889年 逝世日期:1942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主要成就:创办“仁泉学校”和《濡声日报》 个人经历戴端甫 (1889~1942),字昌珠,号武章。无为县练溪乡人。早年就读于武昌陆军学堂。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1922年任粤军团长。1924年参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建。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将处长,后兼任广州石井兵工厂厂长。1932年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围剿共产党)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赴大别山“督剿”。 戴在任粤军团长时,推荐家乡8位青年,同时报考黄埔军校,戴姓就有4人。其中“衍”字辈、称戴端甫为叔祖,后随中国远征军赴缅与日军作战,扬威异域、为国捐躯,被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一百师师长戴安澜,就是戴姓4人中的一人。其他3人也是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按他的资历及与老蒋的关系,当个大官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戴端甫确也在国民党军队里官至中将参谋长,因对老蒋派他去大别山“督剿”红军持有异议,又不好明说,于是就一纸辞呈回到了故里。 民国12年,戴端甫在广州国民革命中已声名显赫,又有武昌首义和参与创建黄埔军校之功,称之革命元老,家乡县长为其宗祠题匾,当在情理之中。而称戴氏为“望族”,此语亦属不妄。 创办仁泉学校不久辞职回乡,创办“仁泉学校”,兼设民众夜校。开学典礼时,当时的无为县长亲自前往参加,国民党军政要员李宗仁、张治中、黄绍闳等也寄来匾额以示祝贺。当然,这所乡间小学的开学典礼,能得到李宗仁等的祝贺,并不说明他们就多么重视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冲着戴端甫个人面子来的。 戴端甫办教育是有先进的科学理念的。“仁泉小学”在办好本部的同时,还根据当时的无为县及周边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办了三所分校。本部和分校都开设了国语、算术、公民、体育、音乐、美术等课,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素质教育。上公民课时,老师经常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鼓励学生剪头发,放小脚。老师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开导,有时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村庄,去宣传、号召贫苦农民争取翻身解放,获平等自由。学校以“勤廉”为校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安排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实践。有关学生方面的事务,如办食堂,开商店,跑采购、种菜园、经营浴室、理发,值勤等均由学生自行办理。 社会贡献1933年复出,任国民党军队第17军后勤部军运之职,为长城古北口抗战作出贡献。1934年任无为县长,改城隍庙为民众教育馆,修无为大堤,建新安桥,筑湖陇斗门,造芜无公路,开公共体育场,辟绣溪公园,葺中学校舍,办《濡声日报》,废弃不合理捐税。次年辞职归里,一意发展仁泉字校。1938年旅居长沙,与徐庭瑶等合议解囊,办无为公寓,作为家乡流亡青年宿食之所,并为介绍升学或就业。1939年迁往柳州。次年迁居全州。1942年病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