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余庆县2002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释义

(2003年2月18日在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发展计划局副局长 林世栋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02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3年计划(草案)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 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2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在中共余庆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实现了“十五”计划良好开局和全年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8307万元(现价),占计划的112.8%,同比增长14.9%。其中一产58484万元,占计划的101.4%,同比增长5.4%;二产29482万元,占计划的146.7%,同比增长52.4%; 三产20341万元,占计划的111.8%,同比增长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48元,同比增加710元。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6861万元,占计划的102.2%,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纯收入2234元,占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4.2%。粮食总产量169371吨,占计划的100.5%,同比增长2.8%。其中夏粮44199吨,占计划的94.9%,同比增长2.8%;秋粮125172吨,占计划的102.6%,同比增长2.8%(其中:水稻68636吨,占计划的90.3%,同比下降9.1%;玉米30864吨,占计划的118.7%,同比增长8%);油菜籽产量18538吨,占计划的101.1%,同比增长2.6%;肉类总产量26905吨,占计划的105.5%,同比增长8.8%。乡镇企业总产值106387万元,占计划的109.9%,同比增长18.2%;营业收入108087万元,占计划的111.4%,同比增长30.7%;乡镇企业增加值28000万元,占计划的117.6%,同比增长37.1%。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优质稻、优质玉米、脱毒马铃薯、“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烤烟种植和烘烤的技术进一步提高,担均价479.28元,上中等烟率达93.28%。

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6000亩,解决人畜饮水18207人/18000头,完成坡改梯4000亩,退耕还林2万亩。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有所提高。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1676万元,占计划的112.1%,同比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6675万元(90价),占计划的130.8%,同比增长29%。工业增加值11200万元,同比增长14.2%。产品产销率8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建设项目成效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369万元(不含构皮滩电站投资),占计划的123.8%,同比增长33.4%。完成50万元以上的市县项目26794万元,同比增长74.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044万元,同比增长177.5%;更新改造12750万元,同比增长19.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S204线大乌江至梨树坳公路改造,县城河滨公园、排污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已竣工,实施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敖溪河滨路改造、中小学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农网改造二期、退耕还林等工程进展顺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总收入完成6195万元,占预算调整的91.5%,同口径比较增长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59万元,占预算调整的91.9%,同口径比较增长13.8%。财政支出12621万元,占预算调整的99.5%,同比增长15.2%。银行存款余额56930万元,同比增长37.6%,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39728万元,同比增长21.4%。银行贷款余额42259万元,同比增长6.8%。

──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物价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971万元,占计划的101.4%,同比增长13.5%。其中批发零售增长26.8%;餐饮业增长6.9%;制造业增长4.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3%,比年初上升3.4%。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以遵义“三节一会”为载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全年签约引资7365万元,到位资金4585万元,同比增长3.4倍,引进项目8个。涉及苦丁茶开发、大乌江水泥粉磨站、县城排污工程、敖溪河滨路开发等项目。

──实施科教兴余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加强了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网络建设,推广科技成果45项。深化了教育体制改革,“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义务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国债项目5个,总投资620万元。坚持计划生育“村为主”,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提高了服务水平,人口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县年末人口281478人,新出生人口32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8 ‰,比控制目标低2.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7.57%,实现了人口计划控制目标。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社会稳定,政治安定。

回顾2002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克服农业遭受旱灾、洪灾等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经验:

⒈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努力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据测算,全年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2%。共争取并实施了省道S204线大乌江至梨树坳公路改造、省直粮食储备库、大乌江风景名胜区、退耕还林、湄风余灌区、县城自来水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中小学危房改造、人饮、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16个项目,总投资12471万元,其中国债等上级专项资金投资4767万元。这些项目的建设,既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又改善了投资环境。

⒉围绕构皮滩电站建设,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新增苦丁茶面积1万亩;发展优质水稻10万亩;收购烟叶16.02万担;生猪出栏25.56万头,羊出栏5.1万只,牛出栏1.09万头,畜牧业产值增长8.6%。交通运输、服务、房地产、信息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个体户数达3237户,私营企业40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1233.7万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产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二产上升8.3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2个百分点。

⒊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结构调整。县城河滨公园、排污工程、街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进一步改善了县城整体形象。构皮滩、龙溪、敖溪、松烟等城镇在加强基础、优化环境、完善功能和扩大规模上步伐也得到加快。新建了一批移民新村,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

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开展了以农资、药品、食品、烟酒为主的打假专项活动,继续整顿和规范集贸市场、建筑市场、文化市场,大力倡导诚信经营,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⒌以提高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行了医疗制度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城乡人民安居乐业,保持了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总体上看,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还薄弱;“三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窄、增长缓慢,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不高,在改革中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低,制约着消费需求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3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国家继续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将对西部地区采取更加积极的优惠政策,继续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今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既有有利条件,又存在不利因素。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城镇建设仍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必将使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构皮滩电站大工程带动,将促进我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三化”建设,也将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三是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乡镇、村扶持力度,有利于我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不利因素: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仍未有突破性进展;二是工业基础薄弱,竞争力弱;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2003年是完成“十五”计划承前启后之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围绕构皮滩电站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三化”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121000万元(现价),同比增长12%。其中一产61000万元,同比增长4.5%;二产36400万元,同比增长23.5%;三产23600万元,同比增长16%。

──全部工业总产值70500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7900万元(90价),同比增长18.3%。

──农业总产值90750万元,同比增长4.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00万元,同比增长12%。

──财政总收入6936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00万元,同比增长15.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00万元(不含构皮滩电站投资),同比增长20%。

──农民人均纯收入2334元,同比净增100元,增长4.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年末人口控制在28.34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

三、实现2003年预期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实切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⒈粮食生产要坚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施良种工程、优质高产示范工程等,发展“两高一优”粮食。粮食稳定在16万吨以上,发展优质稻10万亩,同时抓好粮食转化。继续执行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认真抓好良种、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供应,加强防灾预灾工作。

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发展优势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和畜牧养殖业。重点抓好烤烟、油菜、苦丁茶、果蔬、八角等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壮大生产基地。新增苦丁茶2万亩、八角1万亩,发展1万亩反季节蔬菜;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加大田烟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烟8万亩;大力发展中药材、辣椒、花生、花椒等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以三元杂交猪为重点,加大品改力度,提高出栏、商品率,出栏生猪26万头,肉牛1.2万头。二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各类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粮食、苦丁茶等加工。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白泥果蔬批发市场、松烟禽蛋市场、构皮滩农贸市场、敖溪农贸市场,新建大乌江农贸市场。

⒋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二是加快粮食、生猪等优势产业品种改良、新产品的开发与引进;三是加大苦丁茶、果蔬等产业适用技术研究;四是发展农业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等民间科技组织,利用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养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鼓励企业和经济实体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五是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推行技术承包、技术参股,使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病险库整治及渠道防渗、坡改梯、农村人饮等项目建设,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85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50亩,解决人畜饮水8500人/8500头,坡改梯4600亩。加快以乡村道路、通信、通电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招商引资,多方融资,争取上一批新项目。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引导企业通过法人间相互参股、吸引民间资本入股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进一步规范我县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股东会等组织机构,着力解决股权过于分散和国有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使股权结构更加适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加大清理整顿和依法破产力度,同时安置好职工的生活就业问题,减少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流失。加强政府协调力度,搞好企业服务协调工作,争取金融部门对工业经济的更大支持。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壮大传统产业。抓好玖龙油脂化工厂、方竹电站、腾辉水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

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推进结构创新。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吸引县外企业来余兴办企业、建基地,建设后续工业支柱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突出发展粮油、苦丁茶、畜牧、果蔬等食品加工;大力发展以水泥、砖、预制件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硅铁、电石为主的冶金、化工工业。

加快凉风工业园区建设,以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发挥资源区域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好规划编制,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以农产品加工、建材、冶金化工为主,新建20万吨大乌江水泥粉磨站等。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县城为中心,按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和新村建设梯级城镇网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稳步推进城镇建设。把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与培育重点产业结合起来,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功能。重点抓好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河东新区,加快龙溪、构皮滩、敖溪等重点城镇扩容,建成龙溪24米大道、构皮滩镇环北路,完善敖溪河滨路配套设施。深化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扩大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生存条件,促进城镇人口增加。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继续发展交通运输、饮食娱乐、商贸等传统服务产业。突出发展旅游业,重点做好大乌江旅游这篇文章,在已完成大乌江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争取项目的续建,发展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与黔北、黔东南旅游线相结合,延长旅游链,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努力培育科技、教育、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工业、贸易服务等龙头企业,力争非公有制经济比上年增长15%以上。

五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继续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债等国家专项资金投资和银行贷款,采取切实措施,调动民间投资,大力招商引资,确保完成固定资产增长20%的目标。今年拟抓的重点投资项目: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湄风余灌区一、二期、农网改造二期,启动尖峰、白马电站建设。二是交通建设。实施S305线余庆段 、龙溪至构皮滩公路改造,建设余庆至黄平平溪公路。三是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县城河东新区、电力调度中心、大乌江、构皮滩集镇人饮等。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抓好3万亩退耕还林,完善白泥大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龙家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区。五是农业产业化建设,实施苦丁茶基地及加工、优质米加工等。六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抓好公安看守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余庆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

抓好西部大开发工作。一是筛选重点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好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债资金计划。二是加强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做好项目的跟踪与落实。三是积极做好构皮滩电站开工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选择一批有市场、有科技含量、有较好社会效益、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项目对接构皮滩电站建设

切实加强重点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加强对重点项目执法检查力度,完善和整顿建筑市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六加强财源建设,强化预算管理

把财源建设同经济结构调整、“三化”建设结合,培植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巩固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后续财源。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骗、逃税等违法行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推进公共财政框架建设。

进一步抓好金融保险工作,调整信贷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效益,大力支持农业、工业、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七扩大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

完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管理,清理废除不适宜的政策规定,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强化服务。加强对WTO知识的学习,认清入世对我县经济的影响,鼓励干部走出去,学习先进的决策思维和工作方法,到发达地区去挂职锻炼,尽快建立既适应入世动作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政府运行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禁止“三乱”。完善引进外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推行“一站式”办公,开展“一条龙”服务,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办公制度,精简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益,形成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

八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⒈继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计划生育工作,要继续坚持以“村为主”为主线,突出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抓计生优质服务和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总之,要抓好控制人口的关键措施,确保人口发展年度目标实现。

二是教育工作,要巩固“普九”成果,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调整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办学,发展教育产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科技工作,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科技开发、推广、应用、服务及管理体系,实施好科技创新和科技创先,实施一批科技示范项目。

四是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工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搞好设施建设,改善落后状况,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五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要以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争创文明单位、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风尚;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广泛开展“四五普法”。

⒉做好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把增加就业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经济结合起来,努力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下岗职工、城乡富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兴办第三产业;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安置城乡富余人员。切实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社会覆盖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农村特困户要千方百计兑现救济资金,确保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 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既有挑战,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努力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而努力奋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