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同村
释义
1 重庆市垫江县杠家镇辖村

大同村是一个村落的名称,在我国,不同的省市地区有同名分布,他们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经济、资源分布也不同。

重庆市垫江县杠家镇大同村 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88户,有农业人口3821人。村内大同岩风景区(大同水库在风景区内)、大同村高新农业开发区。全村总面积约880平方千米,农作物以稻谷、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甜柚、蔬菜为主,养殖以猪、鸡、羊、牛为主。大同村高新农业开发区占地80平方千米,主要由大同新村居住区、同富广场商业街、大同村高新经济种植基地、大同盛世工业园等组成。现面向国内外招商,欢迎农业、工业类投资,土地优惠,资源丰富,设施完善,税收最低!

2 云南玉龙县石鼓镇辖村

大同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以北1千米处,地处金沙江畔。海拔在1850-2500米之间。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8户,有农业人口1397人。居民纳西、汉、傈僳、苗、藏、彝、白、普米、哈尼族等9个民族,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的39.7%,汉族占总人口的39.2%。村内有“八一”希望小学1所,玉龙县第四中设于村内,辖区内还驻有大同水文站、上江林业派出所、石鼓林工站、大同变电站、江东石材厂等单位。全村总面积约35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250公顷,水域面积7.5公顷。全村年末耕地面积2005.6亩,人均耕地面积1.43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白芸豆为主,养殖以猪、鸡、羊、牛为主。全年粮食总产759吨,人均有粮543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5530389元,人均纯收入2113元。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05.60 亩(其中:水田1,080.80亩,旱地924.80 亩),人均耕地1.40亩,主要种植 玉米、烤烟、小麦等作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68户通自来水,有 68户饮用井水,有17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46%)。有368户通电,有 2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27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5%和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228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8户(分别占总数的62%和38%)。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26辆,拖拉机49辆,摩托车1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18.80亩,有效灌溉率为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80.8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7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0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8 户。全村有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5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7.3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7.30万元,占总收入43%;畜牧业收172.60万元,占总收入的2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85头,肉牛2头);林业收入13.10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三产业收入44.30万元,占总收入的8%;工资性收入 82.60万元,占总收入的15%。农民人均纯收入 2,112.00 元,农民收入以 烤烟、种植、畜牧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3.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66人(占劳动力的7%),在省内务工56 人,到省外务工1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68户,共乡村人口1468人,其中男性758人,女性71人。其中农业人口 1397人,劳动力908人。该村以纳西、汉族为主(是纳西、汉、傈僳、苗、藏族混居地),其中纳西族574人,汉族 595人,其他民族299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人,占人口总数的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56人,参合率97%。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32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 640.00平方米,拥有教师 12人,在校学生182人,距离第四中学0.4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2人,其中小学生132人,中学生5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5个.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1.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烤烟、畜牧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白芸豆产业。

新农村建设

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 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3 浙江瑞安市湖岭镇辖村

大同村地处浙江省瑞安市西北部山区河谷盆地中心湖岭镇,湖屿桥村东侧。二十世纪50年代后至1992年为湖岭区公所驻地。1992年属湖岭镇,为镇人民政府驻地。有1751户,6779人,水田666亩,山地140亩。村区四周群山环抱,西北多连绵山地,32溪自东北南下,绕村东、村南,在村西1.50公里处与西部东下的33溪汇合,在这里形成河谷盆地。

唐时村西有一湖泊,湖中有小屿,当地居民造一桥通小屿,称湖屿桥,便因桥名村,后又谐音称湖上桥、和尚桥。村北0.50公里有宋真宗(998-1022在位)时建的闲心寺。明洪武间(1368-1398)郑氏祖先迁此居住,现村中以郑、周、李3姓为主。1949年后称湖岭第一村,1956年组建大同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称湖岭人民公社大同大队,1984年称大同村。

村区自古以来是瑞安西北部山区的交通要冲,是西北山区通向东部平原的门户。唐、宋时,竹筏、舴艋舟由此可上溯至芳庄、桂峰、永安乡,下沿33溪、顺金潮港,出飞云江干流可直抵瑞安县城。陆路有古道沿溪西至桂峰、永安两乡;北至芳庄乡,再越岭通青田及永嘉县(今温州市瓯海区);东面有古道经陶山通瑞安县城。50年代,轮船自瑞安县城沿飞云江上溯金潮港抵大同村东6公里的潮基乡岩头村。40多年中这条航道担负着西北部主要客货运输任务,山区客、货大部汇集村区转岩头运抵瑞安县城。60年代初,瑞安县城至湖屿桥公路通车,并建造村东跨32溪的公路桥;1971年,湖屿桥至六科公路通车;1982年,湖屿桥至瑶庄和尚岭公路竣工,并北延接通瓯海西岸的公路;同年,湖屿桥至鹿木彭埠公路通车,湖屿桥成了四条公路中心站。全村拥有集体、联户经营的客货汽车37辆,每隔半小时就有通向瑞安城区的班车出站,同时每日有定期班车至温州城区、桂峰、瑶庄、陶山等地。日客流量5000人次,日货运量100吨以上。80年代,个人用户只能到各乡、镇邮电所挂电话,近年私人电话增加,1992年已有227部。正在兴建的邮电通讯大楼,占地8亩,预计1993年9月竣工,安装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诸大城市。

4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辖村

大同村位于富春江路以西、泰山路以北,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由六个自然庄组成,常住人口833人,外来务工人员5300人,村有党员42名,2006年村级经济收入160万,人均收入11200元。近年来,村两委充分发挥全村各支队伍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村民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村、区级卫生村、五好党支部、先进党组织、综合治理示范村、计生先进单位、亿万农民健康教育示范村、村落文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顺利通过了区级新农村合格验收。

大同村因外来人口居住密集,村环境卫生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村两委每年都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事项来抓。近年来村两委组建了10人清扫保洁队伍并加强管理,通过各种努力,目前全村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村两委投入大量财力,建场地,组队伍,添设备,搞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组建文艺团队。组建了20人为主的铜管乐队,投入了近3万元购置了各类乐器,聘请专职老师进行辅导。目前在街道和村的许多重大活动上都有他们的精彩演出,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同时还组建了秧歌舞队、健身舞队、扇子舞队等,参加人员达150之多。

建设活动场地。2006年村投入了45万元建设了青少年活动室,室内有各类活动器具,室外有800平方米篮球场。投入了15万元建设了二只小公园,并配备了18套活动器具。投入了10万元建设了德生图书馆,共有各类书籍7000余册,该图书馆每月组织二次各类讲座,参加人员每次满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开展评比活动。由村妇联牵头,每年开展“好儿女、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及五好家庭”的公开评选,先进名单上墙公布,召开表彰大会进行公开表彰,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

5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辖村

大同村位于东涌镇的北部,是番禺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辖大乌头、南边月两个自然村,取大乌头自然村“大乌”二字为名,叫大乌村,后于1998年改为大同村。全村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5亩,分为14个生产队,1个经济社,1间小学,1家医院,总户数774户,常住人口2669人,劳动力人口1650人,流动人口11245人。

6 河北藁城市岗上镇辖村

大同村属岗上镇所辖,村址位于市西10公里处,内丽路往南3公里西侧,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总户数637户,2470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柏油路直接通村,502路公交车串村直通石家庄市,交通发达,通信便利。

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杂粮为主。工副业以板材、运输、家具生产为主,村私营企业有70余家,从业人员630人。拥有汽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等大小机动车辆230多辆。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98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29元。2005年跨入石家庄市百强村之列。

村内街道全部硬化、绿化,建有教学楼、露天剧场、商店、卫生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历四、九日为集期,100%以上农户有彩电、洗衣机、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家家用上了180米深卫生水,人民生活水平居全镇前列,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建设先进村。

7 山东即墨市通济街道辖村

村庄由来

据传,明末,黄、刘、荆等姓先后来此定居,因地处近西河西岸,称河西村。清康熙42年(1703),淮涉河改道,不再流经此村之东。因靠近官路,开设坊子(小店)的较多,改称坊子街,后发展为两村,在南者称坊子街,在北者称后坊子街。1953年,后坊子街改称大同。全村3个自然村,分别是马神庙街、同福街、同盛街。

政区人口

即墨市通济街道辖村。位于通济街道东部,距街道驻地4公里。全村有耕地210亩,工业用地8亩,商业用地52亩,居民用地150亩。2002年人口达26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

经济发展

200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79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3530万元,副业收入1586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2002年全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有70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人均收入10万元左右。个人经商的村民300户,主要集中在服装、加工服务等行业,每户每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至2002年末,全村有电话580部,电视机620台,机动车辆70辆,其中个人拥有车辆68辆。

8 广西隆安县南圩镇辖村

大同村位于南圩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有11个自然屯(上那发、下那发、那棍、大同街、花陆、下花陆、花潘、花潭、那料、布蒙、金欧),18个村民小组,共有741户,2902人。大同村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

大同村总面积为1876亩,旱地288亩,水田1588亩,,主要种植物有水稻,玉米。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竹子加工及劳务输出为主。

大同村通过2006年的扶贫开发后,目前村所在地已修通了四级水泥路面。2004年人均纯收入为1500元,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1700元和1820元。

9 江苏灌南县汤沟镇辖村

汤沟镇大同村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汤沟镇。地名含义:合作社时几个村庄合在一起,同心协力,故名。历史沿革:据嘉庆《海州志》载,明时属淮安府海州辖地,清时属海州沭阳县。民国初属沭阳县第五区,1936年属涟水县第三区,1946年属灌云县第三区华彩(时称官庄)。解放后属灌云县曙红公社(时称官庄大队)。1960年归兴庄公社,1978年划分官庄、牛行两大队,1979年牛行改称大同大队。1981年划归汤沟公社,1983年改属汤沟乡,1985年改属汤沟镇。2001年9月与官庄村合并,称大同村委会。大同村有村民小组12个,常住户937户,3543口人,耕地面积3790亩。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8314万元,粮食总产量4760吨,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5197元,大同村村民多养殖鸡和猪,并且以其木材优势大力发展板材加工业,村里有多家板材加工厂。下级组织:11个居民点,包括租地、鬼庄、三截庄、小张庄、张庄、官庄、童庄、侉庄、丁头庄、牛行、东北庄。

10 广东罗定市双东镇辖村

大同村位于双东镇政府的北面,与郁南县大湾镇相接,有七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1995人,农户520户,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亩,其中水田150亩,山林1300亩,2008人均收入4820人。

11 云南师宗县丹凤镇辖村

村情概况

大同村隶属于丹凤镇大同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丹凤镇东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大同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8.13平方公里,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 ℃,年降水量1203.6毫米,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等农作物。有耕地6000亩,其中人均耕地2.72亩;有林地7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70户,有乡村人口2210人,其中农业人口2210人,劳动力13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0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7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90万元,占总收入的57%;畜牧业收入483万元,占总收入的3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586头,肉牛495头,肉羊37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3人(占劳动力的7%),全部在省内务工。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350户通自来水,有139户饮用井水。有489户通电,有33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1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68%和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0户(分别占总数的65.7%和51%)。

该村到镇政府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2辆,拖拉机10辆,摩托车2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5户;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3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107户居住砖混结构;有140户居住砖木结构;有28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

12、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大同村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大同村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北部,幅员面积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74亩,辖12个村民小组,总共1174户,总人口3356人(其中农业人口3261人),富余劳动力450人,党员89人,党小组5个,主要发展枇杷、丰水梨、头菜种植。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改进蔬菜品种,建成1000余亩大头菜基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190余万元。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950元。

湖北省的大同村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大同村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地处鸡鸣古城,盛产莲藕,菱角,桔子,柚子。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共有15个队。全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现在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兴起了不少养殖产业,主要以养猪,养鸡,喂鱼为主,整村经济有了巨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整村住房以楼房为主,出门都以摩托车代步。农闲时节,村里流行打麻将,听花鼓戏等活动,也有在此时节进行一些业余经济活动。该村到镇政府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近年来不少家庭都有电脑,更加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12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大同村

大同村位于建德市西部重镇大同镇所在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23省道穿境而过,大长公路在本村起点,东面有大同溪,西面有蛟溪,以大同村为中心,双溪像两条漂亮的缎带,在其两侧涓涓流淌,最后汇合于永平桥。经过整治后的大同双溪,在村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的大同村,村貌整洁,村风文明,交通便捷,村民安居乐业,市场繁荣,百业兴旺。现在来大同,购物方便,饮食卫生,村民好客,办事方便。 大同村是由原大同村,古城山村,洞山村经过村规模调整后成立,区域面积7.57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户934户,总人口2916人,下属村民小组25个。耕地面积1303亩。人均耕地面积0.44亩。2008年度人均收入6163元,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28万元。 大同村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大同人民勤劳淳朴,才华横溢,人才辈出。 大同村盛产蔬菜。大同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配有钢架大棚蔬菜30余亩,配有农药检测室、杀虫灯、防虫网等设备,采取设施栽培先进技术上乘,所种植的蔬菜已经达到无公害标准。 大同村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测定,大同村洞山蕴藏石灰石资源近2亿吨,品质上乘,适用于水泥、碳酸钙产业,建德海螺水泥矿山基地座落在该自然村。 太湖石是本村的又一特色产业。该产品造型独特,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用该产品做成的假山,造型优美,形象逼真,本村的太湖石资源数量庞大,价格适宜,畅销本省各地市及周边省市及旅游景点,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为提高人民生活品位和改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同村是大同镇文化、政治、经济交流中心。各种商店林立,通讯、金融、电力、水利、卫生等机构、设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