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平装

ISBN: 7500451636, 9787500451631

条形码: 9787500451631

尺寸: 20.6 x 14.4 x 2.4 cm

重量: 522 g

作者简介

孙立祥,1962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迄今取得了38项科研成果。其中独立撰写、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世界历史》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国家级、学科级论文13篇。论文中有11篇被《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和著作评介、转载或重复转载,其中仅被《中国历史学年鉴》载入和评介的论文即为6篇(科研成果被《中国历史学年鉴》跟踪评介),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有的已填补了学术空白。1996年以前,主要围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日本国民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开展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部分日本国民曾盲从、协助乃至支持过侵华战争”,即“日本国民负有一定的战争责任”这一全新的观点。该观点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并已自成一家之言。例如,《日本民众盲从战争的原因初探》一文,不仅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编、转载,而且1992年的《中国历史学年鉴》更作出了该文“首次研究了这一国内学术界无人问津的问题……”之评介;1995年的《中国历史学年鉴》在日本对外侵略方面共评介了4篇论文,其中3篇为孙立祥的论文——《日本民众与侵华战争》等,进一步大篇幅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这一观点。1996年以后,转而重点研究由他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课题,其中特别就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学术界、外交界甚至中央高层领导人的同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日本政要和右翼势力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究竟缘何不认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亦纷纷被转载、评介,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例如,《日德两国政要“二战史观”之比较研究》一文发表后,不仅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1999)、《中国历史学年鉴》(199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权威著作和刊物同时转载、评介,而且被国家科技部(企事业管理中心)评价为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我国优秀创新成果”,等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就曾疯狂为祸亚洲近邻并对今天的日本政局走向、中日关系走势和东亚和平再度构成潜在威胁的日本右翼势力,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从组织、思想、活动三个方面对战前日本右翼势力进行了追述。第二章集中对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其各阶段特点进行了史的考察。第三章主要横向比较了战后日德两国右翼势力的差异和两国政要“二战史观”的不同及其成因。第四章主要剖析了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存在的社会基础和迅速抬头的原因。第五章主要对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直接与中国相关问题抛出的一系列谬论和破坏中日关系的种种行径,进行了系统的揭露和批判。结束语部分主要就“破解中日关系‘死结’,实现历史性民族和解”问题,进行了若干思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战前日本右翼势力的回顾

一 日本右翼势力的孽生

二 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

三 日本右翼势力的肆虐

第二章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

一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削弱

二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

三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

四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蠢动

第三章 战后日德两国右翼势力之比较

一 战后日德两国右翼势力之比较

二 战后日德两国政要“二战史观”之比较

三 战后日德两国对侵略历史态度迥异之原因

第四章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抬头的原因

一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存在的社会基础

二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原因

第五章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中国问题

一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历史认识问题

二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台湾问题

三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钓鱼岛问题

第六章 破解中日关系“死结”,实现历史性民族和解

一 关于“破解中日关系‘死结’,实现历史性民族和解”的若干思考

二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睦邻友好,不容置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战后60年日本历届首相关于战争认识的国会答辩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