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地记者述论 |
释义 | 作者:赵雪波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页数: 273页 出版时间: 2007年4月1日 ISBN:7504352365 条形码: 9787504352361 定价:1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有叙有议,全面、系统地论述、介绍了战地记者的概念、历史、类型、职业素质等,对战地记者的处境和国际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中国战地记者的现状也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许多认识和结论是开创性的。有关“战地记者”的专著目前在国内尚没有出版过,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与外国的相关著作相比,本书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一些内容的论述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突破。有关战地记者的概念、历史回顾、类型的论述和介绍有助于关心战地记者的人们更加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战地记者。有关战地记者的国际保护的介绍和论述,开发了对这一问题的创新思维,将有助于国际社会提高对战地记者的保护力度,提高战地记者的安全系数。伊拉克战争期间,国内出现了对战地记者的争论。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战地记者和战地报道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风气。有关此问题的论述有助于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中国战地记者的论述则有助于树立中国记者们对战争报道的正确认识,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赵雪波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东亿国际创意园管委会副主任。先后获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新闻,在国内较早开始了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交叉领域的研究,在海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综合国力构成要素辨析》、《全球化与中国传媒业的应对》等数十篇文章,出版《战地记者述论》、《看得见的手》和《媒体与恐怖主义》等十多部专著、编著、译著等。独立承担过“外国媒体对塑造中国形象的影响和作用”、“国家传播力及其评价标准设计”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部级项目。 前言 《战地记者》这部著作是在我的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基础之上稍加改编而成的。在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的导师刘洪潮教授就指示我把毕业论文的主题定为战地记者。2002年6月,博士论文开题时,最终确定了这一题目。从此,我开始积极地收集、整理这方面的材料。其间还采访了阿富汗战争期间进入战场的两名新华社记者。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了。这场战争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它不仅表现在战争的规模、手段、战略和战术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在媒体的参与程度与参与方式上。从战争打响的那一刻起,许多媒体就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和直播报道,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坐在家里“观赏”战争的场面和进程。伊拉克战争真正成为了一场“起居室战争”。伊拉克战争也因此被人们称作是第一场电视直播的战争。与此相关的是战地记者再次成为战场上的主角。首先是美英联军首次使用“嵌入式”采访制度,让战地记者们跟随美英联军部队一起行动,进行采访报道。这大大加强了战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其次是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战地记者血洒疆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统计显示,在战争打响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战地记者的伤亡率大大高于美英联军士兵的伤亡率,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战地记者的命运也就成为战争之外人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中国的民众来说,这次战争中战地记者更加为人所关注。直接的诱因就是香港凤凰卫视的女记者闾丘露薇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突然进入了伊拉克进行采访报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战争打响之前,中国其他媒体的其他记者们都按照上级的指示撤出了伊拉克。一进一出,不仅在中国国内的媒体业中引发震动,也在网民们中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以至于在一度时间内,战地记者成为网上和媒体上点击率和议论频率最高的词语。围绕战地记者所展开的讨论也已经突破了战地记者问题本身,上升到了社会伦理的层面。 这场战争以及战争期间的“战地记者现象”为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提供了许多现实而又坚实的依据和材料,大大丰富了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扩大视野,挖掘史料,2003年下半年我赴英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英国半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的论文又增添了许多第一手的史料,使得其中一些问题的探讨能够更加深入地展开。极大地提高了其中一些被涉及到的问题的历史深度和现实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论文直到2005年底才全部完成并通过了答辩。这个时间距离国内热议战地记者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半,错过了体现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最佳时机。经过一番折腾,再将其改编并付梓出版,时间又过去了一年。不仅让人感叹世事的沧桑。好在其中一些历史问题从学术的角度讲永远是有价值的,而谈论另外一些问题时所涉及的无论是战地记者本身,还是社会精神,也还都是有意义的。2006年7、8月间,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爆发战争。战争期间,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战地记者有了杰出的表现。这不能说与2003年国内发生的有关问题的争论是没有关系的。在200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从新闻媒体上获悉世界无国界记者组织在巴黎提议对战地记者加强保护。这个迹象表明世界并没有忘却战地记者。正如本书有一章所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谈论的阶段,而应该为战地记者的工作环境做点什么。 不要以为战争结束了,谈论战地记者不再有意义。姑且不说战地记者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意义有多大,单从战争的角度讲,战地记者还可能会经常地触动我们的视觉或听觉神经。因为战争并没有彻底地绝尘而去,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有战争,战地记者就又会出现。 作者 2006年12月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战地记者的概念 第一节、对战地记者的传统认识 第二节、战争概念辨析 第三节、战地记者的定义 第二章、战地记者早期历史回顾 第一节、战争报道的诞生 第二节、最早的外国战地记者 第三节、最早的战地摄影记者 第四节、中国战地记者探源 第三章、战地记者的种类 第一节、嵌入式与独立式 第二节、报道型与宣传型 第四章、战地记者的处境 第一节、死亡威胁 第二节、对采访报道的限制 第五章、战地记者的安全保障 第一节、提高参战各方保护战地记者的意识、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改进和完善保护战地记者的国际条约 第三节、加强战地记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 第六章、战地记者的素质 第一节、不怕死 第二节、不怕苦 第三节、不怕压 第四节、不造假 第七章、战地记者的困惑——真相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第一节、“真相”与“国家利益”辨析 第二节、真相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第三节、如何正确理解真相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当代中国战地记者的困境及解困 第一节、当代中国没有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第二节、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第三节、当代中国怎么才能产生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