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马兜铃(原变种)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云南马兜铃(原变种) 种拉丁名:Aristolochia yunnanensis Franch. var . yunnanensis 科中文名:马兜铃科 科拉丁名:Aristolochiaceae 属中文名:马兜铃属 属拉丁名:Aristolochia 国内分布:西藏、云南 中国植物志:24:211 植物形态木质大藤本;嫩枝密生红棕色长绒毛,老枝被疏柔毛或无毛。叶近圆形或卵形,嫩叶较小,长宽均3-5厘米,成长叶长宽均达10-17厘米或更大,顶端钝圆,有时微凹,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扩展,边全缘,两面均密被红棕色长柔毛;基出叶脉7-9条,侧脉每边3-4条;叶柄长3-9厘米,密被红棕色长柔毛。花与叶同时长出,单生于叶腋;花梗长3-5厘米,常向下弯垂,近中部具小苞片;小苞片钻形,密被红棕色长柔毛;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下部囊状倒卵形,长5-6厘米,直径2-3厘米,弯曲处至檐部收狭呈管状,长1.5-2厘米,直径约1.5厘米,外面淡红色,有紫色脉纹,密被红棕色长柔毛;檐部圆盘状,直径6-12厘米,内面暗紫色而有黑色乳突状小点,网脉明显,边缘不明显浅3裂,裂片平展,阔三角形,近等大;喉部近圆形,暗紫色,直径1-1.5厘米;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约3厘米,6稜,密被红棕色长绒毛;合蕊柱顶端3裂,裂片顶端钝,边缘向下延伸,具乳头状突起。蒴果长圆柱形,长15-18厘米,直径2.5-4厘米,6稜,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种子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背面平凸状,有皱纹,腹面凹入,中间具种脊,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产地生境产于西藏(察隅)、云南(鹤庆、宾川、剑川、洱源等)。生于海拔2000米的林中。模式标本采自鹤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