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瞻园路
释义

南京市瞻园路

瞻园路全长363米,为瞻园路西南侧道路,西北至中华路止。

南京市“最梧桐”

栽植有南京市平均年龄最大的行道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早在建国初期就已栽种,并在1998年前后的瞻园路车道拓宽争议中,经过多方面努力保留下来。

建筑特色

瞻园路南北两侧建筑历史相距甚远,北侧是以瞻园为代表的明清风格的园林建筑,夹杂着一些木质结构的小阁楼与平房。而南侧仅留下了挪移过来的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的浮雕。原有的与北侧相近的民居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几幢楼层不高、却保留了秦淮风光带明清风格的新楼宇。楼宇大多闲置。瞻园路上最著名的建筑自然是瞻园。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府第的西花园。

无论是夫子庙商贸城,还是周围的居民小区,或是隐约可见的百年老校中华中学的校舍都以白、灰色调为主,与瞻园、夫子庙整体风格相搭配,衬托出这条老街浓重的历史韵味。

历史变化

据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陈大荣老先生介绍,解放前瞻园曾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占用为中统局办公地。解放初期,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彭冲时常在瞻园接待外宾。前越南主席胡志明曾于七十大寿之际来到瞻园参观,并沿瞻园路游览了与之毗邻的夫子庙。陈毅、郭沫若、陈云等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解放后,瞻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瞻园路的变化大啊!”在附近居住了三十多年的陈老夫人发出由衷的感慨:“马路单的变双了,停车场从地上到地下了,平房阁楼变成楼房商厦了。商店也多了,公交车也通行了……”原来在此的居民大都早已搬迁,解放前曾是米店、妓院的房屋如今基本上都被改造为古董店、红木家具店、面包房、服装店、典当行等。与瞻园路东端交汇的东牌楼街心花园,现在是附近居民散步、聊天的好去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