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约瑟夫·霍夫莱纳 |
释义 | 简介奥地利摄影家约瑟夫·霍夫莱纳(Josef Hoflehner,1955—— )是风景摄影大师。这个世界的风景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在霍夫莱纳的镜头中浮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氛围,空旷,灵动,却在深处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神秘世界。纯手动相机与黑白胶片是霍夫莱纳最经典的随身摄影配置,数十年的游历拍摄中,他奇迹般地没有被所谓现代科技的便捷所干扰,依旧保持着纯粹依靠经验曝光胶片的“古典”精神。 约瑟夫·霍夫莱纳奥地利风光摄影家,游历世界多国进行摄影创作。 霍夫伦纳在30年前开始从事摄影,专门研究静物摄影和内景摄影。从90年代初期开始,他携带大画幅照相机开始到世界各地的偏远地区旅行,用传统的黑白胶片讲述一个世人熟知而陌生的故事。接下来,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出版了九部值得称赞的专论。当他的《南极》在伦敦展出时,《金融时报》说道:“……这是我们可能看到的最好的纪实摄影。”英国黑白摄影杂志给了摄影家很高的评价:霍夫莱纳拍摄风景,然后将它们变成艺术。自2004年以来,霍夫伦纳获奖无数,其中最有影响的为:德国图片故事奖,德国柯达奖,洛杉矶IPA奖以及年度自然摄影师奖,以及纽约的露西奖和巴黎的PX3奖等。 影批评家弗朗西斯·霍奇森(Francis Hodgson)认为:现代摄影中宏大壮观的格局有多种来源,英国的黑白摄影可能是源头之一,当然也是因为当年胶片的化学冲印丰富的影调所导致。因此霍夫莱纳在影调上的实践可以追溯到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特的实践,以及后来另一位更年轻的英国摄影家迈克尔·肯纳对影调的控制。另外一种源头可以上溯得更远,比如摄影之前的东方黑白艺术,如书法或者木版画,以及后来19世纪的风景摄影。其中霍夫莱纳最为成功之处,也许就是对自然中水流的控制,从1/250秒到漫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曝光时间。 出于对这些画面特殊质感的好奇,我们请摄影师讲讲他的器材,他一语带过:“全手动相机,两三支镜头——不能变焦、不带自动聚焦功能的那种定焦镜头,也没有什么自动曝光系统,20岁开始摄影以来即是如此。”“后期没有用过PHOTOSHOP吗?”“在我拍摄的头20年里,从来没有用过电脑,更别说PHOTOSHOP了。如今我也只是用电脑整理自己的拍摄资料,使它们便于查找”。 这就是约瑟夫·霍夫莱纳,一位55岁的奥地利风光摄影师,在数码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霍夫莱纳就是以这种传统、严谨又稍显迟缓的操作作为艺术创作基点,他的个性化在他完全手动操作的实践里形成。 作品风格“从现实剥离的永恒影像” 曾对绘画作过深入研究的霍夫莱纳,其创作自觉地带有一种对意境的探求,他很善于在繁乱庞杂的现实中发掘出抽象美,通过大面积的留白加强影像的空间感,而挑选进画面的每个元素都足以让人回味无穷。在细节的处理上他注重清晰的纹理与质感,每一类景物的形状、线条、明暗,对趣味中心的把握,抑或对布局、节奏等环节的控制无一不令观者感到别样的视觉感受。 其实像霍夫莱纳这样以黑白影调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表现的摄影家大有人在,比如法国风光摄影师拉伊米歇尔(Michel Rajkovic)和以拍摄树林闻名的瑞-卡若凡诺(Ray Carofano)。只不过拉伊米歇尔常使用单调的线条,以一种超脱的形式感把自己镜头下的世界弄得过于冷漠和容不得人般的纯净,将极简主义推向了极致;而瑞-卡若凡诺则在黑白抽象基础上,以线条变形及强烈的明暗对比给予照片浓郁的戏剧感。 霍夫莱纳的作品则更注重现实形象的再现,充满灵气。他的拍摄对象主要是城市,通过简练、干净、细腻的画面客观表现出能体现某个城市本质的、独特个性的地方,他也常常像透纳运用厚涂法那样对影像做出处理,将不可见的空气呈现出物质的形态,从而强调出一种感性效果。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霍夫莱纳强劲的创造力——几乎每一幅影像都恰到好处地将运动的时空定格在了某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点上,时间效力在此处消解,画面之内是沉默、冷静,而且充满了一种更为纯粹的魅力,于是在他那些6×6见方的影像作品中,建筑、渡船、江河、空气连同光都获得了一种永恒的价值。 霍夫莱纳的画面元素可以说是惜墨如金,但是所传递的信息,却是异常的丰富。他的画面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观看,诱惑我们寻找最终的结局,或者说,检验我们对隐喻的阅读能力。一旦你的眼睛进入了他的画面,就不可能不被其牢牢地吸引。也许你无法一下子说出摄影家的观点所在,但是所面对的这片风景,你确实可以感受到一种哲学的力量。这样的画面不仅仅是让我们感知真实的世界,而是邀请我们实实在在地体验现实世界的丰富。 在大部分的摄影作品中,空气一般都是清澈透明的,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并不太相同。而在霍夫莱纳画面中的空气总是呈现出自身的密度,和我们的视觉产生了强大的张力。这不仅仅是因为摄影家喜欢这样一种薄暮黄昏的凝聚效果,而是希望让我们理解摄影家静下心来缓慢工作的状态。而那些实实在在的物体,在被空气的包围中,反而留下了只是稍纵即逝的流动的印象。 自然的环境也许在他的镜头中变成了明显的人工结构,不可视的天象如同可以触摸,甚至成为一种经济学的指代物,那些原本琐碎的物体构成了或软或硬的线条。也许这就是摄影家鲜明的态度:在他的视野中寻找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霍夫莱纳的画面在简洁中带给我们视觉的愉悦,然而我们如果仅仅是在这些富有魅力的影调结构中享受到视觉上的和谐,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霍夫莱纳的作品拥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背景,远非摄影的光圈、快门和胶片的影调结构可以解释的。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摄影方式,期待我们每一个人投入更多思考的空间。如果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汇形容他的作品,“壮观”也许是最近接的,但是这样一种“壮观”,却蕴含着某种极端的力量,足以让人长久回味。也许,他的作品比起老一辈的英国摄影家布兰特的纪实风格,显得更为抽象和简洁,而和他同时代的英国摄影家肯纳的空灵相比,却显得更为厚重。 霍夫莱纳的中国视点回望历史,自从1839年摄影术发明以来,有不少外国人拍摄了中国:比如约翰·汤姆逊在十七世纪后半叶来到中国,为历史留下了中国晚清社会极其生动的最后一瞥;而马克·吕布的热情似乎已经使他成为最具权威性的见证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录者;直到最近两年爱德华·伯汀斯基带着工业摄影大师的头衔在中国展出了他曾拍摄的以三峡大坝、煤矿、炼钢厂等颇为壮观的工业景观作品。他们都有带着一种比较明显的社会学倾向的自觉性,而相比之下,霍夫莱纳对中国的拍摄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化行为,使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具有了更多独特的艺术性,使我们重新发现那种被日常的视角所一眼带过的中国。 比如那张拍摄自颐和园的《玉带桥》,霍夫莱纳并非要呈现一座具有典型中国味道的皇家园林的恢宏气派,而是采取了几乎与水面平行的低角度拍摄。作品弥散着沉重的氛围,灰色调十分明显,拍摄时霍夫莱纳没使用慢速快门,景物则被较为清晰地凝固,而且也没有刻意追求画质的细腻,使得整个影像的艺术性和历史感被强调出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