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游愚溪记
释义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游愚溪记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钱邦芑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愚溪在永城河西。溪口有大石桥,桥作两门[1]。门之外左右皆峻石作岸,欹侧支互[2]。棹小舟,由桥门入,两岸石坡断续。溪底皆石,而文理斜布,水行其上,深浅掩映。行数百步,即有石梁横亘其下,碍舟不得进。此溪长七十余里,若水泉泛溢,可达半溪。时春初水浅,故阻是而止。

于是舍舟,登南岸,入大定庵茶话[3]。问钴鉧潭所在,僧指曰:“上行二百步即是,石上勒字可据。”予窃疑焉。少顷,施缓宜肩舆来[4]。因携手过桥,从北岸西行访之。循岸皆大石,高下错置。土人引至溪边[5],有危石斜立,果勒“钴鉧潭”三大字。读柳子厚《记》:“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山去此,尚二里之遥,况山水形势与柳文俱不合,意钴鉧潭当别有所在;或因陵谷变迁,失其故处,俗流不学,妄为傅会,遂指此当之,夫岂是耶?

由溪溯洄[6],愈进愈奇。溪中皆平石布底。两岸奇石错出,墙立峰峙[7],为堪,为屿,为坻,为峦岫洞壑。若柳子所谓“牛马熊罴”,苏子所谓“虎豹虬龙”者,盖无不备矣。但求愚堂、愚亭、愚岛诸遗迹,俱湮没于荒烟衰草之中。即于石上搜八愚诗,亦无复一字。因叹柳子当日刻石,本欲藉溪石以传其文,而不知此溪实因柳文而名著也,石之寿固不敌文哉?

是日,天色阴晦,不能尽穷其胜。策杖沿溪而还,访柳先生祠,瞻礼小憩[8]。虽文采风流掩映丘壑,而剑佩尘生,阶草没屐,令人气尽矣[9]!

登舟理棹,过弥陀庵[10]。是时春泉乍生,潇水泛碧,石根插波[11],绿潭映澂[12],轻桡徐进,旋荡回流,水石吞激,苔藻弄色,逐步生景,殆未可一词举矣[13]。

作品注释

[1]门:指桥下的拱洞。

[2]欹侧:倾侧。支互:参差错落。

[3]大定庵:在愚溪南岸,今不存。茶话:品茶闲谈。

[4]施缓宜:作者友人,生平不详。肩舆:两人肩抬的轿子。

[5]土人:当地人,土生土长的人。

[6]溯洄:逆流而上。

[7]墙立峰峙:像墙壁一样陡立,像山峰一样耸峙。

[8]瞻礼:瞻仰礼拜。

[9]剑佩尘生:形容柳子塑像的冷落。气尽:心意沮丧。

[10]弥陀庵:在愚溪之上潇水西面一里左右的地方。

[11]石根插波:形容水清见底,岸石的最底部扎在水波下都看得清清楚楚。

[12]映澂(chéng):映照清波。澂,水清。

[13]未可一词举:不能用一言一语来概括包罗。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永州府志》卷二上。文章描述了愚溪一带的景色,而愚堂、愚亭等遗迹已湮没于草丛中,石上的八愚诗“亦无复一字”,作者感到愚溪只是因柳宗元文章而著名而已。

作者简介

钱邦芑(1602—1673),字开少,号大错,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进士,明末任翰林、都御史,明亡后削发为僧,奔走闽粤,流寓黔湘。曾参加《永州府志》、《宝庆府志》的编修工作。1670年(康熙九年),祁阳邑令王颐聘他修浯溪志。著有《大错和尚遗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