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扎纸龙 |
释义 | 在饶平县三饶镇马岗村,有一门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手艺——扎纸龙。每逢该村12年一度的龙会盛典,各“房头”都会扎出栩栩如生的纸龙,互相一较高低。 扎纸龙的主要材料是竹和纸,工序繁复,十分费时。劈竹篾、扎粗胚、装灯饰、糊纸、上漆、上色……一条五六十米长的纸龙,五个人合作,也得20多天才能完工。 扎纸龙龙头制作方法“扎龙头第一步就是选一根上好的竹竿做龙杆。”要在龙杆上端劈一个“十”字,形成四个分叉,再用一根竹篾做成一个圆圈,套住叉开的四条分支,作为整个龙头着力的支点。随后,才从龙嘴开始,编织龙头的形状。“神态不同的龙,在制作时,头颅的大小高低都不同,扎龙头最费心思。”张昭日说,光扎出龙头的粗胚,就需要十来天的时间。粗胚做出来后,还要经过装灯、糊纸、上漆、过光漆、上色等环节,才成为一个威风凛凛的龙头。 无利可图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扎纸龙是门技术活,尤其是扎龙头,如果没有经过一番学习,肯定是扎不像样的。但纸龙主要用于各种民俗活动的巡游,并没有多大的市场,没法产生经济效益,要依靠扎纸龙来谋生是不现实的。现如今,该村的年轻人,多数不愿意耗费精力学习这门手艺。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没什么人愿意沉下心来学扎龙头。”说起扎纸龙手艺的传承,张昭日不无惋惜,“现在村里会扎龙头的,估计也就二十来人。我们这些人大多已过中年,真不知道以后这手艺还能不能传下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