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田乡
释义
1 湖南武冈市大田乡

大田乡为一地名,在我国福建省、江西省、四川省、贵州省以及浙江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地理位置

武冈市大田乡地处湖南省武冈市, 该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武冈大田乡属湘南丘陵区向云贵高原隆起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有独特小气候的山丘岗地平原齐全。

武冈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植被资源十分丰富。

·管辖区域

大甸乡辖:尖山、青龙、大甸、茶园、匡家桥、分界、湾里、小温、栗山园、外古、小铺、陶田、山底、枫木、红联、船田、纸槽、内古、木瓜界19个村委会。

2 福建泰宁县大田乡

面积13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790户6934人,耕地面积9639亩。境内资源丰富,山林面积18.3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75万立方米;竹山4.6万亩,毛竹520万根;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品种有高岭土、石英石、钾长石、黄金等。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弹好田曲、唱亮山歌、奏响水调”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烟草、笋竹、水电、矿产四项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藤锥、食用菌、养殖、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有力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2006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9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0元,财政总收入达192万元。农业发展极具潜力,初步形成了万亩优质丰产竹林、万担优质烟叶、万亩优质稻、千万袋食用菌及牧草养殖基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私营企业21家,年产清水笋1600吨、笋干2000吨、结晶硅800吨、水电装机容量近万千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66万元。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全乡已基本实现“五通”,村主干路面硬化率达100%,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乡卫生院达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省级卫生先进乡创建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中小学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基本达到了省级“双高普九”验收标准。大田乡先后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科普先进乡和市级文明乡、市级社会综治“十佳”乡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大田乡凝智聚力,建好全国文明村上田村、新村建设示范村布下桥自然村,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四川汉源县大田乡

乡镇概况

位于汉源县城西北28公里的流沙河中游左岸塔子山下,地理位置在北纬29°30′,东经102°36′。北邻清溪、富庄二镇,东南连九襄镇,东北靠双溪乡,西南隔流沙河与前域乡相望,背山面水,半山半顶,素有"塔子山下大田坝,流沙河畔好农家"之称。面积23.6平方公里,辖新堰、木林、新中、向阳、建设、胜利6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3312户,10781人。海拔1000--1765米。乡政府驻歇马庙(海拔1030米),相传为李冰之子二郎治水歇马之地。

历史沿革

大田古为笮都地。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黎州安抚司马祥卒,妻瞿氏掌司事,取瞿姓子袭职,马氏兴兵夺印,被降为土百户,谪居于此,以其坡平田大,称大田土百户。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废土司,民国时与前域、后域合并置田域乡,1951分置大田乡,1958年建立大田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大田乡至今。

农业经济

大田气候温湿,降雨量充足,霜期短,日照长,是温带作物耕植区。幸福堰、东大堰、香林堰、新堰纵横全境,灌溉条件优越,大部份耕地旱涝保收。有耕地面积6970亩,产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粮食总产量4792吨,农民人均粮食459公斤。果树品种多,除梨、苹、桃、李、柑桔、樱桃外新引进的梨树品种有绿宝石、水晶、红香酥、红香密酥、早美酥、七月酥、八月酥、黄冠、冀蜜9个和红灯牌樱桃、布朗李、香港李、大红李、玫瑰李、桃花李、白凤桃、油桃、中华寿桃、皮球桃、冬桃等12个小水果品种,年产水果8810吨,为县内主要水果基地之一。建有76个优质水果品种试验示范点和36个优质品种水稻、玉米示范点。

4 江西赣县大田乡

地理位置

大田乡位于赣县中部,桃江下游。东邻于都县,南接长洛、大埠乡,西靠茅店乡和赣州市沙河乡,北连江口镇,总面积110.7公里,乡政府驻地大田圩,距县城22公里。下辖1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3985人。 境内地形大部分为丘陵,间有河谷平地,东部低山环抱,西部山峦连绵起伏。气候宜人,适合种植中药材。桃江自南往北流贯乡境中部,至上南山下流入贡水。最高点高排罗仙岽,海拔920.9米,最低点上南山下,海拔110米。

历史沿革

以驻地命名。1950年属大田乡,1958年属茅店、江口两公社。1961年从茅店、江口2个公社析出设立雁鹅、大田2个公社。1965年雁鹅、大田2个公社合并为大田公社。1968年并入长洛公社,1972年恢复大田公社。1984年改大田乡。1997年,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高排、夏湖、大田、大坳、信江、雁鹅、中团、杜屋、瀛洲、河头10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21204:~200大田村 ~201高排村 ~202夏湖村 ~203大坳村 ~204信江村 ~205雁鹅村 ~206中团村 ~207杜屋村 ~208云洲村

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有稀土、钨矿、瓷土。林木资源有杉、松、杂木、竹、油、茶等,境内篁竹资源丰富。全乡有山地面积13.3万亩,现有林木蓄积量18000立方米。 [特产]名优特产品有:信江萝卜,高排茶油、蜂蜜,雁鹅竹编享誉省内外,“三元”杂交仔猪远销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城市。

交通邮电

2000年,该乡已实现9个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9个村通高压电,建有移动通讯基站1座,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国民经济

大田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种水稻,兼种花生、玉米、西瓜、蔬菜品种多。出产菜油、生猪、家禽,全乡有山地面积133000亩。果业生产在该乡占有较比重,品种主要有翠冠梨、金水二号梨、布朗李、脐橙等。 养殖方面主要以母猪、生猪、鱼为主,全乡有“长大”母猪1200头,品种改良率达96%,年产仔猪2万头左右,累计开挖渔塘1800亩。

城镇建设

十五年来,乡政府对大田圩镇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1999年铺设了水泥路面,安装了自来水管,兴建了较规范的农贸市场。扩建后的大田圩镇面积改为0.3平方公里,新增个体工商户近50户。

5 浙江武义县大田乡

乡镇简介

大田乡,位于县境中部,东、北分别与熟溪街道、壶山街道交界,南与新宅镇相接,西与王宅镇为邻,面积47.7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人口1.07万。乡镇府驻地徐村,海拔142米,距县城11公里。

该乡地处丘陵,山峦连绵,地势南高北低,主要河流有双港溪,发源于少妃岭和大殿岭。全乡气侯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全乡有创塘、瓦窑头、奇垄、长塘等大小水库18座,蓄水量174万立方米。并有源口水库南、中干渠入注,水利条件好。有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1628千瓦。有耕地697.6公顷,其中水田647.3公顷,占92.8%。山林地3200公顷,非林地1400公顷。农业以种植水稻、花卉、蔬菜、茶叶(苦丁茶)水果为主,养殖珍珠蚌、蚕茧、香菇、淡水鱼。产有毛竹、木材、茶叶、鲜笋、花木、蜜梨等,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和萤石矿藏。二○○一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413.64万元。

企业发展

全乡企业有水电、采矿、建筑、制茶、丝织、伞配等行业共58家,二○○一年工业总产值3374万元。

乡党委和乡政府在乡第九届党代会和乡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地会上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以农壮乡、以工富乡、科技兴乡、生态立乡"的发展思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保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特产

1、笋竹两用林(笋毛竹):大田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土壤肥沃,呈酸性,十分适宜毛竹生长,有丰富的毛竹资源,达10604亩。现已开发的笋竹两用林基地达市、县、乡三级的有千余亩,现党委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力争建设万亩毛竹丰产林。现产品毛竹和鲜笋供不应求,外地客商纷纷求购,已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2、茶叶:全乡茶叶面积4000亩,生产的名优茶有龙井、武阳春雨、碧螺春、毛峰、有机茶、苦丁茶,产品销往山西、河北、杭州等各省市。

3、蜜梨:桐琴蜜梨"基地三百亩,品种有翠冠、新世纪、西子绿、黄花等品种。果实个大,味甜,产品销往温州等地。今年每公斤售价4元以上。

4、花卉:全乡发展面积五百亩。有樟树、红枫、罗汉松等几十种品种。由于地理气侯、交通、环境等条件优越

6 贵州晴隆县大田乡

基本概括

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乡位于晴隆县中北部,距县城43公里,东邻关岭县岗乌镇以北盘江为界,东北与六枝隔河想望,东南连马场乡,西南与普安县白沙乡接壤,西北接花贡镇,处于东经105°5′15〞至105°1530与北纬25°55′15〞至26°0′30〞之间;境内海拔在586—1779米之间,国土面积90.88平方公里,耕地仅8265亩(水田2475亩,旱地5190亩),没有坝子地,园地用地面积7745亩,林业用地面积53691亩,牧业用地面积18936亩。人均占有耕地0.64亩。大田乡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雨热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350毫米左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约占年降雨量的80%。年平均温度13.7—17.1℃,年积温5000—6000℃,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大于280天,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和繁衍,为宜林牧最适宜的区域。村前有一片稻田,故名。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设大田铺,为安南十二铺之一。晴隆—花贡公路经此。

大田乡是由1992年“撤、并、建”之前中云区的纳屯、大田、达土三个小乡合并的,现辖大田、董箐、兵务、达土、、新寨、民族6个村85个村民小组。 大田乡地势高,坡陡谷深,气候复杂多样,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核桃、板栗、花椒、杜仲、桃子、柑橘、斑竹、甘蔗、花生、烤烟、早熟蔬菜等经济作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铅锌、铁矿、硫磺、朱砂等储量较大,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管辖范围

大田乡是汉、布依、苗三种民族杂居之地,共居住有3389户15512人,少数民族占57.6%,人均纯收入2375元。所辖各村概况如下:

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大田乡政府所在地,海拔最高为1700米,最低为690米,国土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由汉族、布依族、苗族组成,全村辖兰蛇、两扇、袁家、小寨、红土、黄土、新华、高埂、绵竹、浪寨、坡峦、大寨、大坪地、红中、红星、周家、砚瓦、长岭、鹞子、洼一、洼二、洼三、新田、红岩24个村民组,共居住有931户4063人。有中学1所,小学2所,中心卫生院1所。该村地势起伏大,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萝卜等耐寒作物和发展草食性牲畜养殖、种植斑竹、早熟蔬菜等。

董箐村

董箐村位于大田乡正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海拔在1400米左右,国土总面积为11平方公里,本村辖扁坡、麻山、麻地、石板、永红、团结、砂上、砂下、小箐、坳田、董一、董二、董三13个村民组,总户数为457户,人口为2035人,该村地势高,阳光充沛,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萝卜等耐寒作物和发展草食性牲畜养殖等。有小学2所。

达土村

达土村位于大田乡东北部,距乡人民政府14公里,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100米,国土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河谷低热带气候,适宜种植砂仁、水果及早熟蔬菜等。全村辖左一、左二、拉一、拉二、齐心、兴中、簸箕、达土、兴芬、兴土、拉务、捧当12个村民组,554户2724人,均为布依族,人均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文化相对落后。自光照电站建成以来,全村均为涉淹农户,共有移民116户603人,其中有分散安置2户10人,组内插迁114户593人。有小学2所,村级卫生室1所。

兵务村

兵务村位于大田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国土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本村辖高坡、兴合、中寨、王家、洼子、兴风、对门、上排、下排、光照10个村民组,总户数为516户,人口为2378人,该村地势高,阳光充沛,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萝卜等耐寒作物和发展草食性牲畜养殖等。有小学1所。

民族村

民族村位于大田乡正西面,海拔最高为1500米,最低为820米,国土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由汉族、布依族、苗族组成,全村辖瓦窑、柿花、半坡、捞地、民族、新华、钟家、老窑、盘马、撒当、冷饭11个村民组,共居住有450户1934人。有小学一所,教学点一个,村级卫生室一所。该村地势高,阳光充沛,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萝卜、花椒等耐寒作物和发展草食性牲畜养殖等。

新寨村

新寨村位于大田乡政府正北面,海拔最高为1480米,最低为810米,国土总面积为23380亩,其中牧业用地面积5845亩,耕地面积865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地365亩),未利用地为5878.3亩,由苗族、布依族、汉族组成,全村辖林场、邓家、王家、黄厂、马家、新一、新二、新三、中一、中二、纳屯、兴农、拉碧、凉水、四新15个村民组,共居住有418户2378人,其中少数民族382户2034人。有小学2所。该村阳光充沛,适宜种植板栗、花生、洋芋、萝卜、斑竹、早熟蔬菜和发展养殖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