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仙寺
释义

江苏南京大仙寺

传说

南京钟山南麓光华山外,土城头东有座石山,人称大石山,山上有座庙,因祀奉“黄大仙”又称大仙山。 此山来历,起于秦始皇凿秦淮河,断金陵王气的传说。秦始皇巡游江南,见一山挡道,抽鞭挥去,断为三截:山底为今江宁区境内的方山(又名天印山),山腰为句容县三岔镇境内的赤山,山尖落入今江宁区东山镇为东山,鞭子带的土渣,落在东山与方山之间,即今东山镇的竹山,而鞭鞘向回收时,带起的几块碎石落入白下区石山村境内,便成了这座石山。 至于此山供奉黄大仙的庙,创建于何时,方志阙轶,无从稽考。但从朱元璋筑南京城的外城时,大仙山始终围绕进城内,最后只好改道的传说中,大仙庙或可追溯到明代初年。 我国的黄大仙信仰,始之久远,传之弥广。所祀奉的黄大仙,一说为汉代张良杞桥纳履的黄石公;一说为晋代得道成仙的黄初平道长;也有广说为当地的灵狐地仙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仙山也因灵应八方,显迹卓著,传说神异,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百里八乡及南京城内的善男信女,前来求嗣祈福、消灾许愿者络绎不绝。徒步前来、三步一叩者有之;骑马坐轿、乘黄包车乃于于手推车来者有之;现今开着私家车前来拜佛敬香者亦不乏其人。尤其到了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大仙山庙会时,庙内香烟缭绕,香客摩肩接踵。还有做小买卖的、玩杂耍的以及来观光的,盛况一时,热闹非凡。庙会一般要持续三天时间。参与盛会的信士游人,既有南京城的,也有来自上海、广东,甚至港台等地的远方香客。 历经沧桑“大仙庙”屡毁屡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当地佛教信徒牵头,自发捐款在此复建寺庙。据碑刻记载指献者有1000余名,捐款160000多元。其中香港刘建钦先生连续4年来此捐款1000余元。南京喻太平先生捐款23000元。此外尚有众多未列入碑刻者。以捐款建成两进三开间殿堂以及附属设施。现山门殿堂供奉弥勒、韦驮菩萨,大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后山殿堂内仍保留着黄大仙等仙人的塑像。释道兼容成为本寺的一大景观。 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信徒群众的需要,经白下区政府批准,此地为正式佛教活动场所,改名大仙寺。大仙者纪念旧迹故也,寺者乃佛教之道场也。经南京市佛教协会举荐,贫僧为大仙寺主持。承蒙三宝加被,龙天护持,也愿意发心将大仙寺建设好。不久,一座全新的具有独特景观的大仙寺建筑群——如诗如画的寺院园林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地址:白下区光华路街道科技园旁

可乘坐公交线83路到底站

概况

大仙寺,这座古老的寺庙,迄今为止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起初是由当的农民发心修建,并护法,香火一度鼎盛。但因文革动乱,导致寺庙毁没,但并没有就此挡住与佛结缘的人,后又有许多善男信女发心建起,但一直无僧人护法。

大仙寺,缘为大仙寺,因由仙得名,山里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怡人,是一座大隐于市,小隐于林的修身修心的好地方。寺庙共有三座大殿,虽然与城市里的寺庙相比,稍许简陋,但善男信女,若能发心从善,所求之事,均能有求必应,灵验无比。

现大仙寺,有灵谷寺的出家僧人,法号法海,要与此护法,誓愿守住此庙,发心重新修建此庙,愿更多的善男信女,都能够尽大家绵薄之力,积沙成塔,让大仙寺繁荣昌盛!

南京大仙寺正式对外开放暨大雄宝殿落成

日前,白下区举办大仙寺对外开放暨大雄宝殿落成庆典。庆典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栖霞寺监院曙光法师主持。市佛协副会长传义、白下区副区长刁海捷等领导分别致辞,希望南京大仙寺在法海法师带领下,充分发扬佛教慈悲喜善、止恶行善、平等宽容等优良传统,引领信教群众按照宗教教义,积极开展佛教文化交流。南京大仙寺对外开放和大雄宝殿落成庆典的举办是区委、区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体现。大仙寺对外开放后,区民宗局将进一步规范管理,发挥宗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南京唯一佛道合一寺庙对外开放 成为城东一景

南京市唯一的一座前殿供佛、后殿奉仙的寺庙大仙寺,经过南京市宗教局批准,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介绍,大仙寺位于南京城东石门坎地区小石山上,其前身为大仙山,因当地人供奉诸仙真人而得名。相传秦始皇为破金陵王气,剑裂秦淮,鞭打方山,其中一块碎石落于此,遂有“小石山”之名。200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大仙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委派灵谷寺原副寺知客法海法师为住持,经两年时间,大仙寺由几间危房成为如今的三进高高殿堂,巍峨庄严,成为城东一景

江苏南京市毗卢寺方丈传义法师到大仙寺参观

2009年5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毗卢寺方丈传义法师到大仙寺参观,受到大仙寺住持法海法师的热情接待。传义法师在法海法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寺院并合影留念。

南京大仙寺是佛道合一的寺庙

佛 (从左往右 药师琉璃光佛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这是大仙寺大雄宝殿供奉的三尊佛像,三尊佛像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名“竖三世佛”。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

道(从左向右 张老太爷 黄老太爷 王老太爷)

大仙寺是一个佛道结合的寺庙,寺庙中最可爱又最可敬的仙家,大家都称:三位老太爷。从左向右,分别是张老太爷(也称张神医)、黄老太爷(大当家)、王老太爷(王商人)。行菩萨道,济世度人,有求必应。这座殿堂位于大仙寺的第三层殿,这座殿堂里,每一处均有十方香客居士的锦旗,络绎不绝,正如佛家的一句话:灵验应心,无愿不满

台湾台南大仙寺

历史沿革

巡礼:经过大山门、小山门,就到达大殿,大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尊者列两旁,禅房立于左右二边,圆通宝殿中供奉着观音菩萨,寺里共有大雄宝殿、圆通宝殿、释迦宝殿、其中的特点,在于每一宝殿皆有一颇具气派的广场,由此,可见大仙寺的气势非一般寺庙所能及。

《台中县志》上这么写着:「大仙寺位于台中县白河镇,为台湾著名的古刹,建于康熙四十年。」这是一座古老的寺院。大仙寺遥屹于南台湾的一隅,是佛学莘子所向往的地方。三百年的沧桑,造就了今日的大仙寺,巍峨的建筑、金壁耀目的檐尾,宽敞几净的禅房,勤劳踏实的比丘众,香火鼎盛的堂前,实是三百年前风尘仆仆由闽至台的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所难以预见的。

大仙寺在历代祖师的主持之下,于乾隆十二年、五十五年,嘉庆元年、十四年、廿三年、同治八年,均有修建的工程,庙寺也扩建良多,厢房亦增加不少,造福佛国不遗余力。正当辉煌之时,参彻禅师突然宣布将大仙寺传给徒弟鹤龄和尚主持,而自己却于邻近的玉枕山腰处,结庐而居,不食人间烟火,欲于此终其一身,但,由于参彻禅师的德高望重,难以抗拒热诚的信徒,徒众见禅师清苦,亦纷纷于此建寺为老禅师遮风避雨,所以,有了今日的「碧云寺」。……「大仙寺」与「碧云寺」参彻老禅师的因缘聚合而成的,而当地居民称「大仙寺」为「旧岩」,而「碧云寺」为「新岩」。二寺成立,为台南县白河镇增光不少,二寺默默屹立于山之巅为佛国培养了许多人才。

灵山名寺、才子、善人,文采风流就在这幽扬的晨钟,激荡的暮鼓声中酝酿出来,也为善虑的诗人平添一丝灵感的泉源。平静安详的日子在山中悠悠过了数百寒暑,甲午割台,国难当前,祸害也延及山里,日寇据台之后,台湾同胞奋起抗日,至日本大军包围碧云寺,大仙寺也同遭殃劫,寺宇从此荒废,佛国顿成罗刹,蓬莱从此不笙箫。日寇侵台,白河镇关子岭却因温泉而被开发成观光地区。

原来今日的白河镇枕头山(寒山),又名玉枕山,其南麓有「水火同源」,又关子岭温泉之附近有自然火源,而枕头山之西麓有大仙寺,正名即为:「火山岩大仙寺」,此处皆为火山之遗迹。日人发现此地的奥妙之处,立刻大兴土木,开凿道路,并架轻便铁路,大事经营,于是公园、旅社、学校、教会、邮局、派出所等相继出现,而关子岭的名胜于此时却胜过邻近已荒废的大仙寺和碧云寺。这种情形,直至民国四年,才有廖炭居士与德融禅师,执意的想挽回寺运,扩大募捐,重新改建大雄宝殿,直至民国十年才告完工,当时殿宇楼阁之宏伟,独冠全省,香火鼎盛不亚于初。谁知,刚平静的湖而又掀起了一阵波浪,民国十九年,嘉南大地震,寺宇俱塌,大殿震毁,使得花费六年才完工的大雄宝殿于九年后惨遭此劫,大仙寺的挫折真令人心折。地震过后的大仙寺,却也在热心虔诚,不怕艰难的信徒奋斗筹款兴建之下,于台湾光复时,恢复了元气,重修大殿,每位义不容辞,并推举地方人士何火炉等组织董事会,聘开参法师为住恃,并推选何火炉、吴清池、开参法师为财产管理人。

有了完善的制度之后,大仙寺扩建的计划也都一一实现,民国三十七年重建圆通宝殿,民国三十九年建山门、南北报恩塔,民国四十年建两侧楼房,民国四十一年举办全省首次受戒大会,民国四十五年六月五日严前总统莅寺,并题赐「妙相庄严」匾额一座,民国五十八年六月登记为「财团法人台湾省台南县白河镇大仙寺」,并依法选出黄吉居士为首届董事长,聘开参老和尚为住持,心静法师为监察,从此寺誉兴隆,香火鼎盛。

民国六十年,大仙寺为扩大观光区建设计划,兴建放生池、放生亭观音亭、观光大山门、报恩塔、静思园、大围墙、停车场柏油路、美化环境及拆除南北两面房舍,重建宫殿式之楼房十大工程,此项工程推行之中,开参老和尚却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廿七日功德圆寂。今日工程己完成,并以续佛慧命,接引众生为宗旨,而当年参彻老禅师为此岛播下佛种的因缘,至今该已是功德圆满,如今佛子遍满全台。

寺庙传说

早在康熙四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一年,有位禅师远从大陆福建渡海来台,只为成就一圆满的因缘:在此岛播一佛种子。禅师来台之后,凭着特有的灵感,直接来到了南台湾,且在山明水秀,林木婆娑的赤山龙湖岩驻锡,此禅师日日念弥陀,日日不忘寻山遍野,盼修觅至一处立命之所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于半年后,在一偶然的机会,踏遍现在大仙寺现址白河镇的仙草里,只见此山相貌奇异,隐隐中透着一份灵秀之气,福至心灵,立刻决定在此结庐为居,并请祀龙湖边观音佛祖的香火,虔诚的修行,日久信徒增加,香火日盛,在因缘聚成之下,筹资兴建寺庙,即为今日的大仙寺,而这位禅师就是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

寺庙地址

台湾台南县白河镇仙草岩前路1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