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寨里窑
释义

寨里窑

在今山东淄博市,故名。根据考古发现,窑址一处在寨里,烧造青瓷,年代为北齐,是目前已发现的南北朝时期北方唯一的青瓷窑址。另一处在磁村,始烧于唐而终于元,唐代以烧黑瓷为主,宋代烧白瓷,金代有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绞胎等品种。寨里窑瓷的胎骨较薄,胎质粗糙,色带灰白,火候较高。釉色深浅不一,有带青褐色的,也有青黄色;釉面厚薄不匀,多黑色斑点,胎釉结合不很紧密,时有剥落现象,后期采用二次上釉法,釉层加厚,明亮光泽。器物以碗、盘、缸为常见,造型与南方青瓷略同。装饰主要是刻划的莲瓣纹和同心圆纹。以轮制成形,修整不甚细致,底足多挖成内凹形。因此,寨里窑的制品,无论在制作、施釉或烧造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原始性。

淄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寨里青瓷,更是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的位置。《中国陶瓷史》记载:“山东省淄博寨里窑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之一。年代为北齐时期,发展较早,持续时间颇长,是北方青瓷的一个重要产地。”寨里青瓷及青瓷窑址是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断代为隋唐。1970年市文物部门又进行过普查,根据收集到的大量标本和窑场遗物作了充分肯定。1976年为编写淄博陶瓷史,省市有关部门又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试掘,收集了大量青瓷窑具和器物,重新判定为北朝到唐宋时期的产品。因此,寨里古瓷窑遗址,先后被列入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

一、寨里古瓷窑址的分布

寨里古瓷窑址是195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发现面积也较小,未作大面积普查,根据发现器物残片和部分较完整器件,当时断代为隋唐时期。1970年文物部门又进行过一次普查,笔者曾为其作向导,仅查看了寨里村南至大张村北的部分地方,根据收集到的大量标本和窑场遗物作了充分肯定。1976年为编写陶瓷史,省博物馆、市博物馆、淄博陶瓷史编写组等单位联合调查和试掘,收集了大量青瓷窑具和器物,根据产品特征重新判定是北朝至唐宋时期的窑址。笔者受当地政府的委派,参加了该次调查。根据市博物馆张光明、贾振国等同志的嘱托,本人又重新做了实地考察,窑址可分为:

1、村东古窑址

本窑区域属最早先民居住的地方,面积较小,约十几平方米,在盖屋挖土时发现的,当时挖出许多陶片,多为青灰色,红色次之,残片多以陶瓮、陶罐、陶盆为主,陶碗次之,并有木炭灰,以其造型看应属东周时期。出土完整器物仅一件,形似圆钱,中间有孔,两面有纹饰,一面纹饰龙虎,一面为草叶纹。

2、纪恩桥附近窑址

该窑址即在宋代所建的纪恩桥旁边,1969年春,当时因道路拓宽,在原路西堰上挖出残窑一座,其断面正好是窑之纵切面,窑宽约1.5米,系挖掘而成,无垒砌痕迹,结构非常原始,窑壁已烧焦而致坚硬,出土器物以青灰色陶瓦片、陶水槽片为主。日用陶少见,仅见一残豆把,后经鉴定为战国时期器物。1999年春天,在该窑址西南侧,又挖出三只竖穴式窑和一只横穴式窑,出土大量陶、瓷残器件和窑具,根据其窑炉、器物的造型、施釉方式、燃料和釉面的开化程度、釉面的光泽度等各方面判定,应属魏晋时期,此事曾在1999年国庆节午间新闻节目中播出,省市区台均报导过。

3、村南窑址

该窑区面积最大,1957年、1970年两次普查即在该窑区范围内。该窑区自村东甜水井始,沿故河道向西一直到村南隅,南至大张村南沟,西至普济桥,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南大湾窑址在村南窑区内,面积约100平米左右,发现于1995年。出土器物和瓷片标本其器型、胎质与1976年村南窑区所出器物相似,只是釉色泛黑,烧制的产品多为碗盘之属,盆钵次之。据市博物馆原馆长张光明鉴定为北朝北齐时期产品。

4、宋家墓地窑址

该窑区位于寨里村东边,现耐火材料厂南面,窑炉被宋氏墓群破坏。近几年在用土时曾挖出残窑一座,出土了部分瓷器残片,器物较为完整,仍以碗、罐、坛等日用品为主,也有少量钵、盂,其造型、釉色于青釉色瓷有所不同,碗为敞口,外撇、腹斜而浅,釉色呈黑中泛青,与茶叶本釉的蟹壳青有点接近,灰白胎,质坚硬,从其造型和残窑造型看应属唐初期,它的釉色较南大湾窑址所产器物要好一些。

5、松龄制药厂窑址

该窑址位于寨里村南面,紧靠南大湾,原是寨里村土地,现属大张村,原同寨里村南窑址为一体,窑址延伸至大张村南沟为止。1994年建松龄制药厂时,曾挖出面积约100米长,50米宽,30至40厘米厚的瓷片和窑具,大都被压碎,少数完整器件被人拣去,从采集的标本看,属北朝北齐的青瓷产品。

6、山头村西窑址

1990年,原寨里供销社在山头村西,万顺达木材厂北,建宿舍楼时,挖出残窑一处,由于窑顶和窑体严重破坏,只有火膛、窑床、窑墙、烟道残迹尚存。窑底有少量白瓷片、匣钵片、窑具片等遗物,窑壁用耐火砖和石块砌成,在窑址西侧地面暴露出大量碗、盘残片,表面均施以白釉,纹饰为手绘黑花,该处所产器物具有宋金时代产品之风格,后来又发现了四只小残窑和白瓷残片,这完全证明山东省博物馆对寨里窑烧造年代下限定为金代是完全正确的。

二、寨里青瓷的起源和发展

1976年,根据出土瓷片,判定寨里青瓷为北朝北齐时期。1999年春在纪恩桥旁挖土时,挖出三只竖穴式窑和一只横穴式窑,其中一只正好被挖掘机挖成了窑体的纵切面,呈圆筒状,高约90至100厘米,直径40厘米左右,无窑壁砖,窑底部炉篦是挖的孔,窑内有大量残件,在残件中有一个高三角支和一个小碗,并从窑底中取到了铺窑底的粗料和从下部取到了一些碎木炭。高三角支架从上至下有青黄色流釉。小碗施半釉,釉色青绿,光泽差,釉色与村南北朝北齐窑址的物件旋釉相同,只是因烧成温度较低一些,釉面开化不够均匀,这是因开始烧造技术尚未掌握好的缘故。从窑炉的造型看,这些窑是挖掘而成,无任何垒砌的痕迹,1976年对村南的窑炉试掘时发现的残窑是用耐火材料所做的砖砌成,已经完全没有原始状态的任何痕迹。从原始的挖掘式窑炉到利用耐火材料垒砌窑炉,从烧木柴到烧煤炭,这期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转换过程。从“纪恩桥”窑址出土产品看只是单一的日用陶瓷碗为主,而北朝北齐的产品就完全不同了。魏晋到南北朝这一时期,在陶瓷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是由陶向瓷进化的重要历史阶段。陶器瓷器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一是用料不同,陶多数用黄土或白炭土为原料,而瓷却是选用青黄粘土为原料。二是陶器大多不施釉,施釉器物也大多施低温釉,而瓷是用高温釉,并且釉面开化好,胎釉结合好,不易剥落。三是陶的吸水率较高,而瓷吸水性低于百分之一或不吸水,瓷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度以上。从造型看,窑炉和产品应为魏晋时期,寨里青瓷的断代上限应当始于魏晋。这是寨里青瓷的萌芽期。它的烧成温度和胎釉结合状况、吸水率都弱于南坡窑址产品,但是釉面较周、秦和汉前期的釉陶表面更为光洁润泽,在釉的组成和施釉厚度上均有所改进。从器物的胎釉看,它上承汉代青黄釉陶的优秀传统,下启隋唐两代三彩陶瓷和宋青瓷的先河。在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一辑中曾提到“山东益都发现在有杀殉奴隶的贵族墓葬中,也埋有一件原始青瓷器。”如果经过考证这件原始青瓷器是寨里产品的话,那么寨里青瓷在奴隶社会就有了。

北朝北齐是寨里青瓷的鼎盛时期,寨里窑的工匠们从技术上彻底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从1976年在寨里村南至大张村南这片土地上的试掘来看,其种类从单一的日用陶瓷的碗盆,发展到了罐、盘、尊、壶、豆、瓶、杯多种器皿,并且出现了美术陶瓷花瓶。这些器物胎质灰白,质地坚密,瓷化程度高,虽然有所差别,但绝大多数瓷化很好,釉色青,少量青黄,光泽莹亮,器皿外部开始施半釉,逐渐全釉,从造型、釉色、制做、烧成等工艺,它已完全具备了瓷器的特点。特别是这一时期寨里窑生产的青瓷莲花尊,其胎质坚致,釉色青翠,雕刻精致,技艺超群,真可称其为国宝中精品。

到了唐代,寨里青瓷逐渐衰退,其釉色变为黑中泛青,但尚未形成茶叶末釉中的蟹壳青,颜色的改变不外乎原料、烧成技术和窑炉烧成气分的改变,但这可能为后来茶叶未釉和宋代黑釉的出现打下基础,由于宋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致使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大举进攻,因此在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我们这里不存在南宋,而是金,此时寨里窑的规模亦大不如前,但质量和品种都较前有所发展,同时白瓷也出现了。元朝末年,由于连年的瘟疫、战乱等原因,寨里的烧造业也从此衰败下去。

三、寨里青瓷的烧成和制作工艺

我国的传统瓷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青瓷(白里泛青)以还原焰烧成;另一类是白瓷,以氧化焰烧成,寨里青瓷的烧成,根据发现的窑炉型体,经过专家们的分析,认为寨里古窑已形成半倒焰窑。

纪恩桥窑址所出土的窑具仅为较高的三角支架和三角垫饼,而到了北朝北齐这一时期,各个窑区遗留的则是大量的高低、粗细、大小不同的垫柱、三角垫饼、梅花垫饼。垫柱下部粘有铺窑底的粗料颗粒,上部平整的台面有的粘有条状垫饼,有的垫柱与碗烧结在一起。产品装烧过程如下:以用同等原料做成的垫柱为底座,用耐火的粘土搓成小泥条放在垫柱上边,然后把碗盘类坯件放在上边,下部放大的,依次向上渐小,碗里边放上三角垫饼,垫饼也是由大到小,大器件就放梅花垫饼。在寨里窑中未发现支钉垫烧法,晚期使用的三角支,上下三角都变成了扁形,接触面积就变小了。(到了五代时,景德镇湖田窑才开始使用支钉)很明显,工人用垫柱是为了把制品从窑的底基上升高,利用窑室中较高空间的较高温度把坯件烧成瓷器,而安放垫饼是为了重叠焙烧时不相互粘釉,它与后来的支钉叠烧法和宋朝开始使用匣钵装烧法相比较有如下缺陷:

1、制作三角垫饼的原料与产品的原料基本一致,温度稍高垫饼容易和产品胶结在一起,并且竖向间隔距离高大,放置坯件如过多,重心高了坯件容易倾倒,产品的成品率就低。而支钉叠烧,则不易胶结在一起,容易分离,因而成品率相对要高一些。

2、垫饼比支钉重,用它隔离坯件的重量相对加重,制品在成瓷阶段容易被压坯,因此成品率也受到影响。

3、与使用匣钵相比,它直接与火焰接触,容易造成尘渣污染,质量下降,成品率降低。

寨里青瓷的制作工艺同山东古代其他窑的青瓷产品的制作工艺相同,具有山东古代青瓷的特有风格和特点,它的成型在魏晋时期其圆型器物如碗、盆、盘等已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快轮拉坯成型,在较大器物的制作时,仍是传统的泥条盘筑法。这时期最突出的工艺成就是堆贴、压印成型,从而推动了青瓷品种的增加和造型艺术水平的提高。压印成型,就是用陶瓷制成一定形状的模子,经低温素烧,模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性,成型时将泥中的水分吸附到一定程度,将坯件取出。由于成型技术的发展,北朝晚期制成了山东制瓷工艺高水平的青瓷莲花尊,时至今日尚未发现比其更加完美的北朝青瓷器,是一件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

寨里青瓷的装饰方法有划花、堆贴、印花、浮雕、圆雕等多种。划花是用尖锐器在半干的胎上划出花纹;堆贴系先用陶模或徒手制成片状纹样或形象,再用泥桨贴到坯上;印花是用外壁带有纹花的陶模,放入成型好的泥坯中,使器皿内压印上花纹,经修饰、干燥后挂釉烧成。印花青瓷水平最高,青瓷莲花尊是集划花、堆贴、印花、浮雕、圆雕为一体的产品。

施釉是瓷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青瓷最初的施釉是用刷釉的方法将釉挂到胎上,所以釉层较薄且釉面不匀,容易造成烧成釉的玻化不良。北朝后期,采用了浸釉法,是将坯件浸入釉浆中,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料固定到坯体上,此法操作技术比印刷釉难度高,但制品釉面均匀,釉层也较厚。荡釉法是将釉浆倒入坯体的腔内,经适度摇荡,将釉挂到器物的内壁上,荡釉法和浸釉法一直被沿用。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釉浆性能不良或坯体吸附性能较差,就通过素烧或二次上釉的方法增加釉层厚度,村南窑址出土器物皆能看到这种情况。

寨里青瓷早期施半釉,中晚期施全釉,但无论半釉或全釉,其成品件釉面均匀,光泽度很高,胎釉结合牢固,完成了胎釉的瓷化。所见青瓷器的残片、残件、完整件,均无自然剥落现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