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国龙虎玉剑首 |
释义 | 战国龙虎玉剑首,外径4.7厘米,孔径0.3厘米,厚0.5厘米。玉质润白细腻,局部有黄褐色小沁斑。正面图案为浮雕龙虎曲身舞爪相斗的场面,龙体细长于中孔外环绕两周,龙头侧面微昂,目圆睁,龙尾缠绕虎身中部,虎沿剑饰的外轮盘绕近一周,虎环眼圆睁,阔口,竖耳,有翼,长尾稍向内卷曲呈环形,四肢飞舞作被龙缠绕之后的挣扎状,背面为突起的谷纹,沿内径有一周凹弦纹,在各纹与中孔之间布置有自然流畅的线刻弦涡纹。 龙是古代文献中超自然力的神话动物,涵盖的范围很广。《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玄中记》亦有“伏羲龙身,女娲蛇躯。”将龙蛇并举,蛇称小龙,亦龙之属。因而学者们以龙来指称文化遗物上的动物纹样也有很大的弹性,龙虎玉剑首上的龙即为小蛇,龙在秦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与秦人的历史传说有很大的关系。 虎是巴人图腾崇拜的对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说明巴人有崇虎的习俗。巴人出土的虎纹錞于、虎纹铜戈以及越来越多的巴文化遗物已证实了这一点。 龙虎玉剑首从纹样风格上分析,可能是秦本土文化与地域性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玉脆且易碎,故嵌有玉饰的剑不太可能作为实用品,它应为上层贵族用以昭明“尊卑有度”的等级观念之物。 此龙虎玉剑首现藏于咸阳博物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