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詹林民 |
释义 | 詹林民,男,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毛坦村人.23年始终如一日照顾丈母娘,他的孝心在十里八村被传为美谈,村民们皆以此为孝道的楷模。 踏进詹林民的家,堂前摆着一张四方桌和四条长形凳,门边放着一张高度稍低些的小桌子,桌旁搁着一张毛竹躺椅、一张木质小椅子和一张搁着酒瓶、茶壶的长条桌。屋内陈设很简单,但收拾得很整洁。四方桌没有油漆,木头纹里清晰,透出本色木质特有的温馨。今年68岁的詹林民言语不多,一脸的憨厚。很多情况都是站在一旁的詹林民女儿、女婿告诉我们的。詹林民的丈母娘余莲姣今年92岁,她七八十岁时,身体还算硬朗,穿衣洗澡都还自己动手。可12年前,双脚开始行动不便,从用拐杖行走到无法走动,她越来越依靠女婿的照顾。 “妈妈离开我们已有23年了。在妈妈离开两年后,外公也离去,父亲那时就成了我们家的‘顶梁柱’,田里、家里都是父亲忙碌的身影。那时,父亲所有的爱和时间都倾注在了我和弟弟妹妹以及外婆的身上。”詹林民的大女儿詹长花相告,那时她才20岁,妹妹18岁,弟弟15岁还在上学,母亲的离开对她们家是个很大的打击。当时家里五口人,只靠詹林民一个人操持。面对家里的变故,詹长花和妹妹选择了外出打工,外婆和弟弟就由父亲照顾。 “之前,我没有洗过衣服、做过饭,当时还真是无法下手。最初只能做简单的蒸饭、炖菜等,慢慢的就习惯了。”詹林民说,丈母娘对食物并不挑剔,只要把饭做烂,菜不油腻就行。 每天清晨6点左右,詹林民便起床生火烧水、做饭,随后帮助丈母娘穿衣服,打水让她洗脸。冬天气温低,詹林民会把老人从床上抱到房间的椅子上,打开电视让老人或听或看,而火笼则是冬天里必不可少的物品,晚上还会用热水为老人烫脚。近一两年来,给老人喂饭、擦澡等“贴身活”也被詹林民“承包”了。“现在照顾老人,就像带小孩子一样。为了便于照顾,我把床搬到一个房间里了,晚上那边床上一有动静,我就会起床照应一下。如果她老是翻动或者是拍打床沿,那就说明她想拉尿了。”多年来的经历使詹林民养成了宽容、耐心与细致的性格,他经常像对待小孩一样哄着老人。 詹林民的两个女儿都嫁在本村,大女儿的家就在娘家后面。“父亲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我们离得不远,有事也好照应点。”詹长花说,她19岁的女儿看着外公那么细心照料老人,放假时也会过来帮着洗洗衣服,做点家务。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詹林民不一定知道这些故事。但20多年来,他却用行动和真情,诠释了故事中最感人的内涵,谱写了一曲爱老敬老的赞歌。看着眼前已不年轻的詹林民,68岁的他脸上已明显烙有岁月留下的痕迹。不是亲儿胜似亲儿,二十多年来如一日般细心照顾丈母娘,詹林民用他自己坚实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家,他也用山里人的质朴情意,谱写了一曲“不离不弃”的真情之歌!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般人一两天能做到,像詹林民这样,妻子已经去世20多年了,他还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丈母娘,就是亲儿也不一定能这样毫无怨言地耐心照顾到这个程度。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却在当地有口皆碑,因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