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竹香椿 |
释义 | 大竹香椿,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特产,由于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以其“叶面光滑、色泽鲜红、香味独特”等独特品质在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畅销,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生产情况达州市大竹县历来有种植香椿的习惯,尤其以二郎乡最具规模,大竹县创建了“中国香椿第一县”专业网站。并在大竹县双拱镇建立了一个椿芽交易市场,制定了《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香椿种植协会,在协会的带动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乡农民种植香椿热情高涨。截至2010年,全乡种植面积己达7000亩,椿芽产量达730吨,产值达1752万元,人平创收1251元,仅此一项人平纯增收达750元,成为该乡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经。在二郎乡的带动下,大竹县香椿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遍布50个乡镇。 2009年大竹县就已获得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国香椿第一县”称号,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局审定,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 产地范围大竹香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 标志许可大竹香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大竹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大竹香椿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技术要求(一)品种 地方品种“红香椿”。 (二)立地条件 土壤种类为紫色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层厚度≥5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5至8.0。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育苗: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每平方米用种子≤30粒,撒播或条播。 2、定植:苗高≥80cm、基干粗≥0.8cm时定植。密度为每公顷≤3330株,2月上旬定植。 3、水肥管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每年萌芽前应浇一次透水。 4、香椿矮化措施:控制树势,抑制顶芽,促进侧芽生长。控制主干高度在3米以内。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椿芽采收 栽植第3年后采收。采收时间为每年3月1日至4月1日,每年可采芽3次。当椿芽长到12cm至15cm就可进行第一次采芽,约10至15天后又长到15cm至20cm时可进行第二次采收,摘取上部15cm至20cm,保留基部2至3片复叶,按同样方法进行第三次采收。采收在早晨日出前或傍晚,采收后6小时内必须上市或进入冷链。 质量要求1、感官特色:叶面光滑、大小均匀一致、有主芽,嫩芽及叶柄粗壮、色泽鲜亮、呈棕红色。脆嫩多汁、少渣、爽口、味甜、无苦涩味、香味浓郁。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胡萝卜素 mg/100g ≥ 0.3 粗纤维 mg/100g ≤ 0.8 氨基酸 g/100g ≥ 5.0 水分 mg/100g ≥ 85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