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苑德懋 |
释义 | 德懋(1895———1921),字绩初,奉天锦西县暖池塘镇南苑家屯人。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对骨科造诣颇深。慧眼识人的东三省防疫处总医官伍连德博士将其罗致麾下,委以重任,在东三省防疫处所属牛庄(今营口)医院任医官,不数年即擢升为院长。苑德懋医生医术精良,为人豁达,颇受同仁称道,也深得伍连德博士的赏识。 1920年10月,东三省再次爆发肺鼠疫大流行,苑德懋医生主动请缨,来到东三省防疫处所在地(现道外区保障街140号),忘我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他主动承担了辛苦且最具危险性的工作———逐门逐户检查鼠疫患者,整日穿行于傅家甸的大街小巷,发现鼠疫患者立即送往防疫医院,傅家甸民宅、防疫医院、消毒站、实验室,到处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伍连德在自传《防疫斗士》中,以沉痛的笔调记述了这位在防疫工作中英勇献身的同仁。 “1921年2月19日,首席视察员苑德懋医生出现鼠疫感染症状,这时我正在由绥芬河返回哈尔滨的途中,2月20日晚回到医院。我住在与苑医生隔壁的房间,紧邻新楼一楼的鼠疫实验室。他突然发病,需要搬离新楼内这间过热的使人不舒服的房间,去隔离室。2月21日,苑医生不幸死去,当时我和其他三位医生都在现场,陈永汉、伯力士(R.Pollitzer)、杨(一位来访的教会医生)。此后,我们度过了一些忧郁的日子。这次惨痛的事件显示我们的职员处在危险中,当疫情流行期间,医生们白天黑夜都要待在防疫医院,在这里食宿……” 苑医生染疫后自知来日不多,便给爱妻幼子留下遗书,嘱咐妻子将孩子抚养成人,长大后子承父业,为人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苑医生死讯传出后,滨江人士无不为之哀痛。防疫处和哈埠民众为苑医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立碑以志纪念。伍连德博士在墓碑旁留影(见上图),定格了这个沉重的历史瞬间。政府对“因公殒命”的苑医生,“抚恤从优”,民国大总统亲题金匾一块,上刻“为国捐躯”4个大字。 事后查明,苑医生乘坐了未经消毒的运送鼠疫患者的马车而染疫。防疫处立即修改了工作程序,运送患者的马车由每天消毒一次,改为每运送一次即消毒。 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战胜瘟疫,家园又恢复了安宁。哈埠民众永远不会忘记民众健康的守护者防疫医生,缅怀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苑德懋医生,以及在历次防疫活动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中外防疫人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