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与王虹友书
释义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与王虹友书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顾炎武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流寓关华(1),已及二载。幸得栖迟泉石,不与弓旌(2)。而此中一二绅韦(3),颇知重道。管幼安之客公孙(4),惟说六经之旨(5);乐正裘之友献子(6),初无百乘之家(7)。若使戎马不生,弦歌无辍(8),即此可为优游卒岁之地矣(9)。

惟是筋力衰隤(10),山川缅邈(11)。获麟西野,粗成拨乱之书(12);化鹤东州(13),未卜归来之日。言念邦族(14),憬然如何(15)?

作品注释

(1)关华:关中华阴县。

(2)旌:此指清朝的征召。古代用弓和旌作为信物招聘人才,后特指招聘士大夫之礼。

(3)绅韦:退官在乡的人。

(4)管幼安:管宁,字幼安,东汉末年避居辽东三十多年,不应三国时魏国的征召。公孙:公孙度,汉末辽东太守,自立为辽东侯,管宁在辽东时依附于他门下。

(5)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即《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6)乐正裘:春秋时人。献子:春秋时鲁国的贵卿孟献子。

(7)初:本。百家之乘:拥有百辆兵车有大夫之家。《孟子·万章下》记载,乐正裘等五人和孟献子交朋友,心里并不存在孟献子是高贵的百乘之家的念头。

(8)辍:停止。

(9)优游:悠闲,闲暇自得的样子。

(10)隤(tuí):坠落,引申为衰败。

(11)缅邈:遥远,瞻望不及。

(12)获麟西野:《史记》载,春秋时鲁哀公在西边野外打猎,捕获了一只神兽,孔子看见了,说这是麟,捉了它是不吉祥的,于是孔子搁笔,不再修《春秋》了。拨乱之书:古人认为《春秋》是拨乱反正的书。

(13)化鹤: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化成一只鹤飞回家乡。东州:指辽东。

(14)言:语助词,无义。

(15)憬然:远。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书信。短短几句的书信,整齐的四六骈句和自由的散行单句交错运用,风神摇曳,情思深长。表达了作者亡国不得复,有家不得归的忧郁惆怅之情。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学者称他为亭林先生。少年时放弃科举,讲求经世之学,曾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很有名气。清兵南下时,他又参加了昆山一带人民的抗清起义,明亡后,拒不出仕,遍游华北,结交志同道合之人,念念不忘恢复明朝。晚年卜居华阴,专心于学问,著作丰富,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学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