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漳浦起义
释义

漳浦起义

1928年1月10日,中共福建闽南临时特委会在漳浦地区发动和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

1927年4月,福建的国民党右派在全省进行“清党”,实行白色恐怖,在漳浦活动的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共产党员李联星等人被迫撤离县城,深入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乡村,继续领导农民斗争。8月中旬,中共中央派陈明到闽南,向闽南党组织传达中央关于秋收起义的指示,并组建了闽南临时特委,决定以秋收减租及反抗烟苗捐作为闽南农民公开斗争形式。根据中央和闽南临时特委制定的斗争方针,李联星同中共党员朱赞相、陈元宰等分赴丹井、马坪一带乡村,筹备开展农民抗捐抗税斗争。李联星等以丹井村“醒民”学校为活动据点,整顿农会,培养骨干,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丹井一带农会的成立,与马坪等地农会遥相呼应,使漳浦农民运动又活跃起来。

驻漳州国民党新编独立第一旅高义部,为掠夺军饷对民众横征暴敛,加重捐税,李联星等决定不失时机地组织农民实行请愿斗争。12 月18日,近千名丹井农会会员组成请愿队伍,奔赴县城,呼吁全县人民起来反抗捐税,实行“二五”减租,惩办土豪劣绅等,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镇压。1928年 1月初,国民党第11军向漳浦具派40万银元的烟苗捐。他们在各乡镇设立烟苗捐征收所,还派兵捕捉拷打抗捐的农民,引起广大农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李联星、陈元宰等与马坪农会负责人决定,组织马坪农民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烟苗捐请愿斗争。1月10日,千余名农会会员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高举马坪农会大旗,挥动着写有“农民协会万岁”,“反抗烟苗捐”等字的小旗,肩扛田刀、锄头柄、尖担及土枪、土炮,浩浩荡荡前往漳佛潭镇,包围了烟苗捐征收处。农会代表提出“烟苗有种有捐,无种无捐”,“减少捐款”等要求,遭到烟苗所头目的拒绝。中午,捐棍头目竟悍然命令士兵开枪,当即打死打伤数名群众,农会会员被迫退回。马坪农民的武装抗捐,得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高度重视。18日,省委派人到马坪,部署下一步的斗争。

省委为此印发了《为反抗烟苗捐告民众书》,还与中共漳浦特支以县委名义印发了《漳浦县委告漳浦民众书》、《漳浦三十万农民告福建民众书》等传单,在全省范围广泛散发。各地的共产党组织也纷纷举行集会,揭露国民党新军阀的罪行。国民党政府被迫将第11军撤出闽南,征收烟苗捐之事不了了之。

为使漳浦农民运动能在党的领导下更大规模的展开,在省委来函及来人指导下,中共漳浦临时县委于1、2月间成立。不久,中共中央特派员赵亦松也赶到漳浦视察,丹井、马坪、张坑蓝等处建立了农民武装,还成立了1个连农军。之后,这支队伍曾在丹井、象牙庄与国民党第11军余部交战,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