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叶新木姜子
释义

大叶新木姜子系樟科植物,生于山坡或山谷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300—1600米。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地区。在我国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设有标本馆。

基本信息

所属卷:Neolitsea Nerr.

所属科:Lauraceae

中文名:大叶新木姜子

其它中文名:厚壳桂、土玉桂(广东),假肉桂(广西),来氏新木姜子(植物分类学报6卷2期)

文献来源

Neolitsea levinei Merr.(1918);Groff(1930);Allen(1938),W.T.Wang (1957);图鉴(1972)*。

Benzoin levinei (Merr.) Chun ex Liou Ho(1932),(1934),pro syn.;NeoLitsea chinensis (Gamble)Chun(1925);N.lanuginosa Gamble var.chinensis Gamble(1914).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2米;树皮灰褐至深褐色,平滑。枝条圆柱形,深褐色,具细纵条纹,幼时密被黄褐色微柔毛,老时毛被渐稀疏,但散布有纵裂长圆形皮孔,基部有密集的轮状芽鳞痕。顶芽大,卵珠形,长达2厘米,芽鳞宽卵形至近圆形,先端具小尖突或近圆形,外面密被锈色小柔毛。叶3—6片于枝梢密集轮生,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4—27厘米,宽(2)3—7.6厘米,先端短渐尖,尖头常偏斜,基部锐尖,革质,边缘背卷,上面灰绿色或褐绿色,光亮,无毛,下面色较淡,被厚白粉,晦暗,疏被贴伏疏柔毛或渐变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与侧脉在上面稍隆起下面十分隆起,侧脉每边3—4条,最下一对对生,十分发达,自离叶基1.5—2厘米处生出,斜展,与中脉成锐角,延伸至叶片近顶端,向叶缘一侧有支脉8—10条,支脉粗壮,上面稍隆起,下面十分隆起,近叶缘网结,其余侧脉细弱,自叶片近顶端1/3处生出,横脉平行,上面显著,下面隆起,其间小脉网结,两面多少明显;叶柄长1.5—2厘米,腹平背凸,毛被同小枝。伞形花序约具花5朵,6—7簇生于密被锈色小柔毛、长约5毫米的极短枝上,其间及基部有芽鳞包被,每一伞形花序外具总苞;总苞片4,卵圆形或近圆形,长3.5—5毫米,外密被锈色小柔毛,内面无毛。雄花黄褐色,具梗,花梗长1.5—2.5毫米,密被锈色小柔毛;花被筒短小,两面被锈色小柔毛,花被片4,卵形,先端锐尖,长4.5毫米,宽3毫米,两面无毛;能育雄蕊6,长3—3.8毫米,花丝无毛,第一、二轮无腺体,第三轮的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心形腺体,花药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长约4毫米,4室内向;子房卵珠形,长仅1毫米,无毛,向上渐狭成长1毫米的花柱,柱头不明显。雌花黄色,花梗长2.5—3.5毫米,被锈色小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达1毫米,两面被锈色小柔毛,花被片,宽卵圆形,先端锐尖,长2.2—2.5毫米,两面无毛;退化雄蕊6,匙形,先端锐尖,第一、二轮无腺体,第三轮的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心形腺体;子房椭圆形,长1.5毫米,无毛,花柱长1.5毫米,柱头头状,略增大。果序侧生,长约3.5厘米,疏被小柔毛,序轴具皱,长1—1.5厘米,果近总状排列。果椭圆形或球形,长1.2—1.8厘米,直径0.8—1.5厘米,成熟时黑色;果梗长0.7—1厘米,密被柔毛,顶部略增粗。 花期3—4月,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及功能

分布及生境:产东南部;生于山坡或山谷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300—1600米。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及贵州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可入药,治妇女白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