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永新妇
释义

永新妇的来历

唐代有一奇女子,新旧《唐书》虽均未有传,而野史、笔记却常有记载。此女之奇,既非以色事人,而沸沸扬扬;亦非历经传奇,而名声显赫;更非文韬武略,而千古流芳,实为平凡而不平凡之奇女。

永新妇其人,名为许和子,出身乐工之家,幼时喜歌唱,其歌婉转悠扬令人倾倒。约唐开元二十三年前后,被选入宫廷教坊,以籍贯“永新”为艺名。许和子善于变古调为新声,将生动之民歌曲调,融于典雅之宫廷音乐,创造自然清新之歌唱。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

许氏之歌,音色甜美,饱含深情,震撼力极强。据记载:某日,唐玄宗于勤政楼行庆典,命歌舞百戏助兴。是时,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黎民百姓,观者万众,言语喧哗,人声鼎沸,执事三番维持安静,终难奏效。无奈时有奏曰:“可请许和子歌。”玄宗许之。许氏登台,曼声而歌,顿时寂静若无一人,使“义者闻之血涌,愁者为之肠断”,歌毕,欢声雷动。从此,“永新善歌”,愈益著称于朝野,传遍于九州。

安史之乱爆发,京城陷落,许氏于逃难中与一文人结为夫妻,曾流寓广陵一带,不久丈夫亡故,生活十分艰难。安史之乱平息后,许和子回长安,再不久,郁郁不欢而离开人世。据《桂苑丛谈》记载,后人曾把许氏唱过之歌曲,编为国乐曲,取名为《》。

《永新妇》是唐朝乐曲的篇名。据史料记载:唐朝国乐有三大名曲——《永新妇》、《御史娘》和《柳青娘》。

永新妇今日意义

中国妇女同男人一样具有出色的智慧。唐朝著名歌女许和子就是一例。史料载,许和子,(江西)吉州永新人,出身于民间音乐世家,因其有天才的嗓子,歌声高亢嘹亮,能使“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断肠”,她善作词曲,因而选入宫中,深得唐明皇的喜爱,遂赐名为“永新”。她在当时的名气,倾动朝野,可以说是中国的“头牌明星”。《永新妇》这支名曲,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其时人们把她同古之韩娥、李延年、莫愁等大音乐家比美。但受到宠幸的歌女许和子,不堪封建的禁锢,遂逃出宫廷,与一位名士结婚,流落民间,为百姓歌唱。许和子的才气、义气和骨气都值得赞赏。我不知道中国的音乐界,是否有兴趣去发掘她的音乐成就,以免埋没中国历史上的这位音乐天才。

中国妇女历史上有被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禁锢的一面,但也有刚烈不屈的一面。特别是面对邪恶势力,她们有敢于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的勇气。几百年来,永新还流传着“八砖千古”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赵雪莲的美女,面对着敌人的淫威,“宁为玉碎,不作瓦全”,雪莲抗敌喋血,染红八砖,永染大地,给一代一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雪莲的气节不能简单地用“贞烈”来概括,这是民族的气节,不屈于恶势力的名节。赵雪莲是摒弃假恶丑,崇尚真善美的一面镜子。

永新“长征逾万”、“烈士八千”中有多少妇女,但写入《十送红军》中那个“望月亭”,可以看出妇女为革命做出多大的牺牲和感情付出。我在永新看了新建的《贺子珍纪念馆》,才进一步了解到,贺子珍值得人们纪念,不是因为她曾是什么人的夫人,而是因为贺家“满门忠烈”,为革命做出的牺牲。贺子珍的忠义、勇敢、傲骨是革命者,也是今日妇女的楷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