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檑山 |
释义 | 大檑山南近南麂岛,两岛相距仅2公里海道。面积0.37km2,最高点海拔83.8米,岛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状如一张大檑网撒开之状,故名。当旅客在船上远远望见南麂时,大檑山亦同时映入眼帘。岛上以野生水仙花和地鳖虫为名产。冬春间,遍地水仙花竞相开放,尤以东南岙口花开最盛,游人登岛,可不时闻到阵阵淡雅的花香。地鳖虫亦很特别,它的甲壳边缘带有一圈金色边晕,为他处所罕见。与大檑山东南若相连的两座小岛称小檑山和笔架山,岩礁带贝藻类繁生,又为海洋生物考察旅游的好课堂。 在南鹿岛北面,由西北向西南走向。如大檑网开张之状,故名。这个岛屿不大,动植物众多,尤其是水仙花与地鳖虫尤具特色。水仙花遍地皆是,冬春之间,含苞开放,以朝东南那个香口里开得最盛。这里的地鳖虫是金边的,为别处所无。 笔架山在大檑山与小檑山之间。站在国姓澳山顶望去,像陈列在书案上的青田石刻笔架。这座笔架山,高度只有26米,海岸线长300米,岩壁上野生贝藻很多。现岛上无人居住。 竹屿 在南麂岛东部,是南麂列岛的第二大岛。海岸线长4.45公里,制高点海拔108米。岛形像披着袈裟默坐参样的老僧。岛南山坳里从前竹林成荫,风景很佳。近海,还有形似鸬鹚的鸬鹚礁,形如巨人的立人礁。立人礁在竹屿南面50米的海中,系干出礁,一个危险圈里二个礁,像两个魔鬼分列左右。海涛袭来卷起冲天巨浪,惊心动魄。山只有50米,西距竹屿1000米。岛长400米,宽100米,像一条可以挑稻串担,俗名串担山,又名稻挑山。岛屿上没有一株树,也没有一丛草,光秃秃的,因此又叫无毛山。岛南180米处有无毛南礁。该岛为我国临海线基点之一,平阳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10月在此立碑为志。 空心屿 位于南南麂岛西部,东距本岛785公里。屿呈半月形,海岸线长600米,四周多怪石。岛上有天然溶洞,弯弯曲曲两边通透,空心屿之名由此而来。岛上尚无人居住。 尖屿蛇岛 在南麂列岛南部,长800米,最宽处300米,最狭处100米,最高处631米,顶尖,故名。四周有四个礁,鸟瞰整个岛形,如一只下钻水底的鹜。这个岛屿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蛇,可以称为蛇岛。 柴屿 在南麂列岛南部,西北有门屿,西南有平屿,周围有4个礁,如一只大墨鱼在海上浮游。柴屿长有松树、枫树等乔木,还有许多灌木、杂草可当柴烧,所以有柴屿之称。屿上有较多的自然隐蔽岩洞,其中有个岩洞,生长着大量的药用石斛。 海鸥栖息地 南麂列岛中有鹭鹰屿、下马鞍、上马鞍、破屿、小破屿、小柴屿、小檑山等等尚未开发的岛屿,都有可取的景观。今尚无居民,成群结队的海鸥爱在这里栖息、下蛋、繁育子孙。 羊岛(后麂岛) 南麂列岛东部,有一只大水牛横卧在海面上,这就最后麂岛。岛上杂本野草丛生,还有一些山洞,过去有人在这里养过羊,办过羊场。以后停办,剩下少数的家羊变成野羊,奔跑比小鹿还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