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志宁墓 |
释义 | 于志宁墓【于志宁墓】位于三原县陵前镇兴隆村东 200 米处的耕地上,原有封土后被削平,墓前有碑“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之碑”。于 志 宁 ,字仲谧,京兆高陵 (陕西高陵 )人,为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隋 大业末年封为冠氏县长,贞观三 年〔公元 629 年〕,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累封黎阳县公。永徽元年〔公元 650 年〕加光禄大夫,进封燕国公,此后又先后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太傅等职。于 志 唐麟德二年〔公元 665 年〕,卒于东都洛阳之第, 乾封元年〔 666 年〕十一月,葬于雍州三原县万寿乡清池里〔今三原县陵前镇兴隆村〕,赠幽州都督。 2003 年省人民政府将此墓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志宁考略“于志宁(588-665),唐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字仲谧。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中书侍郞、太子左庶子。曾多次劝谏太子承乾,几被太子派人刺死。永微二年(公元651年)升尚书左仆射。参与编纂各种律令、礼典,并与李勣支持修定《本草》并图,共45篇。” 以上这篇人物传记出自《辞海》,而据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乾隆十七年刻版朱崧主修的《泸溪县志》卷七“选举·征辟”却如是记述: “于志宁,生于十一都前泽里,隋恭帝义宁元年丁丑入翰林,唐高祖武德四年官祭酒,正(贞)观七年官左庶子,太宗选入瀛洲,与房玄龄、杜如晦等称十八学士,极承恩宠。” 资溪县亦收有后人修的道光、同治刻本《泸溪县志》,在其“选举”巻上却再也没有关于于志宁的传记史料记载。是何原因,使如此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在后人修的县志上消失了呢?笔者就此专函请教了江西省志办古志考专家、省志艺文分志主撰老师,老师回函照录于后:来函奉悉,所询“于志宁”事,答复如下:1、旧《唐书》巻七八,新《唐书》卷一百四,俱有于志宁传,分别曰“雍州高陵人”、“京兆高陵人”,记其事迹甚详;又二唐书经籍志、艺文志著录于氏著作多种;2、《全唐文》卷一四四录于氏文若干篇,《全唐诗》录于氏诗一首;二书皆有小传,亦曰“京兆高陵人”;又《全唐文》卷一三七,有令狐德芬撰《大唐故柱回燕国公于君碑铭并序》,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P126),据《新唐书》本传及令狐氏撰碑,记为“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生于隋高祖开皇八年(588),卒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3、《元和姓纂》(四库本)记其世系甚详;4、《陕西通志》(四库本)《西安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有于氏传,又记其宅、墓(三原县万寿乡清池里);5、乾隆《泸溪县志·选举》有于志宁,未记字号,但从时间、官职、行事看,不会是另一人。是否后人徙居于泸溪,后志又为何删去,皆未可知。贵办好象有万历《泸溪县志》(复印本),可再查查。又谓于氏官“国子监”,似当为“国子监祭酒”;又“太子庶”为“太子庶子”之误。贵县若能找到于氏宗谱,或许管用。 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考证周全细致,令人感佩至致。遵师所嘱之第5点,笔者查阅了县志办公室20年前从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影印来的清道光九年刻本《泸溪县志》(不是明万历刻本),从头至尾仔细通读了一遍,竟意外地从该县志“凡例”(即编者说明)中读到一段很有针对性的话:(标点乃引者所加)--旧志于人物载梁之周迪、唐之于志宁,按周迪在南史贼臣传:临川南城人,封临汝侯,后叛梁降陈复叛被诛,何取于若人以为桑梓光乎?新旧唐书于志宁为京兆高陵人,官仆射,死陪葬昭陵,安得是学士为泸溪人?且有其墓乎?又有邓璩、黄表、蔡苑,名不见史传,省、府各志皆不著录,何据而以为泸溪人乎?今皆删之,以归核实。 从明万历十年(1582)至同治九年(1870)《泸溪县志》共修8次,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县志,与道光九年(1829)刻本县志,乃分别是六修、七修,两修(刻)相距78年,道光版县志“凡例”上的这段话已经回答了省志办老师的质疑,即:后志为何要删除于志宁等人的记载,是因为前志收录的史据委实站不住脚。那个周迪,是一个“贼臣”,丧失气节,叛归敌国又复叛最后被杀,下场可悲,收录这种人对家乡又有什么光彩呢?(“何取于若人以为桑梓光乎?”);于志宁,多种史籍和《辞海》均载明是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死后葬于李世民的昭陵中,乾隆版县志却说他是泸溪(今资溪)人,还有墓在县里,其他邓璩等人亦是“何据以为泸溪人乎”,因此,后面修的道光、同治《泸溪县志》均无于志宁等人的史料记载。应当说,古人修志对史料的考证是认真、严肃的,后面修的县志比前面的更是可信的。 为认真考证于志宁究竟是否资溪人,笔者还查阅了《资溪县地名志》,查考了资溪乌石镇民间收藏的《于氏宗谱》。县地名志上记载资溪县乌石境内的确世居着一些于姓人:贻坊村有前宅村小组,前宅原名全泽,《于氏宗谱》载,唐贞观年间,于氏由河南全泽迁此开基,不忘其宗,称此地为全泽,后衍化为前宅(取其谐音);贻坊村小组,是唐开元年间,于氏由全泽(即前宅)分支一流到此开基。至宋元祐年间,又有一支从全泽(前宅)分支徙此。 我们手头就有一部《沥溪于氏宗谱》。沥溪,现为乌石于家边村旭溪,此处在宋代即由全泽(前宅)分支一流徙此开基,开基人据云为于志宁的第21代子孙,生于宋景炎二年(1277),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享年九十有四。 由上可知,于志宁家族的后人不知何因有一部分流徙于泸溪(资溪),最早是唐贞观年间(627-649),有一支于姓人流徙于泸溪(资溪)乌石全泽(前宅)。而此时于志宁早于隋高祖开皇八年(588)出生在陕西省境内,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入翰林,先后在隋、唐朝为官。由于其秉性刚直,在贞观年间任太子左庶子时,一度他的处境相当险恶,太子承乾平时行为屡有不轨,于多次规劝,令太子忌恨,派人差点刺死他;尤其是在永徽六年(655),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于志宁不趋附,招致武后憎恶,将其贬出京城。其间,于氏族人恐牵灭门之罪,纷纷离开原籍,四散逃徙偏远地带避祸。或有可能其中即有一支因此徙至资溪乌石。再者,从明万历六年(1578)泸溪(资溪)建县以前上溯至于志宁出生的近1000年间,历修江西通志及抚州、建昌等府志,均无这位历史名人出生至死在江西这边呆过的片言只字记载。因此说他是我们资溪人,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说到底其唯一的“史据”也不过就是清朝乾隆年修的《泸溪县志》上,那段语焉不详的于志宁小传,却已经被后来的道光、同治刻本县志所否定,而“尽皆删之”了。 说到历史名人后裔,笔者想起一件与此相关的事。笔者曾走访民间搜阅家谱族牒,发现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南唐后主李煜、元未农民义军领袖陈友谅等历代名人后裔支脉或战乱、或封赐、或移民等诸多缘由流徙定居于资溪一些山野乡村中。亦不能据此断言,李世民、李煜、陈友谅等就是资溪人。 治学力求严谨,查考务须认真。笔者在编纂续志“人物篇”对前志补遗勘误中,发现乾隆刻本与道光、同治刻本《泸溪县志》对于志宁等历史人物载述存异的问题,由此进行专门的考证,希望能为后人留下一个据实可信的历史人物资料。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