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玉衡 |
释义 | 湖南书法家协会顾问人物简介曾玉衡,1910年11月生于湖南新化,原名钰衡,别号叔坚。2007年6月4日,下午2点45分,我们的老书法家曾玉衡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7岁。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楹联学会顾问,长沙碧湖书画研究会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文史馆员)。幼承庭训丫角学书,初习颜、柳楷体,兼临王、褚、米等人行书,后专攻草书,多得益于孙过庭、怀素、于右任诸家,所作古朴苍峻,流畅隽秀,喜作“龙“、“虎“、“福“、“寿“等擘窠大字作品入选1985年河南郑州“国际书画展览“、1986年河南开封“现代国际临书大展“、新疆“丝绸之路“国际书画展等,为青海省博物馆、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及风景名胜区收藏、勒石,被收入《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选》《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湖南老年人艺术作品集》《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特刊》等。 学书履历抗日战争时期,曾老任国民党九十军军法处长,后任国防部军法局上校军事检察官,转战西北战场,戎马倥偬,未尝稍离翰墨。白铜做的墨盒、笔架和徽墨、宣纸等文房四宝,随身携带,稍有闲暇,即展纸挥毫。解放后,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历尽坎坷。为了生活,变卖衣服什物,唯有古香古色的端砚保存至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工作之余,他兼习王羲之、怀素、米芾、张旭等名家行书草帖。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圆浑遒劲,跌宕多姿的书风。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前年9月,曾老的一幅草书中堂作品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国际书法展览”专家们称赞“笔势流畅,遒劲逸美”。但没有被选入精品专辑。他从中找到了差距。是因为年纪大,腕力、臂力不够。回到长沙后,即勤奋苦练,手腕加重二斤四两铁铊,虽然颈椎、肩臂酸痛,仍不稍闲。有时一天专临于右任墨迹六千多字。清晨起床,脸不洗,口不漱,写到中午才盥洗吃饭,下午稍息,继续悬臂中锋疾书。 近几年来,他给长沙、湘潭许多单位和个人题诗作对,惠寄草书中堂作品,有不少书法作品被华侨、港澳同胞带往菲律宾、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他经常告诫自己:“要在艺术上有所作为,除了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他终日默默无闻地挥毫,注意从中国古代书法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并力争输入新鲜活力。因此,他不断地探索,执着的追求。所以,他能取得较显著的成绩,被公认为当代书坛名家。去年,他为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书写的草书条幅,被选送参加民革中央的书画作品展。青海博物馆、河南南阳碑林、河南瀚园碑林、《当代书法家作品集》、《唐诗三百首四体书集》等都收录了他的作品。 喜吟咏,工诗词,常有作品发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楹联学会顾问,长沙碧湖书画研究会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近年来他的作品被选入四十多部中外书画专集,被刻入多处碑林、碑廊、诗墙,有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收藏。其作品在港、澳、台地区及欧、美、澳、非和东南亚各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此次展览共展出曾玉衡的200余幅书法作品,其中一部分是书写古今名人的诗词楹联作品,另一部分则是书写的他自作的诗词楹联作品,大都是近年创作。其作品或如行云流水,充满生机活力;或如苍松翠柏,宁静恬淡.展览为期三天,期间将发行《曾玉衡书法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