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俞传飞 |
释义 | 人物介绍个人简况俞传飞,男, 1972年1月生,东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2002年在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建筑设计及理论方向博士学位,2002-2004年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2004至今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现兼任建筑系四年级设计教学组长、建筑系副系主任。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数字化技术影响下建筑及其设计的发展与相关专业走向,在数字化建筑与设计、建筑数字信息集成及其应用、数字化技术与建筑师行业运作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持/参与多项纵向科研和横向设计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经验,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已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国外高等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二十余篇相关论文,2007年参编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本科生教材《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2008年出版专著《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博士后研究计划项目“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建构(工艺)领域的影响及应用发展研究”(2002-200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项目编号50378047,2004-2006),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还参与“基于普及运算互动媒体的可调适性建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041,2009.01-2011.12)的研究工作。 自2006年起带领硕士研究生开展相关设计与研究工作,已指导完成多篇相关数字技术与建筑学专业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数字技术应用前后不规则形态建筑发展比较分析”(叶财华,2009);“当代不规则形态建筑抽样数据比较研究”(柏灵芝,2009);“交流·生成——数字技术影响下建筑设计信息交流的若干变化”(魏长才,2010)等。 现主持开设本科四年级课程“数字化技术与建筑”及研究生选修课程“数字化建筑”,指导建筑系本科四年级设计课程中的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及学科交叉方向课题。2009-2010年间主讲公开学术讲座“从文本到数字化空间”(2009)、“媒介的转换-数字化媒介影响下的建筑设计表现”(2010)。曾多次荣获东南大学教师奖教金,指导学生作业及竞赛作品多次获奖并参加国内(国际)建筑作品学生作业展。 学习工作经历学历 § 工学学士(建筑学专业),武汉大学工学部建筑系,1994 § 建筑学硕士,东南大学建筑系,1999 § 工学博士(建筑设计及理论方向),东南大学建筑系,2002 职业经历 § 教师,武汉大学工学部建筑系,1994-1996 § 博士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2-2004 § 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2004 –至今 §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2006 –至今 职业事务 § 学院教学秘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5 – 2009 § Autodesk Revit Building认证教员(Certificate No. ATC-CHINA-00000085),ATC(Autodesk Authorized Training Center),2006 § 一年级设计教学组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7 – 2008 § 四年级设计教学组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2010 –至今 § 副系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2010 –至今 研究领域与成就研究方向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数字化建筑及其设计; 3、建筑数字信息集成与应用。 研究成果专著/译著/编著 [1] 俞传飞著. 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M]. ISBN 978-7-112-09621-3.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 俞传飞 参编. 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M]. 李建成、卫兆骥、王诂 主编. ISBN 978-7-112-09116-4.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 俞传飞 译. 布拉德. 密 著. 户外空间设计[M]. ISBN 7-5381-4645-8.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期刊论文 [1] 俞传飞. 想象.增值.质变——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的阶段性划分[J]. 华中建筑, 2001(4):45-46. [2] 俞传飞. 技术的微笑——论数字化手段对建筑市场业务的影响[J]. 新建筑, 2001(6):24-27. [3] 俞传飞. 无人栖居的建筑·没有甲方的建筑师:——虚拟建筑师和虚拟建筑在实践领域的探讨[J]. 华中建筑, 2001,19(6):12-15. [4] 俞传飞. 界限的消融——试论数字化时代建筑设计及其表现关系的嬗变[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3):16-20. [5] 俞传飞. 在形式之外——试论数字化时代建筑内涵的变化[J]. 新建筑, 2003(4):41-43. [6] 俞传飞. 分化与整合——数字化背景(前景)下建筑及其设计的现状与走向[J]. 建筑师, 2003(1):30-32. [7] 秦佑国, 韩慧卿, 俞传飞. 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J]. 建筑学报, 2003(8):41-43. [8] 俞传飞. 布尔逻辑与数字化思维——试论数字化条件下建筑设计思维特征的转化[J]. 新建筑,2005(3):50-52. [9] 俞传飞.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建造?——数字技术时代建筑的新叙事方式[J]. 新建筑, 2008(3):24-27. [10]严卫, 刘歌青, 译俞传飞. 建筑信息模型游戏系统——一种促进可持续性设计和教学的新尝试[J]. 新建筑, 2008(3):28-31. [11]魏长才, 俞传飞. 网络媒介影响下建筑相关问题初探[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9,30(5):59-63. [12]叶财华, 俞传飞. 开放兼容 集约高效——镇江南徐新城区行政中心规划与设计回顾[J]. 华中建筑, 2009(6):89-94. [13]毛浩浩, 俞传飞. 序列的重组·空间的幻化——试分析比较电脑游戏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超链接特性[J]. 建筑与文化, 2009(9):108-109. [14]柏灵芝, 俞传飞, 严怀达. 设计模式的数字化转变——矶崎新近期作品分析[J]. 城市建筑, 2009(4):101-102. [15]俞传飞, 韩岗. 从图解到影像——当代数字媒介对建筑设计表现的影响及其应用[J]. 城市建筑, 2010(6):18-20. 会议论文 [1] Yu Chuanfei. Less or More ?——Not just the Problems about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iques in our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Forum –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Regionalism under the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Jiangsu·Nanjing, 2003: [2] 俞传飞, 内容·方法·手段——设计与建造的数字化融合及其对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的影响, 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 Chuanfei Yu, From Instrument to Interface, Digi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2007 CAADRIA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sia),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Nanjing, China, 2007: [4] Chuanfei Yu, A New Way of Storytelling in Today's Architecture, 2007 ISAMA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Arts, Mathematics, and Architecture),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2007: [5] 俞传飞, 手段与方法的取舍和定位——再谈设计媒介变迁对建筑教育的影响, 2007(北京)国际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主持/参与研究实践项目 纵向科研项目 [1] 主持博士后研究计划项目“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建构(工艺)领域的影响及应用发展研究”,2002-2004; [2]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50378047),2004-2006; [3] 主持东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专业教育中的影响与应用研究”,2005~2007 [4]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普及运算互动媒体的可调适性建筑研究”(50908041),项目负责人:虞刚,2009-2011) [5] 参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建筑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钱强、龚恺,2005-2007; [6] 参与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304),开放·交叉·融合——走向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土建类综合创新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王建国 钱强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家高教司,2005-2010 横向设计项目 [1] 北京圣福华国际经济商贸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655,440M ,北京市亦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2 [2]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念设计方案(总建筑面积:150,000 M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3-2004 [3] 北京亦庄企业文化公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用地规模:73.13公顷),2003 [4] 北京西郊宾馆改扩建项目前期策划及初步方案(总建筑面积:58,000 M ),2004 [5] 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投标第二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6 [6] 镇江市南徐新城区新行政中心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投标第一名中标实施(总建筑面积:100,000 M ,江苏镇江南徐新城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改扩建规划及建筑设计投标方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 荣誉、获奖 [1] 参与项目“南京市秦淮区门东地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获2005年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2005 [2] 2005-2006年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奖教金,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2006 [3] 2007-2008年度东南大学“焦廷标奖”奖教金,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2008 [4] 指导学生竞赛作品“海上之门”获得现代杯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08 [5] 2009-2010年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奖教金,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2010 当前承担课程 [1] 本科四年级,数字化技术与建筑,2005年至今; [2] 硕士研究生,数字化建筑,2005年至今; [3] 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2008年至今; [4] 本科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2004年至2008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