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阳村
释义
1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镇大阳村

共有两个大阳村,分别是山西省原平市中阳乡大阳村、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镇大阳村。

简介

澄潭镇大阳村位于澄潭遁山.大阳村全村共有14个小组,425户人家,1058口人,其中党员41人,为大阳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很打的帮助。大阳村拥有875.5亩水田,405亩旱地1059亩山林,为大阳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富足的沃土。村庄新农村建设良好,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健身活动中心。整洁平坦的道路贯穿村庄,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大阳34村拥有5家企业,家庭手工业开展良好,布机产业蓬勃发展。远近闻名的新昌县来益生态园区正位于此村,它不仅为一些闲置的村民解决了就业苦难,更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利益。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支委、村委的带领下,在大阳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阳村取得了累累硕果。

经济发展

悠悠大阳桥见证了大阳村从“脱贫”到“温饱”,从“致富”到“小康”的巨大变化。是什么让该村从一个贫困的山旮旯变成远近颇有名气的新农村、文明村?

说一千,道一万,村党支部最关键。

大阳村处在东留乡北部六个行政村中心地带,曾是县、乡有名的特困村、后进村。年仅二十三岁的王广英被推举为党支书,新班子上任后,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解决遗留问题,在村民中逐渐树立威信。支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带领村民致富,起模范带头作用,紧要的是抓好作风建设。他们定期过组织生活,组织党员学习时事政治和科技知识。组织党员去古田会议会址、瑞金、长汀等地参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保持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本色;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健全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将岗位职责规范上墙,随时对照检查,建立党员“

双定”监督台,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把党员安排在五个岗位上,落实岗位职责,每个岗位组长每月汇报一次本岗位党员工作落实情况,每个党员牢记本职,时刻带好头。

千条理,万条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大阳村过去穷,根子是基础条件差、种植模式单一。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村两委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后劲,筹措资金在市场边配套建成商业大楼,村部综合服务大楼720多平方米,筹资20多万元兴建6座水泥桥,争取上级补助和群众自筹,兴修水利10多万元,筹集6万元在农田集中地修筑机耕路;筹资5万元实施大阳小学道路硬化,兴建篮球场,改善办学条件;筹资3万元,实施村主干道水泥道路硬化;兴建大阳移动基站,全村90%以上的村民拥有电话和手机,86%农户已安装有线电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引导和培育村农副产品营销协会、水利协会、林业协会、畜牧兽医协会等中介组织,实施农村“六大员”制度。定期公布各项服务内容、发放便民服务卡,受理农户的咨询服务,经常收集和发布农业科技信息、病虫害预报、流通信息以及计生、林业、文化、土地、防疫、医疗保健等信息,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服务。根据资源,气候、区位特点,主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烤烟、水果、无公害蔬菜、瘦肉型猪、食用菌等产业。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支书王广英率先在自己五亩责任田上种上烤烟,在他示范下,该村种烟面积由300亩扩大到1200亩。党员、农技员钟裕长在自己地里种了一亩冬瓜,当年第一代瓜卖了13000多斤,第二代瓜10000多斤,总产值6000多元。在他带领下,邻里也种了冬瓜。目前该村基本实现了户均5亩果、5头猪、8亩菜(复种指数)、600袋食用菌等,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因地制宜发展“山田院”,打造农民的生态家园。村民朱大华承包南坊林场20多亩的果园,建起了生态养殖场。与电信分公司结成对子,建设电子阅览室,举办培训班,教村民上网。实施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富余劳动力500人外出务工。

管理制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千千万万人的事业,在这个事业中,农民是主体,是直接受益者。顺民意,得民心,确保决策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村民的支持和拥护,就要实行民主管理,老百姓自己的事让老百姓自己作主。涉及全村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和集体决策。确定民政救济、低保对象等,村干部不提出对象,而由村民代表、老干部代表、村民小组长等一起参与评议,确保享受对象评得合理。村里任何工程,包括集体林砍伐,村干部及其家属都不参与招投标承包。实行村务公开,每季度由村务岗党员和理财小组对村里的政务、财务事务等进行监督。为了做好新村规划,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让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采纳大多数人意见,在规划区范围内建两座水泥钢筋桥,同时开发一公里,以造福上下片区村民。新村规划尊重民情、切合民意,短时间内就有170多户在规划区内建了钢筋水泥贴了磁板的砖房,一个新村的倩影展现在人们面前。过去大阳村至东留乡公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成为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改造它是村民们多年的夙愿,但因资金短缺,一直无法实施。村两委抓住机遇,争取上级支持,同时,采用一事一议办法,发挥退休干部较多的优势,订立修路章程,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发动村民及社会各界捐款修路。经过不懈的努力,总投资310万元,长9公里,路面宽5米的公路硬化全线贯通。如今,每天从这个村快捷地运往广东的蔬菜有100多吨。为了筹措大阳农贸市场建设资金问题,村两委提出公开

招投标出让集体人工林经营权,经老干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顺利实施。

2 山西省原平市中阳乡大阳村

简介

山西省原平市中阳乡大阳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原平市城区东北27公里处,东靠玉带山与苏龙口镇永乐村接壤;西临滹沱河与本乡孙家庄村交界;南北分别与本乡中庄村、大狼沟村相邻。境内有原白公路、崞大公路横穿直插。距京原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出口仅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村内现人口748人,257户。耕地总面积3900余亩,其中水浇地1700亩,旱地1300亩。另有可耕种荒地900余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其次是谷子、豆类、糜黍等小杂粮。

大阳村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娄烦县城就建立在此村;大阳村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建设祖国的英才。特别是清朝乾隆年间壬戌会试,大阳村的张氏家族,以参考人数二十一名,排列全国第二,与福建浦田县的林家齐名于世,号称“南林北张,天下第二”。清朝康熙年间吏部考功司主事张允中,又名张胡,日伴君王,忠心耿耿。康熙皇帝曾称:“张胡为朕分忧,共扶社稷,为天下第一忠臣”;同治年间二品将军张小袁打摆“儿骡阵”击败匪军举世闻名;光绪年间七十六岁中举进士钦锡翰林院编修太史名声大震的张坦;清朝末期崞县的书法名人张震等人足以证明大阳村的历史文化是辉煌灿烂的。还有大阳村张氏家族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修路、建桥、盖庙、助学兴办公共福利事业也使其德行之一。据县志记载,清明两代的崞阳大桥、阳武河大桥、云中河大桥都是大阳村张族所建。据五峰山寿宁寺

历史

碑记记载,在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大阳张族曾三次集资.施银重修寿宁寺寺院。 大阳村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四大经济产业为支柱,全面建设新农村。四大产业:一是以种植玉米为主,优质杂粮为辅的种植产业;二是发展以牛羊等草食动物为主,优质瘦肉型猪和笨鸡为辅的养殖产业;三是以核桃、红枣为主,杏、桃为辅的林果产业;四是恢复古村落文化建设,重点对古碑、古树、古物、古坟等保护、修复,并配套本乡五峰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搞文化古村落旅游及观光农业旅游。大阳有古松两株明代正德年间种植,有五百年的历史,树高冠大雄伟苍劲为大阳村一奇景。另还有四景;.凤山玉带.高岗九龙.暗门二龟.平原云稼可观赏。

3 湖南省道县白马渡镇大阳村

湖南省道县白马渡镇大阳村,明朝时,杨姓从衡阳迁来,居于此地几个村落,该村最大,得名大杨,后误为大阳。因村名原因又常被误会姓阳。该村与泉家塘村常并称为岩头背。辖大阳、胡家、黑湾、横车(原名河源车)4个自然村,分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460亩,山林1000亩,333户,1221人。

4 山西省芮城县大王镇大阳村

地处中条山下 黄河岸边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大王镇大阳村 自古以农耕为生 人民朴实 勤劳 厚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