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迎兰
释义

迎兰朝鲜族乡简介:

迎兰朝鲜族乡位于小兴安岭余脉南麓、松花江中游比岸,南与依兰县城隔江相望,北与伊春市、铁力市交界,东与汤原县、香兰农场毗邻,西与通河县接壤。乡域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共设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耕地面积17.6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旱田10.64万亩;全乡有5641户,总人口22489人,其中朝鲜族人口345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4%,是全县唯一少数民族乡。行政区内并辖有松花江、依兰两个国营农场和丹清河、烟筒山及四块石3个国营林场。巴兰河由北向南流经,在乡境内与松花江汇流。哈罗公路纵贯东西,将全乡与通河县、香兰火车站及佳木斯市全线贯通;通过松花江渡口,将哈罗公路与哈同高速公路相互联接,交通十分便利。

全乡地形地貌为北高南低、西岗东平。北部为浅山区,丘陵起伏;西部多为漫岗地;南部与东部为沿江平川地带,地貌结构为五山二水三分田。由于受小兴安岭山区小气候影响,全乡气候较为复杂,积温介于第二积温带下限至第四积温带上限之间,无霜期在114天—135天,与其它乡镇相比日平均气温低1℃,生育期相差5—10天,积温在2250—2600℃,年降雨量在400—600毫米。

乡内有着较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丰富的水利资源。境内有林地102.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居全县之首。宜牧地面积7.28万亩,水域面积2.23万亩。全长170华里的巴兰河,为全乡长达100华里的自兴(干渠)、迎兰(干渠)、巴兰河(干渠)三大自流灌干渠提供了10万亩优质水稻田的用水保障。得天独厚的自然与生态环境资源,为全县绿色食品水稻优质米生产基地和以巴兰河漂流为盛名省内外的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公益事业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乡内现有中学3所,村级小学5处;乡级医疗卫生单位3处;其中医院2处,防保站一处,同时设有村级卫生所40处;邮电及农村信用社各2所;国、地税务分局各一处;国家储备粮库一处。全乡85公里的11条乡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面畅通,其中以依丹旅游公路为主的4条长达80公里的乡村公路,实现了白色路面,硬化率达到了90%。

迎兰乡党委乡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在发展经济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全面投入,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重点在绿色食品水稻优质米生产、旅游服务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及招商引资等方面搞突破,取得丰硕成果,全乡年创产值3.3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