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2010年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的意见 |
释义 | 概述云南省农业厅关于2010年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的意见 各州市农业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秦光荣省长对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议精神,推动全省冬季农业开发再上新台阶,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今冬明春冬季农业开发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2010年全省冬季农业开发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内容一、2010年冬季农业开发思路和目标 (一)开发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油菜、鲜食玉米、啤饲大麦等产业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调整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为夏季粮油丰收和农民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发目标力争2010年(今冬明春)全省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到2200万亩、比上年增加224.7万亩,其中冬早蔬菜500万亩、冬马铃薯300万亩、冬油菜450万亩、啤饲大麦290万亩、反季玉米100万亩、其他作物560万亩,产值达到165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 二、冬季农业开发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计划落实。冬季农业开发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州市要把认真抓好冬季农业开发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及早谋划、及早准备、及早动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方法对头、层层落实,确保冬季农业开发目标任务的完成。各地农业部门一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冬季农业开发计划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田,切实做好新品种示范推广、市场开拓、龙头企业引进和农民合作组织培育等方面工作。二要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提供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服务及种子种苗、地膜、化肥和农药等农资的供应工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切实保证农户的利益。三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的联系,提前做好防灾抗灾工作预案和各项救灾物资的准备。五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专业网站等现代媒体以及墙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各种先进经验、先进模式和先进技术,形成全省上下大力推进冬农开发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科学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形成规模、讲求效益”的原则,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一是南部热区要以冬马铃薯、冬早蔬菜、冬玉米为主,同时抓好冬大豆和冬绿肥等的综合开发。二是滇中地区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无公害外销精细蔬菜和加工型马铃薯。三是滇东北和滇西北地区要依托金沙江、澜沧江等低热河谷区,面向四川、重庆等周边市场,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的种植,逐步形成优势产区。从而形成全省冬季农业开发优势产业带,打好粮食基础,突出冬早蔬菜、冬油菜和其它特色作物,合理安排大田种草、冬闲田养殖和冬绿肥,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提高商品率和竟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创新推广机制,强化科技服务。各地农业部门要按照2010年冬农开发计划,围绕产业化经营,制定科技措施的推广计划,包括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创新科技服务和推广机制,增强科技在冬季农业开发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强化免耕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以及多样性优化种植等科技措施的落实,以组织帮扶队、代耕队等服务方式解决部分地区劳动力短缺问题,做到应种尽种。二是结合高产创建及间套种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施,加快良种良法的示范和推广,增加示范作物、扩大示范面积、增强示范效应,提高冬季农业开发作物如冬马铃薯、鲜食玉米、啤饲大麦和双低油菜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三是结合我省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重点抓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带动大面积生产,力争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冬季农业的提质增效。四是结合小春粮食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冬季农业开发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统防统治工作,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五是大力发挥农机在冬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确保各项增产措施落到实处。 (四)抓好市场开拓,推进产业化经营。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参与冬季农业开发企业的引进工作力度。各级农业部门在搞好技术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一要把主动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协调龙头企业跑市场、拿订单作为新时期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拓市场,扩大订单农业面积,力争使2010年冬季农业开发订单面积达到900万亩,比上年增加225.1万亩。二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原料基地,加快基地备案进程。三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生产、最低保护价、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四要积极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创品牌,努力拓宽销售渠道,加快建立高效物流体系,提高我省冬季农业开发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努力提高冬农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