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约翰·什扎科斯基 |
释义 | 约翰·什扎科斯基,是波兰著名的摄影师。他认为“摄影是一套视觉编辑系统。它实际上是在正确的时间站在正确的地点,为人们想象力的上升空间搭建一个框架。” 摄影理念首先,摄影作品要为整体服务。每份报纸,每个刊物都是一个形象主体,报刊里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布局、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刊物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奥运会期间拍摄的体育摄影作品应首先符合报刊奥运期间报道策划方案,这是奥运体育摄影记者工作保持高效的前提。 其次,最大限度发挥能动性。毋庸置疑,08北京奥运会是摄影记者们大展才华的舞台,可是,体育摄影不仅考验一个摄影记者专业素养,他要具备专业的新闻敏感性、过硬的体能、适宜的摄影器材、出色的摄影技巧,体育摄影更考验摄影记者的审美眼光、审美视角,他要有独树一帜的美感取向,要挖掘摄影作品背后的意义,要把艺术与体育摄影完美结合。 同时,进入Web2.0时代之后,在场边的观众也可以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点击率就是他们的发行量。如果自命不凡的体育摄影记者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同行记者的话,那么将很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摄影细节1.决定性瞬间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对摄影所下的定义是:“在几分之一秒内将一个事件的内涵及其表现形态记录下来,并将它们带到生活中去。”由于报刊版面篇幅所限,我们拍出来的东西往往很多,而符合编辑需要的却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决定性瞬间。如何尽可能多地捕捉到瞬间,我们的摄影记者首先要对奥林匹克精神理解到位,避免犯原则性错误;第二要对所拍摄的运动项目要有相当的了解,知道这个项目最扣人心弦的是哪一个瞬间,熟悉最能代表这个运动项目的姿势、动作,第三要熟悉比赛赛场,可以像运动员一样提前去比赛赛场踩踩场、热热身,做到先准备一步,防止到了赛场上一步迟疑、步步落后。 2.美学崇拜摄影记者在操作奥林匹克摄影时可以在以下方面注意美学技巧的运用: 静止与运动。竞技体育中充斥着热血沸腾的因素,同时也有备战时的凝滞感或竞赛的完结状态。合理的动静结合将最大限度地展现赛场上的风云变幻。总体上,照片与照片之间是一种共时性的聚合关系,又是一种历时性的前承后继的组合关系。在崇尚运动的西方摄影界,摄影作品比较注重表现事物发展或演变的状态。让摄影展现事物演变、历时的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在奥林匹克摄影中充分借鉴。 整体与个体。奥林匹克赛场上,每个运动员胸前都印着国旗,每个运动员又都是各自独立的分子。中国新闻摄影在思维上倾向于多元性、概括性。西方新闻摄影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体的事物上,关注某类个体的价值。奥林匹克摄影需要把两者充分结合,不可偏颇。一方面,要表现摄影作品的广度,要反映客观内容的概貌及发展变化的进程,即要有“全景”,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个体,表现深度,要反映个体的独一无二,即要有“特写”。 肌体与美德。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都是全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他们在赛场上完美展现力与美的无暇结合。因此,刻画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运动员们的肌体线条,不仅能够展现人类对自身肌体的不断挑战,也是对人体本身的崇拜。 光影韵律。光影的语言在摄影中能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被摄体的形状、体积、质感、色彩、明暗关系、空间深度、自然状态等。专题摄影的先驱尤金·史密斯在拍摄图片报道时,尤其强调照片中的阴影和大面积的黑色,藉此产生具有冲击力的力度感——但在最黑处也设法保留隐隐的细节;中国新华社摄影记者费茂华的作品《2007年运动瞬间》在今年的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评比中获得体育动作组照二等奖,他的获奖作品就是很好的光影教材。 经典名言1、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没有其决定性的一瞬间。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在认识事件意义的同时,又给予事件本身以适当的完美的结构形式。 2、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 3、我喜欢摄影,我活着就是要拍照。在摄影事业上我永远不想退休。 4、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激动了我,我就拍摄它。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使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 5、只有好照片,没有好照片的准则, 6、摄影师必须是照片的一部分。 7、光给了我创意的形状和脚本,也是我成为摄影师的原因。 8、保持简单。 9、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 10、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人会看见。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