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玉泉康济庙
释义

玉泉康济庙,前身为回山寺,俗称王公宫,位于泉州市郊洛江区马甲镇霞井侨村梅桐岭,供奉兴福尊王一门七贤。始建于唐永徽年间(650年-655),1984年列为被泉州市第三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唐永徽年间,兴化籍(今莆田)名将林绍德奉命率兵镇闽平乱有功。受封之后,有一天,林绍德一家七口途经梅桐岭,看到这里三山鼎立,形似烘炉(山家称为烘炉穴),风景秀丽,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当即立地化身成佛。邻里乡民闻知后,尊其为神,称之为“兴福尊王”,修建庙宇,安位供奉,庙名梅桐岭回山寺。

五代泉州刺史留从效在与朱文进交战于此时,庙宇遭受毁坏。战后,留从效依旧址重建新庙,改称玉泉康济院,此后,历经数百年沧桑,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霞井吴氏开基始祖吴原禄在此屯田定居,再次依照旧址加以扩建,更名为玉泉康济庙,奉兴福尊王为吴氏族人的镇境佛祖,统称为王公。

霞井是泉州旅居缅甸华侨较多的侨村之一。20世纪的20年代,旅缅的霞井吴氏侨亲把王公佛像分炉引入缅甸,初暂安座于仰光郊外的怕弄埠李伦安服职的同侨何长庚的楼宇,随后,在霞井吴氏侨亲聚居的岱枝埠唐人街兴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岱枝王公宫,从此,兴福尊王被奉为邻近侨民乃至当地居民的保护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王公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又在敏纳、沃降和怕弄3个埠镇新建3座王公宫。

1999年,旅缅侨亲把康济庙翻建一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