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元明戏曲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4月1日)

平装: 24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0开

ISBN: 7301061706

条形码: 978730106170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 cm

商品重量: 200 g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二篇。上篇讲述杂剧的创作,下篇讲述南戏和传奇的创作。每篇的第一讲均着眼于创作的历史线索、发展情况,并对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评析。其后诸讲则偏重作家作品的论述,时而兼及一些戏曲史上的问题,并关注学界的研究状况。

媒体评论

引言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关于是否存在古剧以及古剧的面貌等问

题,至今在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未有一致的看法。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戏曲形式,推考其雏

形的形成时间,学界多认为产生于北宋末年。而中国的戏曲文学作品,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

本子是元末的杂剧刊本,即“元刊杂剧三十种”;南戏则有明嘉靖重写的永乐大典本[1],其

中的《张协状元》,有研究者认为可能保存了南宋末的面貌。

元明清三代戏曲艺术多方面发展,一再取得辉煌的成就。其中元明时期是我国曲牌联套体

戏曲兴起、成熟的时期。杂剧、传奇作为中国戏曲文学史上两种重要的剧本形式,在元明两代

发生、发展,相互影响,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剧本,为舞台提供了众多的精彩剧目。同时,在音

乐、表演、舞台美术方面,元明两代亦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

清代,虽然传奇剧本的写作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杂剧的创作继续发挥着元明两代的余绪

,但舞台演出的成就更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昆曲的演出达到极盛、花部勃兴、京剧最终脱

颖而出,中国的戏曲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课程力图对元明戏曲创作的重要现象、重要的作家作品,做出较为深入的解说。

全书分上下二篇。上篇讲述杂剧的创作,下篇讲述南戏和传奇的创作。每篇的第一讲均着

眼于创作的历史线索、发展情况,并对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评析。其后诸讲则偏重作家作品的

论述,时而兼及一些戏曲史上的问题,并关注学界的研究状况。

目录

引言

上篇 杂剧的创作

第一章 元明杂剧创作综述

第一节 元杂剧兴起的原因、创作分期及其他

第二节 明杂剧创作的演化

第三节 元明杂剧创作主体之比较分析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一节 生平与剧作

第二节 儒者的悲思

第三节 艺术成就

第三章 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

第一节 白朴

第二节 其他作家

第四章 马致远

第一节 马致远之研究

第二节 马致远剧作的土人心态

第三节 马致远剧作的曲词

第五章 王实甫及元中后期的杂剧创作

第一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二节 郑光祖

第六章 明初至嘉靖的杂剧创作

第七章 徐渭

第八章 隆庆至明末的杂剧创作

下篇 南戏与传奇的创作

第一章 南戏与传奇创作综述

第二章 宋元南戏的创作

第三章 南戏向传奇转化期的创作

第四章 汤显祖的创作与影响

第五章 沈(王景)的剧作及其影响

余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