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西洋洋中脊
释义

大西洋洋中脊(又称大西洋中洋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底的山脉,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距离北极333公里)伸延至南纬54度的布韦岛。大西洋中脊的最高点突出海面,形成海岛。大西洋洋中脊为全球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认为与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离板块边缘把板块分开。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互相分离,在南大西洋则有南美洲板块及非洲板块互相分离。由于她们的分离作用仍然持续,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东西方向成长。

发现

1850年,在大西洋下有山脊的推论首先由马修·方丹·莫里(Matthew Fontaine Maury)提出。

1872年,大西洋洋中脊在挑战者号科学考察(Challenger expedition)期间被发现。查尔斯·怀韦尔·汤姆生(Charles Wyville Thomson)带领一班科学家上船在研究未来跨大西洋电报电缆的位置时,发现大西洋中央的海底高度有大幅的升高。[1]

1925年,声纳证明了此山脊的存在。[2]

1950年,布鲁斯·查尔斯·希森(Bruce Charles Heezen)、威廉·莫里斯·尤因(William Maurice Ewing)、玛丽·萨普(Marie Tharp)及众人合力制作的全球海底地图。地图揭示出大西洋中央的山脊有着奇怪山谷与山脊的水深测绘(bathymetry),[3]中央山谷的地震活动活跃,同时亦是很多地震的震央(epicentre)。[4][5]尤因及希森发现此山脊是一个40000公里长的全球连贯的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6]此全球山脊系统的发现引致海底扩张学说及普遍认同由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邻近山脊与海沟

在大西洋洋中脊伸延至南端的布韦岛后,大西洋洋中脊转向至大西洋-印度洋-洋中脊(Atlantic-Indian-Ridge)。其山势一直向东,穿越克罗泽海台(Crozet Plateau)至西南印度洋脊(Southwest Indian Ridge)。向西则连接斯科舍山脊(Scotia Ridge)。

大西洋洋中脊以赤度附近的罗曼什海沟为界,分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罗曼什海沟为一狭窄的海沟,亦是大西洋其中一处最深的地方,有7758米深。大西洋洋中脊亦是人类认知中的最大山脉。

大西洋洋中脊上的岛屿

下列岛屿依北至南,与其最高峰及位置:

北半球 (北大西洋洋中脊):

扬马延岛(贝伦火山(Beerenberg)),2277米,北纬71度06分0秒,西经08度12分0秒71.1;-8.2

冰岛(瓦特纳冰原的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2109.6米,北纬64度01分0秒,西经16度41分0秒64.016666666667;-16.683333333333

亚速尔群岛(皮库岛上的皮库火山(Ponta do Pico)),2351米,北纬38度28分0秒,西经28度24分0秒38.466666666667;-28.4

百慕达(主岛的市镇山(Town Hill)),76米,北纬32度18分0秒,西经64度47分0秒32.3;-64.783333333333(百慕达在山脊上形成,但现在则位于山脊西面)

圣彼得与圣保罗岩(Saint Peter and Paul Rocks)(西南岩),22.5米,北纬00度55分08秒,西经29度20分35秒0.91888888888889;-29.343055555556

南半球 (南大西洋洋中脊):

阿森松岛(绿山山顶(Green Mountain),859米,南纬07度59分0秒,西经14度25分0秒-7.9833333333333;-14.416666666667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玛莉女王峰(Queen Mary's Peak)),2062米,南纬37度05分0秒,西经12度17分0秒-37.083333333333;-12.283333333333

果夫岛(Gough Island)(爱丁堡峰(Edinburgh Peak)),909米,南纬40度20分0秒,西经10度00分0秒-40.333333333333;-10

布维岛(Olavtoppen),780米,南纬54度24分0秒,西经03度21分0秒-54.4;-3.35

地质

大西洋洋中脊的山脉位于分离板块的边缘。因为岩浆由地幔上升,在分离板块边缘的板块便被分开。岩浆的热力令裂缝两边的地壳膨胀,所以便形成山脉。

大西洋洋中脊在中大西洋高地的最上方,而中大西洋高地则沿着全大西洋在持续膨胀。膨胀的成因是软流圈(Asthenosphere)的向上对流力把海洋地壳及岩石圈。

大西洋洋中脊的分离板块边缘最初由三叠纪开始形成,当时一连串的三向联结构造(triple junction)的地堑在盘古大陆产生而形成山脊。普遍来说三个地堑中的两个形成分离板块边缘,不能形成的地堑被称为拗拉谷(aulacogen),而大西洋洋中脊的拗拉谷渐渐成为很多美洲及非洲的大河谷(包括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日尔河)。

山脊约在海面下2,500米,山脊两侧则更深5,000米。[7]

2007年,海洋学家们探索被形容为大型及前所未见的"地壳的伤痕"的地方,在那处地球的地幔岩石露出地面。而那地方正位于特内里费岛及巴巴多斯附近的山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