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竹园村 |
释义 | 1 云南嵩明县阿子营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大竹园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阿子营乡,地处阿子营乡西边,距阿子营乡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砂石路,交通不便,距县城里56公里。东邻阿子营、者纳村委会,南邻羊街村委会,西邻果东村委会、富民县门前地村委会,北邻盘龙区哨新街村委会。辖三家、冷水沟、大竹园等 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93户,乡村人口2687人,其中农业人口2687 人,劳动力16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47人。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0.00亩(其中:水田170.00亩,旱地170.00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452.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10.8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40亩,主要种植梨、兰桉、松树等经济林果。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饮用井水。有1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54%和23%)。 该村到镇道路为、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1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0.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3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4.00万元,占总收入的58%;畜牧业收入49.00万元,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头,肉牛16头);渔业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2%;林业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30.50万元,占总收入的14%;工资性收入10.00万元,占总收入的5%。农民人均纯收入4,243.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0人(占劳动力的20%),到省外务工2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昆明市。该村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烤烟、大蒜、林果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28户,共乡村人口509人,其中男性265人,女性244人。其中农业人口509人,劳动力370人。该村以白族为主,其中白族502人,汉族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人,占人口总数的0.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53人,参合率 89%;享受低保1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南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海东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00公里,距离中学3.5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5 人,其中小学生39人,中学生76人。 该村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2个,适当增加了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情况。 ◎ 村务公开该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村务、财务等。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截止到2009年底,该村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93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552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3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6000 个(劳均3.9个)。年末集体总收入7.9万元,有固定资产16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7.9万元,农村财务实行自行管理、委托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财务的收支情况。 ◎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总支 1个,下设 7个党支部,2009年共有党员104人,其中男党员87人、女党员17人。 该村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委员等组成,下设三家冷水沟 、大竹园等7个村民小组。有团总支1 个,团支部7 个,共有团员48人。该村团总支03-06 年被乡团委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 ◎ 人文地理响水箐 位于三家村北二里,门前地东边二里的山谷里。谷深百米,有一常年不断的地下泉水涌出。五十年代末,在这里建立小型水力发电站,可供碾米、磨面。因其水声在百米之外都可听见,故叫响水箐。 古驿道 旧社会,寻甸的坦甸、柯渡、盂兰坝的马邦、商贾、挑柴卖炭的人,通往省城昆明都必须经哨新街、羊街、大湾、双哨。道路难走。龙其是雨季,泥浆四溅,行人、马班叫苦。故称古驿道。 阴河 位于大竹园村委会下撒脚地村前,四面环山,见方20米,欲水龙潭,但四周无出水处,欲如死水塘,但水终年清洁,雨季水位会升高,旱季又会降落。当水位上升时,阴河里的鲤鱼、鲫鱼会从石洞里进入长三公里多、宽半里的干海里面。夏秋季节引来无数垂钩者。随着水落,鱼儿又进入阴河,年年如是。为此,“文革”期间,昆明机床厂曾在此创办农场,专搞放牧、养鱼。数年无效益,撤去。 胜天水库 始建于1956年,属牧羊河系。径流面积2.57平方公里,库容14万立方米,坝高13.9米,灌溉面积500亩。 ◎ 农村建设大竹园三家村民小组于2006年下半年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总投资20余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村内800多米的道路硬化;上级补助养殖了167头冻精母牛;节能改造167眼。为该村的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奠定了一定基础。 ◎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人畜饮水、水浇地设施老化,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着生产发展。 2、文化、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科技知识普及率低,看病难。 3、交通、通信落后。 4、集体资金薄弱,无法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发展思路和重点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增加交通、通信、人畜饮水、水浇地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以烤烟、畜牧、核桃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 2 云南会泽县雨碌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大竹园村隶属于雨碌乡铁厂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雨碌乡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雨碌乡政府15公里。国土面积1.51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8 ℃,年降水量760毫米,适宜种植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86.4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1705.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户,有乡村人口17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人,劳动力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5万元,占总收入的 27.6 %;畜牧业收入15.4万元,占总收入的 50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6头,肉牛27头,肉羊3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0 %;林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 3.9 %;第二、三产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 6.17 %;工资性收入3.8万元,占总收入的 12.34 %。农民人均纯收入184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5人(占劳动力的 87.63 %),在省内务工85人,到省外务工0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但不通水,无路灯。全村有4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40户通电,不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 %和2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户(分别占总数的 40 %和 40 %)。 该村到乡道路不通;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摩托车3辆。 全村无建有沼气池农户;无装有太阳能农户;建有小水窖1口;没有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3 云南陆良县龙海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龙海乡大竹园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龙海乡东北边,距离村委会0公里,距离龙海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是大竹园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2.21平方公里,海拔2101米,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630亩,其中人均耕地1.2亩;有林地51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6户,有乡村人口531人,其中农业人口525人,劳动力3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9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7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59.63%;畜牧业收入27.52万元,占总收入的25.25%(其中,2006年内出栏肉猪315头,肉牛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 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2.75 %;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 10.09 %。农民人均纯收入92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66.67%),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4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 、通电 、通路、通电话、通电视,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89户饮用井水,有4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4.56%)。有136户通电,有5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 %、43.38%和58.08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户(分别占总数的39.70%和13.97%)。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28辆。全村有40户农户建有沼气池;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8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