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阅读的修辞性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姚喜明 著

出 版 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7-1

版 次:1页 数:270字 数:261000印刷时间:2006-7-1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810589949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阅读是人类获取关于世界的知识、影响社会信念和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阅读研究的初期,人们就认识到阅读是一个认知过程,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一传统被继承了下来,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这一点从阅读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为一种使用符号在读者中产生效果的活动,阅读是一种接受修辞行为,因而,也具有修辞性。

在阅读过程中,或然性是符号的任意性和读者的认知经验的多样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和不确定性的排除紧密相关,构成阅读过程中劝说的基础。当阅读中的不确定性被极端夸大,阅读便被不可判断性所支配。保罗·德曼和其他一些解构主义者就持这种观点。文本,作为作者劝说意图的载体,具有意义潜势和劝说力。而劝说力的实现则有赖于读者的合作。三种传统的劝说方式,理性诉求、人格诉求和情感诉求,依然在阅读中起作用。阅读中有偏离,也存在同一。在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读者不断地发现与作者共享的知识,并构建起和作者相同一的意义体。 阅读是心理认知过程,也是知识获取过程。读者不但从文本中获取知识,同时也把作者的知识和自己的知识相结合,创造知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