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机化学(第二版) |
释义 | 百科名片作/译者:徐伟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030212603 [十位:7030212606] 页数:406 重约:0.533KG 定价:¥36.00 内容提要本书共15章,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有机化学及有机波谱内容,主要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结构、理化性质、化学反应及重要的化合物、重要的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第二部分为天然有机化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油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含氮和含磷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本书在深度和广度上符合医学类、农林类、生物和生命科学类等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内容取材和编排上面向生物和生命大类的有机化学教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类、农林类、生物和生命科学类各专业有机化学的教材。 图书目录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化学发展概况 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饱和脂肪烃 2.1 烷烃 2.2 环烷烃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不饱和脂肪烃 3.1 单烯烃 3.2 炔烃 3.3 二烯烃 3.4 萜类化合物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芳香烃 4.1 单环芳烃 4.2 稠环芳烃 4.3 非苯芳烃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旋光异构 5.1 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5.2 手征性分子和旋光异构体 5.3 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表示方法 5.4 旋光异构体的数目和内消旋体 5.5 烯烃亲电加成的立体化学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卤代烃 6.1 卤代烷 6.2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醇、酚、醚 7.1 醇 7.2 酚 7.3 醚 7.4 硫醇和硫醚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醛、酮、醌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 第10章 含氮和含磷化合物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12章 脂类化合物 第13章 碳水化合物 第14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15章 波谱基础 参考资料 文章节选第1章 绪论 本章将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性、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理论,如原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了解共价键的形成、类型和特点,分子间力以及氢键的特点。了解有机分子的构造和构型的区别,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如布朗斯特酸碱质子概念和路易斯电子概念,布朗斯特酸碱概念对化学反应平衡的解释,路易斯电子概念对电子受体和电子授体的解释。 1.1 有机化学发展概况 1.1.1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最初是从研究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而发展起来的。18世纪中叶,化学家们一般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存在于生物体中,是“生命力”在制造这些有机化合物。 19世纪初,德国化学家F.WOhler首先发现:用公认的无机化合物氰酸氨(NH4OCN)在实验室中可以制造出原来只能从人体排泄物——尿中取得的有机化合物尿素(H2NCONH2)。从此,化学家们摒弃了不科学的“生命力”学说的束缚。100多年来,有机化合物的人工合成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创造新物质成了化学家的首要任务,许多新技术被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如高压合成、光合成、声合成、微波合成、固相合成、仿生合成等。现在,一些复杂天然化合物也能够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来获得,如人工合成了奎宁、胆固醇、可的松、叶绿素和利血平等一系列复杂有机化合物。如今,每年有数以千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出现。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化学家为人类在自然界旁合成了一个新的自然界。 …… 编辑推荐与评论本书着重正确地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科学完整地表达有机化学各基本原理和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上充分反映当前国内外医学、农林、生物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有机化学应用,如仿生化学、酶化学、生物活性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中的重大成果和进展等。本书编写的理论体系构建,化学反应的选择,反应机理的阐述,化合物性质和结构特点的介绍,基本以有机化学在医学、农林、生物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为基础,符合医学类、农林类、生物和生命科学类等各专业对有机化学的需求,反映了有机化学教学为医学、农林、生物和生命科学服务的特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