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叶早樱 |
释义 |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大叶早樱 种拉丁名:Cerasus subhirtella (Miq.) Sok. 国内分布:产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地,也见于栽培。 国外分布:原种产于日本。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学)[] 中国植物志:38:073 英文植物志:9:414 组中文名:黑果组 组拉丁名:Sect.Sargentiella 亚属中文名:典型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Cerasus 属中文名:樱属 属拉丁名:Cerasus 亚科中文名:李亚科 亚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灰色,嫩枝绿色,密被白色短柔毛。冬芽卵形,鳞片先端有疏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有细锐锯齿和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中脉伏生稀疏柔毛,下面淡绿色,伏生白色疏柔毛,脉上尤密,脉间以后脱落稀疏,侧脉直出,几平行,有10—14对;叶柄长5一8毫米,被白色短柔毛;托叶褐色,极狭窄,呈线形,比叶柄短,边缘有稀疏腺齿。花序伞形,有花2—3朵,花叶同开;总苞片倒卵形,长约斗毫米,宽约3毫米,外面疏生柔毛,早落;花梗长1—2厘米,被疏蔬柔毛;萼筒管状,微呈壶形,长4—5毫米,宽2—3毫米,基部稍膨大,颈部稍缩小,外面伏生白色疏柔毛,萼片长圆卵形,先端急尖,有疏齿,与萼筒近等长;花瓣淡红色,倒卵长圆形,先端下凹;雄蕊约20;花柱基部有疏毛。核果卵球形, 黑色;核表面微有棱纹;果梗长1.5—2.5厘米,被开展疏柔毛,顶端稍膨大。 花期斗月,果期6月。2n=16。 产地分布:产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地,也见于栽培。原种产于日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