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樟亮 |
释义 |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元樟亮 年份 wiangh ziaang ndiangx 别名 大叶樟 来源 樟科植物黄樟Cinnamornum porrectum(Roxb.)Kosterm.的根、果实。 形态特征 常绿或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片脱落,内皮有樟脑气味。小枝具棱角,无毛。单叶互生,革质,通常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在花枝上的稍小,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羽状脉,每边4~5条,与中脉两面明显,侧脉上面脉腋无明显凸起,下面无明显的腺窝。花绿带黄色;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较少,而短小。果肉质,球形,熟时黑色;果托狭长倒锥形。花期3~5月,果期4~10月。 生态分布 生于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中。产于广西金秀、恭城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 味微辛,性温。 功效 温中散寒,消食导滞,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传统应用 治胃脘寒痛、胃肠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9~15克,水煎服。 方例 1.痢疾 元樟亮(黄樟)树皮3克,烈胆台(金果榄)块根1.5克,红糖6克,水煎服。 2.咳嗽、百日咳、麻疹、痢疾 元樟亮(黄樟)果实9~15克,水煎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