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凿客
释义

基本信息

záo kè ㄗㄠˊ ㄎㄜˋ

凿客(凿客)

方言。指喜欢播弄是非的人。 沙汀 《还乡记》二七:“十个说客,当不得一个凿客。”

汉字解释

汉字:凿

基本解释

(凿)

záo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穿孔,挖掘:凿孔。凿井。凿通。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

明确,真实:凿凿。证据确凿。

笔画数:12;

部首:凵;

笔顺编号:224314311252

详细解释

záo

【动】

(形声。从金,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cutahole;chiselordig〗

凿,穿木也。——《说文》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凿巾(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正对口部的位置,剪开一通孔);凿穴(开造洞穴)

挖掘;开凿〖dig〗

凿地为坎。——《汉书·李广苏建传》

水凿之穴。——宋·沈括《梦溪笔谈》

水凿之处。

千锤万凿出深山。——明·于谦《石灰吟》

又如:凿溉(开渠灌溉);凿龙(开凿龙门。指大禹治水,凿龙门以导流);凿饮(掘井而饮)

开通〖openup〗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史记·张骞列传》

穿凿附会〖givestrainedinterpretationsanddrawfarfetchedanalogies〗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凿说(穿凿附会之说);凿脱(穿凿附会造成失误);凿言(穿凿附会地说)

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jab〗

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栗暴。——《水浒全传》

舂米使之精白〖polish〗

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左传·桓公二年》

又如:凿八(指捣米一石,可得八斗)

引申为冲刷〖wash〗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梦溪笔谈》

敲击,捶打〖beat;strick〗

又如:凿得生疼;凿了三下

záo

【名】

凿子〖chisel〗

其次用钻凿。——《汉书·刑法志》

凿齿持盾。——《山海经·海外南经》

释椎凿而上。——《庄子·天道》

又如:平凿;圆弧凿;菱形凿

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ancientpunishmentoftattooingtheface〗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庄子》

〖耳鼻口目等〗孔窍〖aperture〗。如:凿眼(眼线)

凿空

záokōng

〖openaway〗空,谓孔道,引申为道路。开通道路

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史记·大宛陈列传》

凿井

záojǐng

〖digawell〗挖掘井

凿枘

záoruì

〖getalong;agree〗比喻互相投合。凿,榫眼;枘,榫头

有文武之规矩,而无周(文王)吕(太公)之凿枘,则功业无成。——《盐铁论·非鞅》

凿子

záozi

〖chisel〗一种工具,具有短金属杆,并在一端有锐刃,常用锤子敲打以凿、刻、旋或其他切削动作削去各种材料的表面

汉字:客

基本解释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客。客居。客籍。客死。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客。乘客。客流量。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客。政客。侠客。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冰淇淋。

笔画数:9;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354251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liveawayfromhome〗

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唐·李朝威《柳毅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白居易《雨夜有念》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以客礼相待〖receivefriendly〗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客将(泛指一般吏役);客遇(以宾客相待);客礼(接待宾客的礼节)

【名】

来宾,宾客〖guest〗

客,宾客。——《广韵》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主人敬客。则先拜客。——《礼记·曲礼》。按,客小于宾。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周礼·大行人》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象胥》

济济者,客也。——《礼记·祭义》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时座上有健谈客。——明·魏禧《大铁椎传》

客问远方。——《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客中(客人身分);客位(客厅);客长(对旅客的敬称);客官(对客人的敬称;对别部官员的称呼);客位(宾客的位次,席位);客道(为宾客之道);客难(宾客的问难)

旅客;旅居他乡的人〖passenger〗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又如:客舟(客船。运送旅客的船);客衣(客行者的衣着);客侣(客旅。旅客)

从事某种活动的人〖personsengagedinsomeparticularpursuits〗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后汉书·马廖传》

又如:生客;熟客;客家(买货的一方,客户;雇工)

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visitingofficer〗

凡诸伯子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周礼》

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foreign-bornofficial〗

臣闻吏议驱客,窃以为过矣。——李期《谏逐客令》

鲁客事楚王。——宋·鲍照《拟古三首》

又如:客卿

外来的盗寇或敌人〖foreignenemy〗。如:暴客(残暴的敌人)

商贩,行商〖itineranttrader〗

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儒林外史》

泛指某人〖person〗

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王安石《省兵》

鬼怪〖ghost〗

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汤显祖《牡丹亭》

食客,门客〖anadvisordependingonanaristocrat;anhanger-onofunaristocrat〗

欲以客往赴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

问门下诸客。

【形】

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objective〗。如:客观;客体

过去的〖last〗。如:客岁;客冬

【量】

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他又喊了一客葱花猪肉烧饼和一客肉馒头。——茅盾《有志者》

客帮

kèbāng

〖merchantgroupfromotherplaces〗过去对从外地成伙来本地做生意的商贩的称谓

客车

kèchē

〖passengercar(coach;train)〗以运载旅客为主的汽车、火车

客船

kèchuán

〖passengership(或boat)〗运送旅客的航船

客串

kèchuàn

〖(anamateur)playsapartinaprofessionalperformance;beaguestperformer〗专业剧团临时邀请非专业演员参加演出;也指非本地或非本单位的演员临时参加演出

客邸

kèdǐ

〖guesthouse〗客居外地的府邸;客舍

客店

kèdiàn

〖inn;hotel〗规模较小的普通旅店

客队

kèduì

〖guest(visiting)team〗应邀与主队比赛的体育代表队

客饭

kèfàn

〖amealspeciallypreparedforvisitorsatacanteen〗∶单位食堂给外单位来客供应的饭菜

〖setmeal〗∶论份儿出售的饭

〖tabled’hote〗∶旅店或饭馆供应包伙客人的饭菜

客房

kèfáng

〖guestroom〗供旅客住宿的房间

客观

kèguān

〖objective〗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可望他以完全客观的立场来对待这问题

指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都无关

他对人并不客观

包含在对象中的,构成对象的,具有对象性的

客观现实

客观事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