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茶白绢病 |
释义 | 分布及危害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发生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各省的油茶产区较为普遍,苗木受害严重。安徽省的歙县特种经济林场自1957年育苗以来连年发生此病,1961年调查,罹病苗木死亡为22.6%,严重的达50%左右。浙江省常山油茶试验场,1959年白绢病大发生,造成大面积缺苗。 本病除为害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等苗木外,其寄主范围很广,我国感病的木本树种有核桃(Juglans regia)、泡桐(Patdownia)、梧桐(Firmiana simplex)、楸树(Catalpa bungei)、梓树(Catalpa ovata)、乌桕、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楠木(Phoebe bournei)、桉树(Eucalyptu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榧(Torreya grand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苹果、柑桔(Citrus reticulata)、葡萄(Vitis vinijera)等。 症状病害多发生于接近地表的苗木茎基部或根颈部,初期皮层出现暗褐色斑点,随后扩大呈块状腐烂病斑,不久即在其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天气潮湿时,可蔓延至地面,并沿土表伸展。最后在病株根茎部及附近的浅土中,出现油茶籽状小菌核,初呈白色,后变淡红色、黄褐色,终至茶褐色。 苗木被害后,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以致生长不良,叶片逐渐变黄凋萎,最后全株直立枯死。病苗容易拔起,其根部皮层腐烂,表面有白色绢状菌丝层及小菌核产生。 【病原】 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菌丝体白色,疏松或集结成扇形,外观犹如白色绢丝。菌核表生,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3mm,平滑而有光泽,表面茶褐色,细胞形小且不规则,内部灰白色,细胞多角形,成熟菌核间无菌丝束相连。有性阶段为Athelia(Pellicularia)rolfsii,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只在湿热环境中,偶于病斑边缘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棍棒状,形成在分枝菌丝的尖端,5~9μm×9~20μm,顶生小梗2~4个。小梗长3~7μm,稍弯,上生担孢子。担孢子近球形、梨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3.5~6μm×5~10μm。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低为10℃,最高为42℃。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1.9~8.4,在pH5.9时最适于繁殖。光线能促进菌核的产生,最有效波长是在蓝光及接近紫外线的区域。菌核在土壤中能存活5~6年,在室内可生存10年以上。干菌核在50℃水中,经80分钟后,完全失去活性。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病株残体或杂草上越冬。翌年土壤温、湿度适合时,菌丝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体,侵入苗木茎基部或根颈部为害。因此,土壤中的病原菌是每年苗木发病的重要侵染来源。病菌菌丝能沿土表向邻株蔓延,特别在潮湿天气,当病、健株距离相近时,菌丝极易蔓延扩展。在自然状况下,可以从一病株为起点,向周围邻株蔓延为害,形成小块病区。夏季降雨时,病菌菌核易随水流传播而引起再次侵染。此外,调运病苗、移动带菌泥土以及使用染菌工具也都能传播病菌。 病菌在侵入寄主时,先分泌草酸、果胶酶、纤维素酶及其他的酶,杀死并分解寄主组织后进人。一旦定居于植物体,特别在高湿高温的条件下,随即迅速产生大量的菌丝体和菌核。在接近土壤表层,似最适于病菌的生长、存活和对植物的侵入。或许因为地表的温度比较适合,有机养料供应比较丰富,也许是很少有其他土壤微生物对病菌的竞争和拮抗作用。 我国长江流域,病害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发生,7~8月,气温上升至30℃左右时为病害盛发期,9月末病害基本停止。随后在病部菌丝层上形成菌核,进入休眠阶段。 土壤湿度和性质,对病害发生有直接影响。通常在湿度较大的土壤中,发病率高。土壤有机质丰富,含氮量高的圃地,病害很少发生。例如,安徽岩寺特用经济林场苗圃,历年施草皮土的苗床发病轻微,而贫瘠的土壤,尤其是缺肥苗床,苗木生长纤弱,抗病力低,往往病害严重。在酸性至中性pH5~7土壤中病害发生多,而在碱性土壤发病则少。土壤粘重板结的地区,发病率也高。 防治措施防治白绢病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 1.整地时深翻土壤,将病株残体及其表面的菌核埋入土中,可使病菌死亡。播种前每亩用75%五氯硝基苯粉或80%敌菌丹粉lkg,加细土15kg,撒在播种沟内,或结合整地翻人土壤里,进行消毒。如用多菌灵及福美双混合药粉,则消毒更加有效。 2.发病初期,用1%硫酸铜液浇灌苗根,防止病害继续蔓延,或用10ppm萎锈灵或25ppm氧化萎锈灵抑制病菌生长。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并仔细掘取其周围的病土,添加新土。发病圃地里,每亩施生石灰50kg,可减轻下一年的病害。 3.加强管理,筑高床,疏沟排水;及时松土、除草,并增施氨肥和有机肥料,以促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4.发病严重的圃地,可与玉米、小麦等不易受侵害的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轮作年限应在4年以上。 近年来,国外在防治白绢病方面,重新采用土壤曝晒法,已卓有成效。即在炎热的季节,用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覆盖于湿润的土壤上,促使土温升高,并足以致死菌核,从而达到病害防治的目的。在白绢病的生物防治方面,利用木霉菌、假单胞杆菌及链霉菌等微生物对病原菌的寄生和拮抗作用,在发病地区,以上述菌剂处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器官,有较明显的防病效果。但目前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很少应用于生产实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