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昌晖
释义

戴昌晖,空气动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设备的建设工作。对我国风洞设计和空气动力学实验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人物生平

戴昌晖,1919年10月27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县一个平民家庭里。父亲毕生从事中小学教育,有子女7人,家境贫寒。1931年,戴昌晖随家人迁往南昌市,插班进南昌私立赣省中学初中三年级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高中时获得全免学费、膳费的奖励。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他积极投入爱国学生运动,宣传募捐,支援抗日将士和义勇军。1935年高中毕业,他同时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和天津北洋大学新开办的航空工程系。那时南京国民政府著名的高志航飞行大队驻防南昌,他深受飞行雄鹰的英姿所吸引,为抗日救国的时代强音所感召,选择学习航空工程,立志走“航空救国”之路。他获得江西省每年150元的奖学金,只身离开南昌,北上天津求学,年仅16岁。

他的大学时代,正当国家多难之时。日本侵略军大举增兵华北,他积极投入“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爱国学生运动,下乡串联,宣传抗日。“七·七”事变后,他开始了两年的流亡学生生活。从天津南下辗转到达西安,在那里,由北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联合成立了西北临时大学。以后,学校迁往陕西南部城固,并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不久,学校又迁入山区并再次改名为西北工学院。戴昌晖在西北工学院毕业,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1939年,大学毕业后的戴昌晖年仅20岁,即被招聘到云南瑞丽中美合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工作。有机会施展“航空救国”的抱负,他感到无比兴奋。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滇缅边境已无后方可言,工厂几度搬迁,戴昌晖工作的地点从云南迁到缅甸。为了抢运飞机发动机回国,他陷入敌后,从缅甸八莫翻山涉水,步行4个星期回到昆明。1941年冬天又到印度中国航空公司工作。其间,他参加了隼Ⅲ型飞机的生产,P-40型飞机的总装配,直接供应给“飞虎队”。此后,他又参加了CW21型飞机的生产和C47,C46飞机的维修工作,支援抗日战争。

1943年春,他通过了重庆政府的留学考试,于同年12月自孟买出发,经过33天海上的航行到达美国洛杉矶。1944年至194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学习。1946年2月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俄亥俄州哥仑布市的寇蒂斯-怀特飞机制造公司工作,任研究工程师,从事超音速飞行器的空气动力计算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被聘为长期雇员。1947年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的邀请,回国任教,讲授流体力学和应用空气动力学。1949年,升任为教授,年仅30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在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调到南京华东航空学院工作,任空气动力学教研室主任。1956年,他到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参加了该院大型高速风洞的设计工作,完成了超音速扩压器最佳设计的研究。1958年回国后,到西北工业大学任第三研究室主任,筹建大型风洞群。

1976年戴昌晖调到南京航空学院,参加大型低速风洞的建设,筹建空气动力学系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担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

1990年退休以后,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特别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是我国风能开发利用的倡导者之一。

荣誉

戴昌晖是我国实验空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持的大批科研项目都在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前沿位置。他是国务院第一批批准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担任过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兼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兼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太阳能学会第二届理事兼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誉理事;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航空工业部颁发给他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5年,他的简历收入美国出版的国际杰出领导人传记第一版,1986年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知识界名人传记内。

施展“航空救国”的抱负

1939年戴昌晖大学毕业,应聘到云南省瑞丽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工作。该厂原在杭州笕桥,抗日战争中内迁,先迁武汉,再迁昆明,最后到瑞丽雷允(在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了施展“航空救国”的抱负,他不辞辛劳,乘坐载货卡车,从陕西城固到云南瑞丽,翻山越岭,奔波5000多公里。途中夜宿贵阳时,铺盖行李全部被盗,第一个冬天仅靠一件运动衫和一条粗毛毯度过,但是他为能亲身参加飞机的生产而十分自豪。

中美合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是当时先进的飞机工厂,主要生产寇蒂斯-怀特公司的隼Ⅲ型双翼战斗机。他被分配到机工车间做检验员,检验工件的加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互换性。他庆幸自己能在生产第一线制造本国战斗机,为抗日战争尽一份力量。工作十分认真,深得当时的总检验师沈德熊的青睐。半年后雷允地区鼠疫横行,接着又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工厂被迫迁往印度办厂,全厂重要机器和物资搬到瑞丽江西岸缅甸境内的班坎暂放待运,戴昌晖等人自愿冒着风险就地看管,直到全部物资安全运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支援中国100架先进的P-40型歼击机零部件,并成立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这批飞机在缅甸仰光装配,戴昌晖被派往装配车间,担任P-40型飞机总装检验员。“飞虎队”驾驶这些飞机在滇缅战场上与日军作战,屡次重创日军零式飞机,他感到无限喜悦。

仰光任务完成以后,他转到中杭厂的缅甸八莫发动机分厂任技术员,与黄志千,马明德等人一起工作,参加旋风F-100型星形双排发动机的生产。由于战局紧张,情况突变,中杭厂雷允总厂和八莫分厂被迫沿滇缅公路撤退。戴昌晖为了不使崭新昂贵的飞机发动机落入敌手,毅然自愿留下,带领7名工人设法抢运发动机回国。无奈可用的车辆都已撤走,只有几部未装好的残缺不全的卡车。他们日夜紧张工作,亲自动手修好卡车,运出了3台发动机的零部件回国。由于日军先头部队已到达八莫,为了防止日军夺走发动机,他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将所剩发动机零部件全部就地销毁。当时日军已截断滇缅公路,戴昌晖等人只得翻山越岭,经过长达4个星期的艰苦跋涉,到达昆明。戴昌晖不顾疲劳,立即到中国航空公司参加C47,C46及“飞虎队”的飞机的维修工作,以保证抗日军火补给。在印度加尔各答中国航空公司修理厂,主要做翻修油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的两类自动变矩螺旋桨,直接为抗日战争服务。

从事教育事业

为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培养建设自己的航空技术队伍,1947年11月,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和优厚待遇,回到祖国从事航空教育事业。

编写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缺乏新教科书,他一面讲课,一面编写当时急需的《飞机安定性和操纵》一书,于195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国教育体制向前苏联教材过渡之前,该书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的燃眉之急,而且为各飞机设计单位和试飞研究所广为参考。为了学习前苏联的先进技术,他亲自选择了水平较高的A·H·巴特勒雪夫(Паmpaшeь)著的《流体力学》一书,翻译成中文,1958年和195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册出版,供教师和学生学习。1963年,他又根据当时的需要,发表了他的专著《风洞设计原理》。该书包含了他在前苏联工作期间收集整理的技术资料和他本人在风洞设计方面的科研成果,是全国第1本系统地介绍风洞设计的教材。1990年,戴昌晖已年过七旬,他考虑到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新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应该及早介绍给研究生、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于是又编写了新的教材《流体流动测量》。这本书不仅作为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必修课的教材,也为其他院校和有关的科研单位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教育方法上,他努力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他在美国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回国后面对现实需要,转而从事实验研究和教学,几十年成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早在西北联合大学学习期间,他曾撰文投稿当地报社,主张理科大学生参加军工生产或后勤管理工作,支援抗日战争。在担任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系系主任期间,他反对教育上的因循保守思想,力主拓宽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而不应局限于飞机空气动力学这个框框。他要求高速空气动力学的教学内容应对高超音速流动和航天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而低速流动的教学内容应向工业流体力学如风机、润滑、射流控制等方面扩展。他编写的教材内容都力求跟踪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能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他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经常要求学生来参加。博士生和硕士生论文在选课上都要结合国家科研任务,并要求具有创造性,跟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他指导的博士生论文都获得了优秀论文的评价。他大胆启用人才,培养青年教师,选派多名基础雄厚,踏实肯干的青年教师到西德参加国际合作研究,回国后带动国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实验室的建设

戴昌晖在教育战线上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建设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航空教学实验设备极为落后,他亲自动手为华东航空学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水力实验室,可供10个小组同时进行教学实验。除雷诺试验等一些标准试验外,还包括水泵水轮机发电模型试验项目。他还对原中央大学航空系的一座由意大利进口的1.5m椭圆形直流低速风洞和原浙江大学航空系一座1m回流低速风洞进行了改造。这两座风洞原先分别采用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经过改造后,使用交直流变速电机组作为动力,可连续调速。同时又新配置了完善的测力天平系统,提高了使用范围和使用效率。这在建国初期,是十分难得的。以上这些设备,至今仍然是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教学实验用的主要设备。在戴昌晖几十年高等教育生涯中,从浙江大学到华东航空学院,从西北工业大学到南京航空学院,这些院校的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都浸泡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大而言之,他曾担任华东航空学院全院实验室和工厂筹建委员会主任,经管全院基建经费(包括图书馆)的分配;审核各实验室和工厂的建设规划;审核和监督大型设备的建造和购置。小而言之,早在60年代初,他就为西北工业大学第三研究室引进了当时极为先进的热线风速仪,为紊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设备。

对实验空气动力学的贡献

从50年代开始,为了祖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放弃了原本不愿意放弃的理论研究工作,转而开展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面对落后的局面,他领导着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学院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两所院校建立起完整的实验研究体系,开展了空气动力学一系列前沿课题的研究工作。他首先打开了我国与外国合作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研究的渠道;参与了全国风洞建设规划的制定;主持或参加了全国绝大多数大型风洞的谘询工作和鉴定验收工作。他是我国实验空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

1960年西北工业大学建立第三研究室,计划建设大型低速风洞、跨音速风洞、高超音速风洞、激波管风洞以及进气道风洞各1座。他是技术总负责人。在大约5年的时间里建成了一座完整的、在当时是堪称现代化的跨超音速风洞:试验段口径300mm×300mm,马赫数0.3~4代号52风洞。该风洞有总共650m3的高压容气,分25个大气压和8个大气压两套气源系统和空压机车间,有完整成套的电气控制系统,有成套的测量仪器和仪表,还有6套C6型真空泵辅助抽气系统。52风洞从设计到零部件加工装配、调试以及仪器配套都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成功的第1座自动化高速风洞。与此同时,他还主持建成了试验段口径200mm×200mm的进气道风洞1座。在风洞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重要环节事必躬亲,从不推卸。从方案论证,数据计算,技术总结,直到施工图纸,都仔细审查,重要尺寸亲自协调,避免造成国家损失浪费。当时正值3年困难时期,他身患浮肿,妻子下放农村,身边还有一个3岁的女孩,但他仍坚持加班加点工作,经常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他团结群众,与工作人员打成一片,协同工作。由于他以身作则,没有发生同行相轻,相互扯皮,闹不团结的现象,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52风洞的建设,一次成功,性能良好,至今还在正常运行,为教学和科研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以后的各类风洞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榜样。

1980年春,他在北京接待西德宇航科学研究院代表团,与西德科学家们连续进行洽谈讨论,日夜工作。同年10月,随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徐昌裕回访西德宇航科学研究院,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戴昌晖代表中方与德方具体商定空气动力学实验研究的6个项目。其中,“风洞自由流紊流对附面层发展的影响”和“紊流附面层壁面剪切应力的准确测量”由他本人亲自负责,组织实施,先后进行了19人次的双向交流,派遣了一批青年教师去西德做研究。此项合作延续至今,已历时十几年,对提高我国附面层研究及相应的实验技术研究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中西德协议签订后,为了尽早按协议开展工作,戴昌晖率领教师和工人冒酷暑,苦干3个月,建成我国第1座低紊流度风洞。1981年得到航空工业部嘉奖,1982年通过鉴定并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社会评价

几十年来,戴昌晖始终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导着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工作,他领导并直接从事的一些基础性研究课题,如紊流附面层特性及紊流减阻,分离流与旋涡运动,非定常流,以及相关的实验技术研究都取得了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在低紊流度风洞的设计中,大胆地采用了大扩散角,同时又能有效地防止气流分离。在他的领导下,南京航空学院的风洞洞壁干扰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他治学精神极为严谨,例如英文中ShockWave一词,经过反复琢磨推敲,翻译成“激波”,为大家接受,沿用至今。

自80年代起,他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担任了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和中国太阳能学会的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南京航空学院建立了风能开发小组,领导大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几种类型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和提水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戴昌晖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风能的开发利用。

人物简历

1919年10月27日 出生于江西省赣县。

1935—1939年 在天津北洋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七七”事变后在陕西城固西北工学院毕业,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1939—1944年 先在云南省瑞丽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任技术员,后在加尔各答中国航空公司修理厂任机械员。

19441946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航空工程硕士。

1946—1947年 任美国寇蒂斯-怀特飞机制造公司研究工程师。

1947—1952年 任浙江大学副教授、后升任教授。

1952—1956年 任华东航空学院教授。

1956—1958年 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

1958—1975年 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兼任第三研究室主任。

1976—1990年 任南京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78—1982年 兼任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系系主任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所长。

1990年10月退休。

主要论著

1 戴昌晖.飞机安定性和操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2 戴昌晖等.流体力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3 戴昌晖等.流体力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4 戴昌晖.风洞设计原理.北京:科学教育编辑室,1963.

5 戴昌晖.流体流动测量.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1.

6 戴昌晖.一个小型中压暂冲式超声速风洞设计.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会和航空学会联合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北京,1965.

7 戴昌晖.低速风洞升力干扰的计算方法.四川绵阳:7210办公室,

1979(2):2~15.

8 戴昌晖等.湍流附面层壁面摩擦应力测量方法.航空学报,1988(5):A203~A210.

9 戴昌晖.中国风能开发和利用-回顾与前瞻(英文)。国际太阳能与风能利用会议论文集,中国北京,1985:80~95.

10 戴昌晖等.有风剪切时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估算(英文).亚太风能会议论文集,中国上海,1988:194~19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