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捄 |
释义 | 张 捄 (1866 —— 1928) 号匡予,晚号 醰园居士,余干柴家店人,光绪辛卯科 (1891) 举人,宣统进士,钦点翰林。为人耿介,虽然做过农、工、商部主事 ( 相当于部里的司长职位 ) ,也任过京官,但依然清风 两袖,晚岁闭门著书,老死故园.他工书法,锋力雄健,人得片楮以为宝.有石印字帖行世.精说文,商务印书馆出版过一部《许书余》散文专集.匡予先生的道德文章,风为邑所钦重. 南关书声 匡予先生的父亲张咏梅,清朝名举人,门生很多,全国著名收藏家叶恭绰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可是他自己的儿子张 捄六岁时却送往南关舒家的舒德昌先生处去启蒙.余干曾流传过一段这样的故事:张咏梅亲身带着儿子去拜师时,德昌夫子见 捄 的仪表拔俗,举止有度,当时十分高兴,随后就告诉自己的妻子:"今天我们家中收到一位好门生,看这小子头角峥嵘,非凡物也."等到第二天张 捄 开音读书后,他又悄悄地对妻子说:"我刚才听了这孩子的读书声调前清后尖,其后必傲世妒俗,非官场人物,当笔墨终身也."这个故事我们且不问它的真实性如何 ?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从父老津津乐道的情况看来,至少可说明两点,一是张 捄 先生童年时代已崭露头角,并为阅历很深的舒德昌先生所发现、所器重、而着意培养,昔人有言:"几许儿童成大业,端赖启蒙在知方."二是表达了余干人对张 捄 先生傲骨嶙峋,守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无限崇敬的心情. 帝命荣归 张 捄 先生北上进京参加会试,正好"恭逢其会"赶上了举国闻名的公车上书.他签了名,在他本人的历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清廷很快废除了殿试,但对优秀士子,又临时变了一项方式.进京来会试的举人,可以量才点授官职,匡予先生才华出众.那时被点为农、工、商部主事 ( 相当于部里的司长职位 ) . 封建王朝一做了官,就要"衣锦还乡".那时张 捄 是一名京官,当然可以请假回里省亲.他回余干的消息,很快就在父老乡亲们中传开了,都非常高兴,并感到光彩,因此决定筹备为张主事"接风" ( 就是等他抵县时鸣礼炮奏乐欢迎 ) 张氏族人又另外请了一台徽班 ( 安徽戏的剧团 ) 在祠堂唱几天戏,以示庆祝之意.并请他本人在祠堂大门题上一副对联,藉光门楣.当时的张 捄先生因盛情难却,就亲笔写了一副这样的对联:"三千里帝命荣归;五百年祖德发现."北京和余干相距约三千华里,余干乡贤张吉是明代全国十五名理学家之一.张 捄 就是他的后裔,五百年前的张吉也点过主事.联语既切事实,而又妙语双关,苟非生花之笔,曷能出此也. 满清灭亡之后,张 捄 不屑做遗老,更不想重新做官,可是有些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同个人的想法背道而驰.民国初年,时任江西省省长的威扬,慕张 捄 之名,委其为瑞州府 ( 今高安县 ) 知府,张 捄 本拟走马上任,谁知那时官场的陋习俗例,仍然根深蒂固,一般被任命去某州、府、道、县的官员未上任履职之前,在南昌就首先要"拜客".联络感情.当时张 捄 应该去拜访的对象,就是瑞州府的旅省豪绅巨贾.可是一身傲骨的张 捄 ,他怎能去干这样卑躬屈节的无聊应酬呢 ? 因为他没有履行"拜客"的过场,却果真恼怒了一位瑞州府 的省绅胡绎.民国初,胡绎任江西省的实业司司长(相当于后来的建设厅长).胡绎说张某"目中无人".很快就发动了部份旅省士绅来挡张 捄 的驾 ( 就是拒绝不要他去上任 ) .假如是旁人遭到"挡驾"的打击,肯定会懊恼万分,而张 捄 闻讯之后,到却心地恬然,毫不介意,正好借此向威扬辞职.他把这事告知了威省长,威省长本人也十分同情这位书生面目的张 捄 ,当即在其辞呈上批了八个大字:"无意宦达、志乐林泉".这时张 捄 高兴极了,并朗诵白香山的名旬:"……从今光阴皆已有,过去日月属官家.行到午时欢到夜,回看官职似泥沙".这首诗正好就是余于张 捄 那时情景的写照. 名士自风流 民国初年,江南的最高学府"两江高等优级师范学校"定址金陵.那时儒林宿学,云集南京,和张 捄 同时被聘登上讲坛的有"庐山三杰"之一的李凤高 ( 拙翁 ) 、著名书法家李瑞清等.张 捄 对"说文''功底很深,讲学时,写成了一部《许书余》做讲义,三十年代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问世,对研究"小学"、"说文"者,为一良好的参考丛书. 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畔,歌船画舫,引来了不少的风流过客.张 捄 的夫人龙氏,名门闺秀,永新名娟,知书娴礼.每逢春秋佳日、月夕花辰,伴着文采风流的名士,夫婿双双泛舟于碧波翠涛,时人目为"神仙眷属",在那时确有超尘拔俗之慨. 当军阀混战,大江南北遍地烽烟之际,高人雅士,有时苦中寻乐.张 捄 精音律,能用鼻孔吹箫,某次在莫愁湖上,他以绝招奏"高山流水",引来了不少知音,高士李风高曾风趣地用龚定庵的名句:"剑气箫声"来唱和,一时传为佳话. 风流余韵凤凰庵 清代名词人蒋士铨童年时代在余干的读书处"凤凰庵",地处信河下游,茂林修竹,环境清雅,为广信一带去南昌必经之水路.人杰地灵,加上庵前有蒋心余太史亲书的"须从这里过"的石刻一块和他那幅胸襟开阔的对联:"进步莫嫌山路窄;出门唯觉水纹宽"更招引了不少的骚人墨客.有一次,张 捄 晋省,舟过木樨湾,登岸游凤凰庵,吊古寻幽,并在庵前的竹林中刻了一首五言绝句:"都从这里过,铅山此中座.竹林不见僧,蒲团空坐破."以缅怀先哲,感叹名庵之盛衰,诗情墨色,一时传为佳话. 暮境萧瑟 张 捄 晚岁返余干,定居北街女婿李纪芳 ( 故省文史馆员 ) 家,闭门著述,以鬻字为生.门首亲题"柱史风微"四个大字.一时登门来求墨宝者,络绎不绝,户限为穿.张 捄 晚年嗜洒,故又号 醰园居士,寓有退居田园,借洒浇愁之意.一年岁末,银钱紧张,两袖清风的张 捄 ,更感困难.适逢这时有某俗吏为附庸风雅,久思求得任过清朝农、工、商部主事张 捄 的真迹,藉以抬高身价.便托人在年关送上一张玉版宣纸,并附有润资银洋四十元,乞书对联一副,要求赐呼某某.那天,张抹洒后兴豪,挥毫写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的对联一副,一气呵成,自感很满意,随即盖好了图章,摊在书桌上个人欣赏.正好这时来了一位朋友相访,也对这副对联十分雅爱,啧啧称善,随口又说了一句:"您老这副对联,真是铁划银钩,若是落在名人手中,那真是翰墨同芳.可惜这位求字者品格不高!"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客人的这一句随意口语,却冲动了这位志洁如玉的张 捄.一时就将这一副自命得意之作的对联,撕得粉碎,马上就将预收的润笔着人全部退还了那人.实际这时的张宅,正是缸无颗粒,急要一笔钱去安排春节之所费.由此更显得张 捄 的超尘拔俗. 民国十七年 (1928) 的除夕,这位穷困潦倒的张 捄 先生卧病不起,余干的一代名人,在这岁甚灭寒之际,与世长辞了. 天丧斯文,阖邑同悲,他生前同里的老举人吴宝田先生更是悲不自胜,有《哭张匡予水部哀辞》:"腊岁飘然谢岁周,可怜水部擅风流.生谙世路崎岖味,死见文人变化秋.夜月有光早呈古色,春风无力破今愁.茫茫天道何惶问,最是名山事业休."文人哭文人,自是情真意切.濡笔全此,缅怀先哲.真有"义彩已随龙化去,灵光应有鹤归来"之感焉. (据吴建威搜集资料整理) 一蓑烟雨 张老先生的书法作品收入余干县志.名<张 捄五百字>,价值连城! 还留下了著名的"点心店"的故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