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国薄漆方镜
释义

漆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由于漆有耐酸、耐碱、耐热、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们利用。我国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韩非子.十过》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在古代种植漆树相当普遍,战国大哲学家庄子就曾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官职。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战国的漆器由考古发现,楚漆器占的比重尤为巨大,堪称为龙头,此外巴蜀漆器也占有一定地位.战国的楚漆器目前发现的主要分布地区为:河南的信阳(战国时信阳为楚国北方重镇)、湖南的长沙,长沙春秋时就属楚地,战国时是楚昌盛繁荣的城市,再就是长江北岸的随县.巴蜀的战国漆器主要在青川、羊子山和荥经等地.此外,还有河南北部的辉县也有漆器发现.春秋、战国时,漆器的木胎生产变的更加容易,部分生活用品常用漆器;胎骨材料也变的更加多样化。此外为了增加器物的立体感,使其更加精美,雕刻和漆工互相结合,许多动物形象经过雕刻,巧妙的缠结在一起,漆器的用色也更为丰富,技法也更为熟练,图案表显多为宗教及当时的生活型态。铜镜涂上一层薄薄的漆 ,描绘各样精美图案,也是当时一种很剩传的装饰方式。此类漆器近代在河南发现一批。为今后研究古代漆器有更大帮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