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硬叶兰 |
释义 | 形态特征附生植物。假鳞茎狭卵形,稍两侧压扁,长2.5~5 cm,宽2~3 cm,包藏于宿存的叶基内。叶4~6枚,带形,革质,通常长40~90 cm,宽1.5~3 cm,先端钝并稍2裂或近于不裂,有时微凹,近基部有1~1.5 mm宽的黑色膜质边缘,关节距基部4~14 cm。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的叶鞘内,长17~28 cm,下垂或外弯,花序具10~20花;花苞片近三角形,长1.5~4.5 mm;花梗和子房长1~1.5 cm;花直径3~4 cm;萼片与花瓣浅黄色或近白色,中央有1条浅紫红色或栗棕色、宽3~4 mm的纵带;唇瓣白色至乳黄色,除基部与边缘外均密布紫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和条纹,或几乎整个呈此种颜色;萼片狭矩圆形,长14~20 mm,宽3~5 mm,先端钝或急尖;花瓣近狭椭圆形,长12~17 mm,宽3~4 mm,先端钝或近急尖;唇瓣近卵形,长12~14 mm,3裂,基部多少囊状,上面具细乳突或微柔毛;侧裂片一般长度不超过蕊柱和药帽;中裂片近宽卵形,下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近两端稍增厚;蕊柱长8~12 mm,稍弧曲,基部具极短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有裂隙。蒴果近椭圆形,长3.5~5 cm,直径2.5~3 cm。花期3~4月;果期翌年4~5月。 1.带花植株;2.花;3.唇瓣与蕊柱;4.中萼片、花瓣、侧萼片与唇瓣;5.花粉块。 生境及分布生于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多见于阳光充足处;海拔100~1600 m。产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和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不丹、柬埔寨、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也有分布。 分类硬叶兰与纹瓣兰(C. aloifolium)在一些标本馆中常被混淆。而实际上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硬叶兰的叶革质,一般宽1.5~2.5(~3)cm,先端近于不裂或微凹,唇瓣上的2条褶片不在中部断开,而纹瓣兰的叶厚革质,极坚挺,一般宽2~3(~3.5)cm,先端常为明显的不等2圆裂,唇瓣上的褶片多在中部断开。此外,纹瓣兰通常花序较长,具有较多的花,易于区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