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CR.32箭战斗机 |
释义 | 箭之前传 传奇般的意大利工程师切莱斯蒂诺-罗萨特利(CelestinoRosatelli)的第一架战斗机的原型机——CR,设计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1924年,该机以CR.1(CR为CacciaRosatelli的缩写,表示罗萨特利设计的战斗机)的名称投产。此举开意大利菲亚特公司一系列双翼战斗机之先河,该系列双翼机的生产和使用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从1924年至1926年,三家公司共生产了近250架CR.1战斗机。 CR.1的进一步发展型——CR.5于1925年研发。两架原型机之一采用了英国设计的“木星”九缸星形气冷发动机,另一架则配备一台国产的菲亚特A.20十二缸液冷直列发动机。但当原型机完成之际,却发现飞机和发动机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原来的CR.1设计。CR.1和CR.5都非同寻常地采用了一种“翼半”设计(即下机翼面积远大于上机翼)。CR.5的发展因此下马,让位于一种更有前途的设计——菲亚特CR.20。 CR.20采用了全金属结构(对罗萨特利来说是头一遭)以及金属和布混合蒙皮。机翼也回到更传统的设计——上机翼面积大于下机翼。第一批原型机配备420马力的菲亚特A.20直列发动机,于1926年开始试飞。1927年,CR.20投产,首批飞机随即开始交付意大利皇家空军的战斗机部队,有20架第107和111中队的CR.20战斗机参加了1934年至1936年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还有15架CR.20出口到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CR.20的一种水上战斗机变型——CR.20Idro,配备有一对金属浮筒,仅停留在原型机阶段。很快又出现了一种串列双座的教练型——CR.20B。进一步的机体改进诞生了CR.20bis(bis源于拉丁语,“二,两次”的意思,被一些国家用来作为改进亚型的序号,其他的依次为ter,quarter),还有一种平行发展的使用一台升级了的425马力的菲亚特A.20AQ直列发动机的型别,称为CR.20AQ。最后一种发展型,装备450马力的伊索塔-弗拉斯齐尼420型发动机的CR.20bis,出现于1932年。该机被称为CR.20Asso。到1933年生产线关闭为止,共生产了近550架各型CR.20,其中大部分装备了意大利空军,有超过50架出口到奥地利、匈牙利和巴拉圭,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空军的5架CR.20bis(第11“印第安射手”战斗机中队)参加了与玻利维亚的格兰查科战争。 到1932年,时任菲亚特公司总工程师的切莱斯蒂诺-罗萨特利已经拥有十年的单发战斗机的设计经验。虽然曾涉足单翼战斗机的设计,但最终还是回到驾轻就熟的双翼机布局。他的新设计——菲亚特CR.30,是配合新研制的菲亚特A.30RA十二缸液冷发动机而开发。这种发动机由工程师翟尔比(Zerbi)设计,标定功率542至590马力,起飞时出力约690马力。A.30是一种理想的战机发动机,能够使飞机具有高的功率重量比,而且油耗低,运行可靠。 1932年初,CR.30的开发大大提速。意大利官方和菲亚特公司都急于让这种新战斗机参加在瑞士苏黎士举行的国际航空展会的竞赛。1932年3月5日,原型机M.M.164号已经就绪。两个月后,第二和第三架原型机——M.M.165和M.M.166号——也准备就绪,将进行试验和展示。第一架和第三架原型机被选出参加苏黎世展会。菲亚特公司踌躇满志,相信CR.30是当时最快和机动性最好的战斗机。1932年7月的苏黎世展会证实了这一点。这两架原型机夺得了有影响的达尔-莫林杯(DalMolinCup),在展会中领先同侪,并在最后的系列展示中依然保持领先。 CR.30于1933年开始生产,包括一架特别为向中国航空代表团展示而准备的飞机。该机将用于一系列的试飞以展现其性能。然而这些试飞徒劳无功——中国军方人员对装直列发动机的战斗机抱有成见,认定其冷却系统脆弱易损。中国人更倾向于气冷星形发动机,意方遂放弃了推销CR.30的努力。 1934年春,菲亚特公司开始向意大利空军交付首批CR.30战斗机。第1联队和第2联队成为最先接收CR.30的战斗机部队。不久,CR.30随第8战斗机大队出现在非洲殖民地,1935年,该大队作为第2联队一部移驻利比亚班加西。1936年,另两支部队——第13战斗机大队和联队总部(CommandodiStormo)也装备了CR.30。 菲亚特CR.30为全金属结构,但与当时盛行的设计一样,机翼和尾翼面采用了布蒙皮。钢加强的杜拉铝(也叫硬铝,一种铝、铜、镁、锰合金)被用于机身、机翼和机尾。整个机头部分为杜拉铝蒙皮。与罗萨特利以前的战斗机设计一样,CR.30采用了一种“翼半”的机翼布局(即一个机翼面积小于另一个的一半),由华伦桁架(WarrenTruss)式支柱支撑,而不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战斗机惯用的传统的N形支柱,这使得从正前或后方看起来,翼间支柱呈V形。 CR.30的翼展为三十四英尺五又三分之一英寸(10.5米),机长二十五英尺十又四分之一英寸(7.9米),空重约2,965磅(1,344.9千克)。一台菲亚特A.30RA发动机驱动一副双叶金属螺旋桨,并由安装在机头下颚部的滑油和冷却水散热器冷却。该机的武器为安装在机头上方的两挺12.7毫米布雷达-萨法特(Breda-SAFAT)机枪,通过射击协调器在螺旋桨旋转范围内射击,每挺机枪都由一个设在飞行员前面的机体里的弹药箱供弹。也有一种方案以两挺安装在同一位置的萨法特7.7毫米机枪代替12.7机枪,但后者由于射程远、威力大而更受青睐。此外还可选装一台RA80-1型无线电台。 意大利共生产了124架各型CR.30,包括少量双座教练机。三架单座型和两架双座教练型被交付给奥地利。12架出口匈牙利,在战斗机训练部队一直服役到1943年。两架CR.30水上型仅停留在原型机阶段。1935年,CR.30停产,因为一种更新的战斗机——菲亚特CR.32出现了。 箭之正传 技艺精湛之作 在CR.30的设计定型后不久,罗萨特利着手设计CR.32。CR.32基本上可以说是CR.30的按比例缩小版,但借助于不断的风洞试验进一步完善了原来的设计。意大利航空部下令制造一架实验性的原型机,定于1933年春完成。罗萨特利的新战斗机完全满足了航空部的要求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成功完成首批试飞后,CR.32NC1(机号M.M.201)被转交试验部队用于进一步评估。1934年,航空部下令开始批量生产。 CR.32保留了CR.30的液冷十二缸的菲亚特A.30RA发动机。虽然略做改进,但在8,530英尺(2,600米)出力仍为592马力(2,750转/分)。发动机驱动一副双叶双螺距(地面调节)的菲亚特金属螺旋桨。 新的CR.32也保留了CR.30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除机体大小外的空气动力和结构特征。机长缩短为二十四英尺五又四分之一英寸(7.45米),翼展减小到三十一英尺二英寸(9.5米)。机翼总面积从291.17平方英尺(27.05平方米)减至237.89平方英尺(22.1平方米)。尽管尺寸缩小而结构相同,但CR.32的空重还是增加到3,205磅(1,453.8千克)——多了240磅(108.9千克)。 机体结构使用杜拉铝管材制造,由四根大梁组成,这些大梁由一个U形截面桁条构成的三角形骨架连成一体,而骨架桁条又由成形铝材隔框支撑。接头及机身大梁的接头为钢制。从发动机到座舱的前机身、整个上机身地板及尾轮支柱附近区域全部为轻质铝板包覆。机身的其他部分为布质蒙皮。一个机头下颚部的圆形进气口将冷却空气引入安装在发动机下面的发动机架上的滑油和冷却水散热器。滑油箱位于机鼻最前端,外罩42片鳍状散热片,每侧21片。在发动机防火壁和飞行座舱间安装了一个90加仑(340.7升)的油箱。敞开式座舱配有标准的仪表及空中可调坐椅。飞行员由一个三片式有机玻璃风挡保护。 机翼为双翼梁结构,翼梁为矩形截面的成形铝管制成,翼肋为正方形截面的铝管。副翼安装在上机翼上,并由安装在上机翼表面的长凳形助力副翼加强,真是少有的设计。上机翼中央有一个子弹形的整流罩,内有一个6.6加仑(25升)的辅助油箱。上机翼的前罩量为9.5度,上下翼均为布质蒙皮。两个机翼由与各翼的两根翼梁相接的钢制华伦桁架式支柱连成一体。一对N形支架将上机翼中央段连接到机身上。 尾翼面也是杜拉铝结构和布蒙皮。可变迎角的水平安定面可以在空中由飞行员通过一个安装在座舱右侧的手轮调节。方向舵和升降舵都为静态平衡和空气动力平衡。 不可收放的主起落架各由两根支柱连接到前机身。直径31.5英寸(800毫米)的低压轮胎配有气压刹车和液压减震器。机轮罩有铝制流线型整流罩。气压刹车由飞行员座椅右后方的压缩空气罐供气。 CR.32的武器为两挺安装在机鼻的0.303英寸(7.7毫米)维克斯机枪或0.50英寸(12.7毫米)布雷达-萨法特机枪,通过射击协调器在螺旋桨旋转范围内射击。每挺机枪都由一个安装在机身里的弹箱供弹,并可通过机身侧面的可拆卸面板补充子弹。每个弹箱可装750发7.7毫米子弹或350发12.7毫米子弹。 尽管重量增加而动力仅略有提高,CR.32的最大速度还是提高到223.7英里/小时(360公里/小时)。满载(略超过4,225磅,合1,916.5千克)起飞时,CR.32的滑跑距离为880英尺(268.2米),爬升到10,000英尺(3,048米)需5分25秒。CR.32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超众的机动性。 第一系列50架飞机(机号M.M.2589-2638)于1934年3月至8月生产。在转为生产武器更强的CR.32bis前共生产了282架CR.32。CR.32bis保留了机鼻的两挺12.7毫米萨法特机枪并增加了两挺7.7毫米萨法特机枪——每侧下机翼的上表面整流罩内各一挺,在螺旋桨旋转范围外射击。除了一些细节不同外,CR.32bis配备了一台升级了的菲亚特A.30Rabis发动机。尽管功率有所增加,但机翼机枪和弹药导致的重量增加损害了CR.32的机动性和速度。使在西班牙已经受到波利卡尔波夫的伊15严重挑战的CR.32处境更糟,因此稍后除作为战斗轰炸机的CR.32bis外,都拆除了机翼机枪。CR.32bis的生产开始于1936年,产量283架。许多飞机出口到奥地利、中国(应该是第一系列的飞机)、匈牙利、巴拉圭和西班牙。 CR.32bis于1937年7月停产,因为推出了改进的CR.32ter型。在西班牙的战斗经验使许多飞行员相信两挺机身安装的12.7毫米机枪的火力就足够了。CR.32ter战斗机回到早先的两挺机枪的布局且起落架略有改进。一些后期生产的飞机还在机身下增加了两个挂点,可以挂12颗5磅(2.3千克)、2颗100磅(45.4千克)或1颗200磅(90.7千克)炸弹。在1937年12月生产线关闭前共生产了150架CR.32ter。 菲亚特CR.32quater型战斗机是CR.32系列的最终型别。该型机保留了CR.32ter的武器和挂弹能力,在起落架、射击瞄准具和座舱仪表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到1939年秋停产意大利共生产了337架CR.32quater。少量出口到巴拉圭和委内瑞拉。在西班牙,伊斯巴诺-斯维萨(Hispano-Suiza)公司按许可证生产了100架,称HA-132-L“奇利”。西班牙造的飞机——一些改装成双座教练型——一直服役到1953年。所有各型CR.32的总产量达到1,152架。 装备无线电的CR.32,少量CR.32战斗机在上机翼中央整流罩的前端装上了类似风车驱动(实际是利用飞行时的迎面风)的发电机,用于为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提供动力,桅状天线则在上机翼的中间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动性,菲亚特公司又开发了CR.33。该机以CR.32bis为基础,于1937年首飞。CR.33装一台700马力的菲亚特A.30R.C.35发动机和一副三叶螺旋桨。该机的起落架也做了改进,并保留了CR.32bis的两挺机翼上的7.7毫米机枪。CR.33的最大速度为262英里/小时(421.6公里/小时),航程435英里(700公里)。尽管CR.33的性能显著提高,但意大利空军更倾向于菲亚特G.50单翼战斗机。只制造了几架CR.33,没有一架进入作战部队。 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意大利方面频频安排CR.32参加1936至1939年间的各大航空展,并向欧洲和南美各国空军推销。意大利空军的CR.32战斗机部队也当起了促销员,机队甚至出现在委内瑞拉和巴西这样遥远的国度。尽管扩大了影响,但平心而论,这些促销行动并不很成功。西班牙是CR.32的最大海外用户,但却是由于意大利空军大规模卷入西班牙内战而致。这场CR.32大出风头的战争并没有促进CR.32的外销,直接获益的是其“兄弟”——CR.42。实际上,大部分CR.32的出口都早于1936。奥地利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而购买CR.32,匈牙利则因为受制于一战后的《特里亚农和约》,只有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的少量订单或可归功于空军的推销表演活动(还应该加上西班牙内战的因素)。 西班牙内战——“蟑螂”和“牛轭” 西班牙是CR.32战斗机最主要也是最辉煌的舞台。1936年8月14日,首批12架CR.32由船运至西属摩洛哥的梅利利亚。此时,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麾下的民族主义军队仅有一支小小的空军。四天后,首批战斗机组装试飞完成,并于稍后飞往塔布拉达(Tablada)和科尔多瓦的基地。 这支由文琴佐-戴夸尔(VincenzoDequal)上尉指挥的部队被称为(西班牙)外籍军团航空兵第1战斗机中队(1aEsuadrilladelaAviaciondeElTercio)。西班牙人将CR.32昵称为“奇利”(Chirri,有资料认为是“蟋蟀”cricket的意思,但似乎不确,另一种说法是西班牙人按照CR在西班牙语里的发音而称其为Chirri,较为可信),并给予机型代号“3”。 CR.32迅速投入到内战的空战之中。1936年8月21日,乌戈-切凯雷利(UgoCeccherelli)中尉在一次护航任务中于科尔多瓦上空拦截并击落了一架纽波尔52,首开西班牙内战空战击坠记录。五天后,马吉斯特里尼(Magistrini)中士取得了第二个战果:在格拉纳达附近击落了另一架共和国军的战斗机。8月底,又有9架CR.32到达西班牙。这些全由意大利人员操作和维护的飞机将组成第二个战斗机中队。 1936年8月31日,法国志愿飞行员驾驶共和国军的霍克“暴怒”双翼战斗机首次亮相,对阵4架CR.32。莫尼科(Monico)中尉和卡斯泰拉尼(Castellani)中士的两架CR.32在随后的狗斗中被击落。这也是意大利战斗机在西班牙内战中首遭损失。 另一批9架CR.32于9月3日抵达。她们与先期到达的飞机一起于9月中组成第二个战斗机中队,中队长为但丁-奥利维拉(DanteOlivera)上尉。此时,第1战斗机中队取了“蟑螂”(LaCucaracha)的别名,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当时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另一种则认定是摩洛哥军队根据CR.32像那种昆虫而以之命名了这支部队。 西班牙飞行员不久加入了意大利人的行列。9月,华金-加西亚-莫拉托(JoaquinGarciaMorato)上尉(后来的西班牙民族主义军的头号王牌),安赫尔-萨拉斯-拉拉萨瓦尔(AngelSalasLarrazabal)上尉及胡里奥-萨尔瓦多-迪亚斯-本胡梅亚(JulioSalvadorDiaz-Benjumea)中尉加入了这支部队,10月又有米盖尔-加西亚-帕尔多(MiguelGarciaPardo)中尉加入。9月28日,第3战斗机中队成立于塔布拉达。 CR.32迅速取得了对共和国空军的空中优势,后者主要由苏制伊-15和伊-16战斗机组成。伊-15双翼战斗机(在西班牙的绰号“塌鼻”Chato)缺乏意大利战斗机所具有的火力和结构强度。伊-16“苍蝇”(Mosca)单翼战斗机是CR.32的主要对手。这种苏联飞机设计先进,采用了诸如悬臂机翼和可收放起落架等技术,速度比CR.32快了62.1英里/小时(100公里/小时)。然而,意大利战斗机有着更好的机动性、更快的俯冲速度及更小的转弯半径。CR.32的两挺12.7毫米机枪射程也远于伊-16的四挺7.62毫米机枪。这使得CR.32的飞行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原选择进入或脱离接触。 1936年11月15日,在纳瓦尔卡内罗镇(VilladeNavalcalnero)上空,两者的首次交锋却是伊-16压倒了CR.32。在第一次射击进入时,4架“苍蝇”就击落了2架第1战斗机中队的CR.32。两天后,CR.32复了仇,拉拉萨瓦尔上尉的小队成功打下了5架试图拦截民族军的Ju52/3m轰炸机的伊-16。 1936年12月31日,外籍军团航空兵的三个战斗机中队解散,因为成立了新的意大利航空军团(AviazioneLegionaria)。这些中队重组成了第16“蟑螂”大队,该大队下辖第24,25和26三个中队,大队长为塔尔西斯科-法尼亚尼(TarsiscoFagnani)少校。第16大队内有一个全西班牙人小队,叫“蓝色巡锣兵”(LaPatrullaAzul),成员有莫拉托上尉、纳西索-贝尔穆德斯-德-卡斯特罗(NarcisoBermudezdeCastro)上尉和迪亚斯-本胡梅亚上尉。 莫拉托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在80次交战中共击落41架飞机,成为内战中的头号王牌,也是世界上驾驶CR.32战绩最好的飞行员。1938年底,他出任民族主义空军总司令。1939年4月4日,也就是内战结束后一星期,莫氏死于飞行事故。 意大利航空军团的CR.32部队支援了1937年2、3月间在西班牙中部马德里前线的民族主义军队和意大利部队。3架CR.32误降共和国军控制的机场而被缴获,并被共和国空军使用。这一事件使航空军团司令维拉尔蒂(Velardi)少将下令禁止CR.32部队进入共和国军的空域,也加速了以CR.32装备西班牙部队的进程。首个全西班牙人的中队——1-E-3中队于1937年3月30日成立,有6架飞机。第二个这样的中队于一个月后组成,这两个中队于5月4日组成2-G-3大队。莫拉托上尉指挥这支全西班牙人的战斗机部队。接着又有新的意大利CR.32部队到来,分别是:第6大队(第31、32、33中队)和第23大队(第18、19、20中队)。 1937年春夏,民族主义军的CR.32部队参加了马德里和阿拉贡前线上空的行动。共和国空军对西班牙东南地中海中的马略卡岛的帕尔马的空袭,导致了第10“巴利阿里”独立战斗机大队于1937年11月成立。这支新的CR.32部队由第101和102中队组成,驻马略卡岛的圣胡安。 第二个西班牙CR.32大队,3-G-3,成立于1938年初,参加了当时正在进行的特鲁埃尔战役。意大利航空军团也接收了12架CR.32bis战斗机,装备“箭”独立对地攻击中队(SquadrigliaAutonomoMitragliamento‘frecce’,Mitragliamento是机枪扫射的意思)。该中队由佛西拉(Vosilla)上尉指挥,以这些装有四挺机枪的CR.32进行对地密接支援。 CR.32大规模参加了埃布罗战役,该战役由共和国军队于1938年7月24、25日晚越过埃布罗进攻揭开序幕。在埃布罗前线上空的空战中双方共投入了多达250架飞机。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空战(到当时为止)。由于当时采用的密集编队战术,空战中还发生了CR.32和伊-16空中相撞的事件。当民族主义军取得埃布罗战役的胜利后,意大利人解散了第6大队,将27架CR.32移交西班牙人的部队。这些部队之一就是新成立的8-E-3独立中队,有8架飞机,成立于埃斯特雷马杜拉。中队长为何塞-帕佐(JosePazo)上尉。 1939年2月5日,第23“棍棒王牌”(AssodiBastoni)大队的CR.32在西地中海拦截了20架残余的共和国军飞机,她们在当天巴塞罗那陷落后飞离塞罗纳(Serona)机场,飞往仍在共和国手里的巴伦西亚。CR.32在狗斗中击落了4架共和国军飞机,然后摧毁了停在巴诺拉斯(Banolas)机场上的5架伊-16。双方最后一架被击落的飞机是第23大队的一架CR.32,是在内战结束的当天——1939年3月31日。 战争结束时,在三年的战争期间运到西班牙的377架CR.32有199架还在服役。其中96架属于意大利部队,89架属西班牙部队,另14架或在修理厂或在民族主义军的战斗机学校里。西班牙内战期间,民族主义军共从意大利人手中接收了115架CR.32。 战后,CR.32成为西班牙空军(EjercitodelAire)的标准战斗机。1940至1943年,伊斯巴诺-斯维萨公司按许可证生产了100架CR.32quater,称HA-132-L“奇利”。这些飞机服役于第3混成团(第28大队)和第4混成团(第29大队)。1942年,伊斯巴诺-斯维萨公司还将40架CR.32改装成串列双座教练机,与单座型一起服役于战斗机学校。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参加西班牙内战的战斗机中德国的梅塞斯密特Me.109B(包括少量E型)名声更为显赫,但事实上民族主义空军的主体始终是CR.32战斗机(他们的标志是牛轭和长枪),CR.32击落了共和军空军投入战场的近半数飞机,包括苏联提供给马德里政府的许多I-15及不少令人生畏的I-16单翼战斗机,甚至还有速度很快的SB-2轰炸机,各方的战绩为:佛朗哥空军294架,意大利航空军团击落703架,德国“秃鹰”军团击落314架,前两者的战绩绝大部分为驾驶CR.32取得。另外CR.32还执行了频繁的对地支援和对轰炸机及运输机的护航任务。可以说,CR.32为佛朗哥的最后取胜立下了汗马之功。西班牙内战是CR.32战斗机辉煌的顶峰。 二战——无奈的结局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宣战。此时CR.32是意大利空军中装备数量最多的单座战斗机。294架CR.32——占意大利战斗机总数的四分之一强——装备了遍布于意大利本土、阿尔巴尼亚、利比亚、意属东非及爱琴海中的罗得岛的8个战斗机大队和4个战斗机中队。这些部队有:驻萨尔扎纳(Sarzana)的第24大队,驻格罗塔里埃(Grottagile)的第2大队,驻特拉帕尼(Trapani)的第157大队,蒙塞拉托(Monserrato)的第9大队,地拉那的第160大队,托布鲁克T2机场的第8大队以及贝尼纳(Benina)的第10大队。而利比亚本尼托堡(Castelbenito)的第13大队也有部分CR.32。此外,罗得岛(Rhodes)的第163独立中队和驻扎在东非季季加(Giggiga)及德雷达瓦(DireDaua)的第410、411独立战斗机中队也在继续使用CR.32作战。 意大利空军的其他368架单发战斗机包括菲亚特CR.42、菲亚特G.50和马基MC.200等型号。 顺便说一说意大利空军的编制,一般来说,意大利空军比起其他大国来,同级编制的装备飞机数较少。其基本战术单位是联队(stormo),由两个大队(grupo)组成,每个战斗机大队辖三个中队(squadriglia),每中队有6至9架飞机,一般还有一定量的备用机,最小的一级单位是通常由3架飞机组成的小队(sezione)。另外还有一些独立战斗机大队和中队。 二战中首支接战的CR.32单位是在利比亚的第50攻击联队。1940年6月11日,该联队的CR.32击落了两架袭击战略港口托布鲁克的英国皇家空军布里斯托尔“布伦海姆”轰炸机。意英两国的战斗机于两天后在卡普措(Capuzzo)港上空首度遭遇,一架CR.32被一架格洛斯特“斗士”战斗机击落。当时CR.32正在为卡普罗尼Ca.310轰炸机护航,遭到英国战斗机的攻击,另有一架轰炸机也被击落。6月14日,意大利人发动反击,鲁奇尼(Lucchini)上尉在布格布格上空射落了一架“斗士”。 驻扎在利比亚和意属东非(包括阿比西尼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的CR.32主要是quater型。这些飞机加装了一个辅助散热器以适应沙漠酷暑环境。其中大部分飞机更在机身下加装了挂弹架,可以挂载最重220.5磅(100千克)的炸弹。这些CR.32被用于密接对地支援,实践证明对攻击英国装甲车辆特别有效,另外由于CR.32的机动性很好,使她们能够顺利逃脱地面炮火的攻击。然而,只有极少数飞机装备了双向的无线电设备,限制了其应对迅速变化的战术势态的能力。1940年12月,英军的攻势重创了北非的意军,消灭了部署在那儿的CR.32战斗机。 在意属东非的第410和411独立战斗机中队的CR.32在1941年上半年对推进的英军进行了多次的战斗、攻击和侦察任务。到4月中,第410中队的飞行员声称击落了14架英国飞机,到4月底英军发动新的攻势时,整个东非的战斗机力量只剩下5架CR.42和1架CR.32可以使用。随着5月19日,阿拉吉山(AmbaAlagi)守军的体面投降,意属东非大部失陷。 当CR.32在非洲浴血的同时,意大利的其他CR.32部队也在地中海和希腊-阿尔巴尼亚前线上空奋战。1940年6月1日起,驻撒丁岛阿尔盖罗(Alghero)的第30大队的飞机,负责保卫卡利亚里港并为轰炸机护航,进行海上攻击,1941年1月起被CR.42替换。1940年6月16日,法国轰炸机轰炸了阿尔盖罗,击伤2架CR.32。第160独立战斗机大队的两个中队驻扎在阿尔巴尼亚,从1940年10月至1941年初与希腊战斗机多次交战。 在意大利南方,第2大队的CR.32和G.50战斗机以格罗塔里埃和巴里为基地活动。她们在下伊奥尼亚海和意大利海岸巡逻。四架CR.32被改为夜间战斗机,安装了加长的发动机排气管和机枪消焰器及翼下探照灯,改进了一般仪表,并使用更暗的伪装涂装色,配属第20大队担负罗马的防空任务,之后于1940年6月13日转属在圭多尼亚的第51联队第21大队。9月11日,该大队转归第52联队,被派往希腊-阿尔巴尼亚前线。 到1941年5月,剩余的老旧不堪的CR.32退出一线,转入战斗机训练单位,一直到1943年9月8日“停战”。 箭之外传 会挽雕弓射东阳——箭在中国 尽管历经战乱兵靡,1920年代起,中国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都致力于建立有效的空中力量。30年代初倭患日重,迫使国民政府四处寻找获得现代飞机及技术的途径,而此时正值意大利大力对外推销军机之际,虽然中国航空代表团没有采用意方推荐的CR.30,却订购了一批CR.32战斗机。意大利人还在南昌帮助兴建了第二航空制造厂,并商洽由中国引进CR.32的生产线生产,有资料表明生产数量将可能达150架!然而,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美国霍克等公司动用美国政府的力量对中国进行“劝阻”,再加上技术方面不适应国情,中国遂转而大量购买性能平平的霍克战斗机(但从长远看,这不失为正确的选择,由于种种原因,意大利不可能提供象美国那样的援助)。订购的24架CR.32属于最初的生产批次,类似于原型机,机头的滑油箱外没有鳍状散热片,同时还增设了无线电设备和着陆灯,并将武器换成了两挺7.7毫米的维克斯机枪。只有9架交付中国,由菲亚特公司人员在南昌组装完成。这些飞机分驻南京和句容(ChuJung)的机场。 在抗战初期,CR.32战斗机投入了保卫主要城市,抗击日本轰炸机的激烈战斗。1937年8月15日,中国空军第3驱逐机大队第8驱逐机中队的CR.32战斗机与其他飞机一同迎战进袭南京的日本轰炸机群,追击日木更津航空队的96陆攻,在句容南天寺上空,队长陈有维与黄居谷共同击落一架96陆攻;刘炽微与岑泽鎏一同攻击一架96,打得它凌空爆炸,坠落于溧水西。然而,这些CR.32战斗机却在使用中屡遇困难,显得水土不服,远离菲亚特工厂使得飞机的零备件难以获得补充,更严重的是,菲亚特A.30RA发动机使用一种汽油、苯和酒精混合的燃料而不是普通的航空汽油。苯和酒精这两种添加剂当时的中国都无法自制,只能依赖进口。这也是使意大利人进一步出口的企图泡汤的重要原因。逐渐地这些CR.32或由于事故或战损而消耗殆尽。 箭在苏联 一架在西班牙内战中被共和国军缴获的CR.32于1937年被运到苏联。在空军科学研究院,该机与其在西班牙的主要对手——一架伊-15——进行了模拟狗斗。苏方的评估称在爬升率和机动性方面CR.32劣于伊-15。苏联人还发现驾驶CR.32bis起飞很困难,与伊-15比起来,飞诸如“半滚倒转”这样的动作要求飞行员有更高的技术。但意大利飞机比苏联对手的火力更强,这使得CR.32bis的飞行员可以在伊-15无能为力的远距离交战。但苏联飞行员认为CR.32的这些优势在战斗中无从发挥,因为该机速度和爬升都较差。 箭在奥地利和德国 一战后,奥地利几乎逐渐成了意大利的准势力范围,奥地利政府依靠意大利来对抗德国日益增长的威胁。奥地利军队也广泛使用意大利制造的武器。奥地利联邦国防部在1936年初订购了45架CR.32bis,用其组建了一个新的战斗机联队——第2战斗机联队(JagdgeschwaderII)。该联队下辖三个中队(4/II、5/II和6/II),驻扎在维也纳新城(WienerNeustadt)。当德国于1938年3月13日吞并奥地利后,CR.32(连同CR.30)一起被并入德国空军,该联队也被更名为第138联队第1大队(I/JG138),后移驻阿斯彭(Aspern)。由于德国人手中Bf109的性能远优于老式的CR.32,且意大利飞机与德国的装备维护体系不相兼容,这批飞机没有进入一线战斗机部队,转而充当战斗机教练机使用,后来剩余的36架卖给了对菲亚特双翼战斗机情有独钟的匈牙利空军。 “牧鹅少年”与“大黄蜂”——箭在匈牙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匈牙利作为奥匈二元制帝国的一部分参战,结果惨遭败北,不光割地赔款,还被1920年签署的《特里亚农协定》规定只许保留一支不包括空军的防御性武装力量。但进入三十年代后,随着欧洲局势的日益紧张,匈牙利也开始偷偷进口和装备军用飞机。他们所采购的第一批飞机是12架无武装的CR.20bis战斗机,以及4架CR.20B教练机。所有的飞机全部用民用编号注册,编入驻扎在匈牙利西部松博特海伊(Szombathely)的第一气象大队(第1/1战斗机中队的化名)。 随着1935年罗马协议的签订,匈牙利空军部(MagyarL-g-gyiHivatal)又从意大利订购了26架CR.32。当了解到并没有谁打算对这起犯规事件兴师问罪后,这一数字在第二年又被翻了一番。所有52架飞机从1936年4月23日起至当年底的12月2日为止全部交付完毕,同样在用两挺盖包尔(Gebauer)生产的7.92毫米M.GKH型机枪武装后分配给已经于1936年移驻塞克什白堡(Sz-kesfehervar)的第一气象大队使用。这时的该大队在编制上已经扩充到了三个中队,分别是1/1“射手”(Í;j-sz)中队,1/2“牧鹅少年马季”(LudasMatyi)中队以及1/3“山狮”(Puma)中队。 1938年,匈牙利从德国接受了36架原奥地利的CR.32战斗机。 1938年8月22日,匈牙利同小协约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布莱德(Bled)签订协议,以放弃对根据《特里亚农和约》失去的领土要求为代价获得了重新武装自己的自由。终于获得正名的匈牙利皇家空军(MagyarKir-lyiHonv-dL-gierö;)在1938年10月的慕尼黑危机时第一次进入警报状态。1939年3月23日,随着德国攫取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匈牙利也重新占领了斯洛伐克最东端的上匈牙利省(鲁瑟尼亚Rthenia),斯洛伐克飞机当天攻击了挺进的匈牙利军队,使匈牙利空军决定次日投入战斗。 1/1“射手”中队和1/2“牧鹅少年马季”中队的CR.32在3月24日分别于鲁瑟尼亚和匈牙利上空同斯洛伐克空军的阿维亚B.534战斗机展开了空战。当天早晨,“射手”中队的9架飞机在伊格洛(Iglo,现在斯洛伐克的斯皮什新村,SpisskaNovaVes)上空遇上了6架B.534,当场击落1架并击伤2架(1架在降落时坠毁,另一架在紧急迫降于匈牙利阵线后被俘),而己方毫无损失。在绍布朗茨(Szobr-nc)上空,该中队又一次拦截斯洛伐克空军的另一个由6架B.534战斗机和3架LetovS.328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匈牙利飞行员再度宣布在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击落了对方的7架飞机(其中5架后来得到确认)。这次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到3月28日双方签订新的边境协定为止。当年底,1/3“山狮”中队开始换装其他飞机,并改番号为2/2中队;而1/1中队则更名为“大黄蜂”(Dong-)中队。 1941年4月4日,匈牙利政府同意德军借道该国进攻南斯拉夫,一周后,匈军也随之进入南斯拉夫北部。在这一短暂的战役期间,1/1、1/2中队的CR.32和其他匈牙利空军的飞机一起负责支援己方及友军地面部队。在匈牙利军当面之南斯拉夫军队于4月13日投降前,有2架CR.32被击落,另有1架被击伤。 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开始进攻苏联时,1/1“射手”中队驻扎在翁格瓦尔(Ungvar,现乌克兰乌什哥罗德Ushgorod),1/2“牧鹅少年马季”中队则驻扎在费尔索阿布拉尼(Felsoabrany),负责保护米什科尔茨(Miskolc)和迪欧什捷尔(Diosgyor)地区的工业城市。6月26日中午12点58分,3架身份不明的双引擎飞机轰炸了匈牙利北部城市考绍(Kassa,现斯洛伐克的科希策,Kosice),所有的能用的CR.32全部出动拦截,但没有成功。匈牙利战时内阁断定这些飞机是苏联的,于当天向苏联宣战。不过老旧的CR.32并没有什么机会在东线再创辉煌,很快就撤出了一线部队转用做战斗机教练机。 箭在南美洲 CR.32在南美洲的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空军中也有使用。 1937年,曾经使用过CR.20战斗机的巴拉圭也订购了5架CR.32quater战斗机。尽管惨烈的格兰查科战争于1935年实现了停火,但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双方都在购买武器,以防谈判破裂战端再起。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在意大利人将原来的报价减去超过十万元之后,巴拉圭人购买了5架CR.32quater(也有10架一说),他们同时也买了两架多少有些类似的CR.30转换教练机。飞机于1938年或1939年交付,由巴空军第1战斗机中队一直使用到二战开始后相当一段时间,这归功于巴拉圭武装部队在格兰查科战争中就已经显现出来的技术水平和因地制宜的能力。这批飞机最后的命运不详,因为巴拉圭空军的档案在1947年的内战中遗失了。 另一个使用CR.32的南美国家是委内瑞拉。西班牙内战开始一年后,意大利航空代表团就来到委内瑞拉教授其空军战斗和轰炸的技术,同时推销飞机。1937-1938年,委内瑞拉购买了9架(另一说10架)CR.32quater战斗机及少量菲亚特BR.20轰炸机。这些飞机于1938年到达。委内瑞拉空军利用接收新机的机会进行了重组,整个部队组成第1航空团,包括一个训练大队、一个轰炸机大队及一个战斗机大队,CR.32战斗机与法制德瓦蒂讷D.500战斗机及一架CR.30转换教练机一起编成战斗机大队。至少两架CR.32毁于事故。在二战期间,这些飞机保持了较好的状况,参加了许多演习和射击训练,直到1943年(还有5架)被P-47D战斗机汰换。 南非的箭 1941年4月,南非军队在亚的斯亚贝巴缴获了一架CR.32战斗机,机号为M.M.1191(也可能是M.M.4191)。同年8月2日,该机由南非空军第41中队的军官驾驶,于9日到达兹瓦特科普(Zwartkop)航空站,被赋予No.21的南非空军编号。主要用于展示和研究,后损坏解体,尾部可能现在南非国家战争博物馆。 附:CR.32quater战斗机主要技术性能: 翼展:9.50m 机长:7.45m 机高:2.63m 空重:1453.8kg 总重:1916.5kg 速度:360km/h,高度2,999m 升限:7549.9m 航程:796.6km(速度3;m/h,高度4800.6m) 乘员:一名 武装:2-12.7mm机枪,每挺备弹350发 发动机:1-菲亚特A.30R.A.bis型12缸液冷直列发动机(789hp) 控弦之士——各国CR.32王牌 在装备CR.32战斗机的各国中,只有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飞行员驾驶该型机取得过王牌的战绩(即以CR.32击落5架或以上敌机)。匈牙利的多位飞行员也以CR.32取得过击坠记录,但都不超过2架。 西班牙:以CR.32为主力机型的佛朗哥空军在内战期间诞生了19位空战王牌,绝大部分为驾驶CR.32取得。其中头号王牌是著名的华金-加西亚-莫拉托。他在80次交战中共击落41架飞机,平均不到两次就击落一架!除了第一至第三号战绩是以纽波尔52和亨克尔He.51上获得,其他的38架战绩全部为在CR.32上取得,其中包括5架伊-16、12架伊-15战斗机和2架SB-2轰炸机。内战的第二号王牌是胡里奥-萨尔瓦多-迪亚斯-本胡梅亚,个人战绩24架,其中22架为在CR.32上取得。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战绩全部是在1938年10月3日之前获得的,因为这一天他被击落俘虏,呆在战俘营直到内战结束。安赫尔-萨拉斯-拉拉萨瓦尔,内战期间有16架证实的战绩,其中13架为驾驶CR.32取得。卡洛斯-巴约-阿莱桑德里(CarlosBayoAlessandri)上尉的内战中的战绩为11架,全部为驾驶CR.32取得,其中6架伊-16,5架伊-15。埃斯特万-伊巴莱切-阿里亚加(EstebanIbarrecheArriaga)中尉,内战中的战绩为7架,全部为驾驶CR.32战斗机在1938年6月至年底前取得。 意大利:意大利飞行员驾驶CR.32取得的战绩绝大部分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下面是西班牙内战中的意大利王牌,由于G.50仅有少量(12架)用于试验,且没有可以确认的战绩,因此以下的战绩全部为驾驶CR.32所取得: 马里奥-波姆萨诺(BonzanoMario)15 阿德里阿诺-曼泰里(MantelliAdriano)15 布鲁内托-迪-蒙特尼亚科(diMontegnaccoBruto)14 基多-普雷塞尔(PreselGuido)13 里齐-科拉多(CorradoRicci)10(还有5架共同击落) 基多-诺比利(NobiliGuido)10 卡罗-罗马尼奥里(RomagnoliCarlo)9 安德雷亚-佐蒂(ZottiAndrea)9 朱塞佩-钱尼(CenniGuiseppe)7 厄内斯托-波托“钢腿”(BottoErnesto)7(4?) 阿尔曼多-弗朗科伊斯(FrancoisArmando)6 里卡多-埃莫-塞伊德尔(SeidlRicardoEmo)6 巴斯齐洛托-吉安里诺“基里”(GianLinoBaschirotto)5(还有6架共同击落) 恩里科-德里-因切托(DegliIncertoEnrico)5(6?) 朱塞佩-奥利里(AuriliGuiseppe)5 朱塞佩-贝隆(BaylonGuiseppe)5 吉尔贝托-卡塞里(CaselliGilberto)5 路易吉-蒙蒂(MontiLuigi)5 阿尔多-雷蒙蒂诺(RemondinoAldo)5 阿里戈-泰萨里(TessariArrigo)5 尼科拉-佐蒂(ZottiNicola)5 二战期间,由于CR.32的性能已经落后,很快就撤到训练部队,因此没有取得较好的战绩,也没有飞行员驾驶CR.32取得5架及以上的战绩。但在东非和马耳他等战场,CR.32都有击落敌机(包括“飓风”和“布伦海姆”)的记录,也为这种曾经辉煌的战斗机写上了最后一笔。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