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傣语
释义

傣语是傣族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西南和南部的一些县。

介绍

傣语是傣族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西南和南部的一些县。使用人口约84万(1982)。此外还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使用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的人口较多。

方言

西双版纳方言有21个声母,91个韵母;德宏方言有16个声母;84个韵母。两个方言各有6 个舒声调、3个促声调。韵母中都有单元音韵母9个:a、i、e、ε、u、o、婖、噜、?amp;#91;(а带韵尾时分长短)。西双版纳方言带-i、-u、-m、-n、-嬜、-p、-t、-k、-妱韵尾的韵母有82个,德宏方言没有带-妱韵尾的韵母,但有-噜韵尾。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的修饰语在中心词之后,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其位置有前有后,因副词而异。语气助词很丰富,一般位于句末。单音节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占大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四字格结构的词很丰富。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早期的汉语借词大多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借词大多是多音节词。在外语借词中,西双版纳方言由于受小乘佛教经书的影响,从巴利语借进了许多语词.这是同语族中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语音

①声母较少,韵母较多。

②西双版纳方言(以允景洪话为代表,下同)有21个声母:p、ph、b、m、f、 v、 t、th、d、n、l、堭、s、j、k、kw、尣、xw、嬜、h、妱。德宏方言(以芒市话为代表,下同)只有16个声母。西双版纳方言b在德宏方言并入m(有些土语并入v),d、n在德宏方言并入l(有些土语n和l仍对立),kw和xw在德宏方言分别并入k和x。

③这两个方言的声母x和s都可以分别自由变读作kh和堭h;在内地与汉族或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kh和x,堭h和s对立。

④西双版纳方言有91个韵母,德宏方言有84个韵母。两个方言都有a、i、e、ε、u、o、婖、ш、?amp;#91;9个基本元音,а带韵尾时分长短,所以实际上共有10个元音音位。但有些土语的单元音ε和婖已分别并入e和o。

⑤两个方言都有 -i、-u、-m、-n、-嬜、-p、-t、-k 8个韵尾。但是,西双版纳方言多一个-妱韵尾,德宏方言多一个-噜韵尾。上述两个方言以外,有些土语的辅音韵尾已不齐全,个别土语只剩下一两个鼻音韵尾。

⑥舒声调一般有6个,促声调3至4个。西双版纳方言里现声母读为p、t、k、妱、b、d、堭、j的阴平字,在德宏方言多数地方并入阳去;在德宏方言孟定话里,阴平字不分化,但阴上与阳去合并,所以舒声调只有 5类。

语法

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①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谓语后。如西双版纳方言:to55xa13(我)tεm13(写)to55(字)tai14(傣)“我写傣文”。

②定语位于中心语后。如西双版纳方言:m婖(锅)t婖嬜41(铜)“铜锅”,ho41(黄牛)hau41(咱们) “咱们的黄牛”, nam11(水)s婖嬜55(二)va∶n35(碗)“两碗水”。

③副词作状语时, 其位置有前有后,否定副词总是在前。如西双版纳方言:bau35(不)va∶n55(甜)“不甜”, bau35(不) het33(做)“不做”。 程度副词和时间副词的位置前后都有。 如di55(好)ti55(很)“很好”, k婖i33(慢) pai55(去)“慢走”,su55tsau13(你)pai55(去)妱婖n55(先)d婖(吧)“你先去吧!”xau55(他们)p婖da∶i55(已经)p婖k33(回)ma44(来)h?amp;#91;n13(了)“他们已经回来了。”④语助词很丰富。如a33(吗)、a41(呀)、a婖(吧)、n?amp;#91;41(啊)、ja35(哩)、lε13(了)等。它们一般位于句末,表示句子的语气。

词汇

①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3个音节以上的词大都是借词。

②合成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西双版纳方言为例):联合式,na13(脸)ta55(眼睛)“面子”;修饰式,如nam11(水)ta55(眼睛)“眼泪”;支配式,如m婖n55(垫)ho55(头)“枕头”;主谓式,如na13(脸)nai33(溶化)“微笑”;附加式,如ta∶嬜41kin55(吃)“食物”。

③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后边可以附加一定的音节表示动作的短促、迅速或减弱,或使形容词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动、细致。如德宏方言:suk53“洗”——suk53sa:k53“随便洗洗” ,ph?amp;#91;k11“白”——ph?amp;#91;k11sa∶k11la∶k11“白皑皑”。④四音格结构很丰富。如德宏方言:ku35(各)h?amp;#91;n55(家)ku35(各)je55(谷仓)“家家户户”,lam53(水)ja噜11(大)h?amp;#91;55(船)su嬜35(高)“水涨船高”。

⑤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早期的汉语借词大多是单音节的,如德宏方言:va∶n11“碗”,tse31“纸”。现代汉语借词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如 koη33sa∶嬜55“工厂”,s?amp;#91;11xui11tsu55ji11“社会主义”。

⑥在外语借词中,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特别是前者,由于受小乘佛教经书的影响,从巴利语、梵语借进了许多语词。如妱a妱55xa妱55la妱33“字母”,tham41“经典,法”。这是不信奉小乘佛教的傣语方言和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⑦两种方言之间基本词汇的差别,边疆与内地不大相同。分布于边疆地带、 人口比较多、 居住比较集中的方言、土语,它们之间的词汇差别较小,同源词占65~75%;杂居于内地,使用人口较少的,其词汇与边疆地带的方言差别较大,同源词占50~60%

傣文书法

傣文书法,是以傣文字体为表观内容,以最初时的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钢笔和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简练的曲线造型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情趣。一幅优秀傣文书法作品,能够吸引社会上众多的观赏者,能使观赏者象欣赏优秀的佛寺壁画、佛塔雕塑、毖定乐声、孔雀舞蹈、赞哈调等一样,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种美的享受。

据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到了傣历850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末),在傣族文人和僧侣群中,再度兴起“书法热”,涌现出许多有名的书法家。上百部叙事长诗绝大部分都是在那个时候改编的。人们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一方面为了更加美观、方便、实用;一方面出于对炭笔、泥巴笔、铁锥 笔、蕨笔等笔性的更加熟悉,因而创造了“牵、卷、弯、漂”等新的艺术技巧,推进了傣文书法的更新和发展。时至元明和清初,傣文书法达到了鼎盛时期,继“多温暖斐”之后,又先后出了“多勤搭毖”“多法顸”“多洛谷”“多麻环折”“多南帘夺”等五种书法,成为被傣族人民公认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上述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六种书体,傣语把它们统称为“南赞贺折”,意即“六种技法”或“六大形式”。

从美学观的角度分析,书法的实质本身就是字形结构之艺术美的升华。没有“个性”,便谈不上所谓艺术的独创性。边疆解放四十多年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得到更大普及,成批的傣族知识分子队伍在壮大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欣赏各种艺术能力有所提高,不仅在傣族中而且在一部分汉族中,又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傣文书法家。他们在长年累月的实际工作中,不仅熟练地掌握新、老傣文,而且又直接从汉文书法上受到了中国汉文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优秀艺术的极大熏陶和影响,而且在追求理想的艺术境界的道路 ,还广泛地吸取和借鉴了泰、老、缅文书法艺术特长,集中在工整、美观、方便,适用等这几个方面下苦功夫,精益求精。

同时,不断地把已取得的艺术成就,有意识地推到社会上加以检验,并成功地创造了更富有时代感,更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老傣文各种流派的优秀书体。据近年来调查表明:解放后新出现的优秀艺术有“折篾形”、“猫闭眼形”、“方体形”、“叠压形”、“鸡爪形”、“卷首甩尾形”、“金藤绕圈形、“金花吐丝形”等众多流派、风格各异的优秀傣文书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