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田村
释义

1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大田村

2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大田村

3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

4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清江乡大田村

5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龙洞镇大田村

6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徐市镇大田村

7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舒庄镇大田村

8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

9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大湾镇大田村

10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者太乡大田村

11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大田村

12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益智乡大田村

13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龙潭乡大田村

14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大田村

15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滩镇大田村

16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大田村

17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平村乡大田村

18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大田村

19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乡大田村

20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大田村

21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大田村

22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大田村

23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大田村

24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乡大田村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

26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大田村

27 云南省宣威市双河乡大田村

28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乡大田村

29 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大田村

30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大田村

31 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大田村

32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镇大田村

33 云南省玉溪新平县新化乡大田村

34 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大田村

1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大田村

大田村属华容区庙岭镇庙岭村,辖三个组,100多户,600多人,主要从事农业。过去手工作坊较盛行。如槽坊(也叫酒坊)、榨坊、豆腐坊、面粉坊、弹花铺、染铺、剃头铺,此外还有药铺、杂货铺、鱼行、肉案等。近年来大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楼房林立,公路通到村,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昔日做饭缺柴,烧过草皮,如今用上煤气,炊烟少见了。新一代的工匠艺人又活跃起来,全村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

2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遂昌西部,距离大柘镇所在地2.5公里,全村总人口667人,213户,4个村民小组。村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有一块保护完好的森林公园,面积580多亩。全村有茶叶加工厂67家、五金加工厂3家、农家乐1家、各类商铺5家,2006年农均收入5000多元,村集体收入12万多元,创建省级示范村。该村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学习进步,社会治安稳定,村风和谐良好。

该村是一个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村,村庄古迹多,村民文化底蕴深厚,村民热爱文化,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并编写了“大田村志”。50年代创办了大田剧团,参加过各种文艺汇演,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主办文化活动本村能积极参加,现村有大鼓队、秧歌队、电瓶车队、老年健身队、篮球队、马灯队、贝壳队、乒乓球队,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棋牌室,有一千多平方的活动场地。近几年参加过县、镇主力、的各种文化节活动,大大的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2005年成功的主办了荼文艺晚会,三地县演员来村登台演出,并将信息发布在中国最权威网站“中国雅虎”。该村的文艺活动都是自发而行,具有农村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也多次获奖。

3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西江镇中部偏东南,东与西源村,南与兰陂村,西与火星村和西江村,北与南星村和湾兴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0亩。辖21个村民小组,725户,3252人。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产水稻、烤烟、甘蔗、莲米等。 特色特产:茶叶、果蔗。

4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清江乡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清江乡南侧,共有13个村民小组,352户家庭,人口1419人。大田村主要经济作物为吊瓜、水稻、花生、棉花等。近年来,村民以市场经济为风标,调整产业种植面积,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田村水资源十分丰富,村内有大田水库、库湾养殖,并在村部设有农民用水协会;农业灌溉方面,大田渡槽大展雄姿;旅游方面,陈明寺新开光,迎接八方游客;工业方面,焦化厂、变电站均坐落于村内。

5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龙洞镇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龙洞镇东南部,总人口1031人,其中党员43人,辖12个村民小组、309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81亩,现人们安居乐业。

大田村设村委2人,分别是沈楚乔、辜平芳。支委3人,分别是沈楚乔、辜平芳,田俊武。今天的大田村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村支部和村委会以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带领全村人民正在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6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徐市镇大田村

徐市镇大田村位于建阳市的南部,距浦南高速公路互通口15公里,距阳顺公路8公里,距南武路17公里,距市区29公里较交通便捷。全村有413 户、1647人,66名党员,6 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大田村有耕地面积3540亩,山地面积27000亩。2008年发展烤烟160亩,2007年村财收入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9元。

7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舒庄镇大田村

简介

大田行政村位于舒庄镇西700米处,西靠幸福沟与顾集为邻,南靠泉河与临泉县接壤。行政村室坐落在舒固公路旁边,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景色秀丽。

行政规划

全村共六个自然村,分别是:大田村、小田村、小闫村、土领村、闫老家、陈丙庄、。共有人口2342口,耕地面积2500余亩。

村两委班子共有六人,平均年龄40周岁,是一个非常团结而有魄力、有朝气的班子。

特色

本村有两大特色,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多2008年全村外出务工人数接近千人。二是卖米酒的多,仅小田村就有100余人走街串巷卖米酒。全村年平均达200人常卖米酒。

8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

大田村坐落在广清高速公路出口,南临流溪河,西靠巴江河,全村总面积约4.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有大田、鹤边、海口3个自然村,共16个经济合作社。该村户籍人口为3664人,其中农业户口2775人,居民户口889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为1549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1871元。

该村民风淳朴,世代以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近几年,该村通过农田出租给外地花农种植花卉形成1500亩高产花卉园圃。目前,进驻该村的企业有三十多家,其中广东白云学院是全国有名的民办高等院校;广州市洲星食品有限公司是市、区、镇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业农头企业。工业和学校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

大田村南临流溪河,西靠巴江河,筷子河从村辖内经过,紧靠广清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面积4.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82人。辖内田园、山岗,水网,河涌交错,拥有3500亩基本农田保护区,一派岭南特色田园风光。

今年70多岁的谢沛忠老人是大田村退休的老干部,他介绍说,大田村位于流溪河与巴江河的交汇处,这两条河在大田村交汇之后流入珠江。河水携带的大量肥沃泥沙沉积在这里,再加上水源丰富,到处都是良田沃野。大田村民风淳朴,世代以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近几年,该村通过农田出租给外地花农种植花卉,形成1500亩高产花卉园圃,大田村到处飘散着清新的花香。

“旧时我们村田地是最多的,现在周围几条村包括沙溪、勤星等的土地都是从大田分出去的。大田村是何时得名已经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村除了土地多外,曾经有一片面积达48亩的单片田地,我想这大概就是大田之名的来源吧。”

溯源: 谢姓南迁广州第一站

江高地区是宋代移民南迁进入广州的集散地,大田是谢姓进入广州地区的第一站,后来人丁兴旺,遂分枝到各地。

现在的大田村有居民3782人,居民主要有谢、龙、姚、曾等姓,其中谢姓是主要姓氏,人数最多,据说是谢灵运后代。

谢沛忠说,根据族谱的记载,谢家先祖是宋朝开熙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而来,距今已经800多年了。不过,谢姓到大田村时,当时此地已经有王姓居住。随后800年间,王姓逐渐外迁,现在大田村已经很少王姓村民。至于大田村开村于何时,现在已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

大田村是谢姓到广州的第一站,之后清远、东莞、南海、石马、从化等地的谢姓都是从大田分枝出去的。

“现在,大田与各地谢姓宗亲一直保留着亲密的宗亲关系,时常有来往。去年,村里举行文化古迹公园暨北帝古庙、原珍谢公祠重修落成庆典,各地谢姓宗亲齐聚大田村,当时在村里宴开800多围,大家欢聚一堂。”谢沛忠说。

古迹: 古庙群成村民休闲好去处

大田村的村尾有一个古庙群,其中历史最为悠久、香火最为鼎盛的要数北帝古庙,它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是方圆十里之内最大的庙宇。北帝庙的东边有张王庙,观音财神殿。西有康公庙,六十太岁殿、凌宵殿等。而距北帝古庙几步之遥,还有原珍谢公祠。这些庙宇虽经重修,但仍显古色古香,现建成古迹文化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但凡北帝古庙都是建于村中心,而奇怪的是大田村的北帝庙却位于村尾。谢沛忠老人解释说,大田村的北帝庙其实原来也是位于村中心的,后来香火过旺,村中心受到限制,再加上北帝庙是水神,而滘尾一带河涌交错,旧时经常发水,于是在清朝时村里就把庙宇移到了村尾的这片空阔地方,希望北帝保佑大田风调雨顺。北帝庙虽迁,但村中心仍保留其痕迹,村里有叫庙边、庙口等地名的,就是因为曾经存在北帝庙的缘故。

据介绍,昔日古庙门前,良田万亩,河涌交错,稻熟鱼肥。北帝水神专门管水治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深得乡民信奉,特别是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各地香客善信齐来古庙参拜,更是热闹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古庙群中的康王庙,还供奉着一位大田本地的神仙,这位神仙叫钟进。据说钟进以寻亲访友,传递佳音著称。大田村颇多侨乡亲眷,大多焚香寄托钟进寻访海外亲朋,而传说中,钟进快马传书,不久佳音即可传来。因此,钟进这位本土神仙的大名,侨乡人尽皆知,供奉钟进香火,也长年旺盛。

人文: 明代古祠谢氏大宗祠

大田村谢氏大宗祠是追溯谢姓迁移的最好见证。祠堂位于大田村西南面,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这座古老的祠堂曾在明崇祯八年,清康熙四十四年,乾隆二十五年,嘉庆十六年,道光二十三年分别五次重修。

谢氏大宗祠是我区少见的大型宗祠,坐北朝南,分三路三进,中路为正祠,两侧为衬祠,以青云巷相隔。深三进,中路有头门,中堂、祖堂及前后两天井,深43米,整座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祠堂前面为花岗岩条石铺砌地坪,赫然有八对旗杆夹石,坚立在东西两侧。

旧时但凡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功名的,皆可在宗祠前立旗杆夹石,夹石刻名以留后世。“乾隆钦点翰林院谢敦源立”、“乾隆丁已恩科进士谢冈点”、“同治辛未科进士谢延钧立”、“光绪元年恩科钦赐举人谢佩熙立”、“光绪拔贡谢朝钦立”、“光绪钦点户部主政谢鉴波立”等石刻,记载着清代大田村通过科举考试得到朝廷选拔的近十位先贤。

进入宗祠中堂,屏风之上悬挂有“佑启堂”金色牌匾,落款为“明崇祯戊寅年巡按广东监察御史葛征奇”,这三个字内蕴佑泽子孙、启蒙后裔之意。

据介绍,大田谢氏始祖六郎,自宋代从南雄珠玑巷南迁于大田立村,明朝万历年间大田村始建谢氏大宗祠纪念,其间子孙繁衍,开枝散叶,有到海外谋生者,不胜其数。先时珠江三角洲,就有由大田谢氏分枝的四十多条乡村,人口有几十万。始祖六郎之坟墓在巴江河畔。每年九月初五拜祭日,从化、花都、南海、佛岗、芳村及白云区各村谢氏后裔,皆来认祖朝拜。而六郎父辈芳圃公墓地在从化牛心岭,坟墓完好,这也是南粤大地谢氏溯流追源,寻根问祖的极好佐证。

大田谢氏大宗祠,自民国初年起,直至2006年,一直用作大田村学校,为大田培养众多人材,故有“大田母校”美誉。

相关链接

特产:大田马蹄粉

马蹄糕是广东小吃,以糖水拌合马蹄粉蒸制而成。其中,以大田马蹄粉蒸制的马蹄糕风味尤为独特。大田马蹄粉是选用优质马蹄加工而成。广东马蹄分为甜马蹄和水马蹄两大类,甜马蹄用于鲜食和制罐头,水马蹄主要用于熟食或加工马蹄粉。水马蹄多种植在低洼而多泥浆的水田或浅水塘中,水分少,淀粉多,味淡。旧时大田村曾经盛产马蹄,随后开办马蹄粉厂,因需求量巨大,马蹄主要从清远、佛冈、从化等地生产。马蹄在大田马蹄粉厂加工成粉后,运往各地制作成马蹄糕。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东方宾馆、泮溪酒家等星级宾馆、酒店及老字号的酒家采用的马蹄粉大多是大田村生产的马蹄粉。现在大田马蹄粉不但是我区也是广州市的特产。

9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大湾镇大田村

该村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南岸镇西北8公里。距镇城区约2公里,面积约9平公里,下辖坑尾、陈屋、井田、岗顶、大巷、勒根、新村等7条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8户,总人口2086人。全村共有耕地1375亩,鱼塘1000亩,林地4300亩。大田村水产养殖业的规模比较大,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该村历史上,因为该地区被称为大田榔地,所以命名为大田。该村主要盛产是花生,肇实。交通方面,该村有公路经过大湾镇链接到321国道。

10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者太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广南县者太乡地处者太乡北边,距 者太乡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90公里。东邻三卡村委会,南邻者太村委会,西邻未昔,北邻广西省。辖大田、马龙、坝南等29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203户,有乡村人口5694人,其中农业人口5694人,劳动力37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71人。全村国土面积100.06 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 20.60 ℃,年降水量 1,26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油桐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5,526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25,245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9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畜牧业、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526.00 亩(其中田:1,555.00 亩,地3,971.00 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5,24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21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39 亩,主要种植 茶叶、油桐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119,318亩,其他面积 0亩。有茶叶、油桐、野生菌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无路灯。全村有 1166户通自来水,有27户饮用井水,有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59%)。有534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4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44.66%、0%和37.85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40户(分别占总数的30.28%和28.60%)。

该村到乡道路为 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8.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 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467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15.00亩,有效灌溉率为9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65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2 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0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27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17户。全村有 2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4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89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6.5万元,占总收入的45.2%;畜牧业收入 163.1万元,占总收入的18.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661 头,肉牛411 头);渔业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0.03%;林业收入101万元,占总收入的11.2%;第二、三产业收入 66.6万元,占总收入的7.4%;工资性收入162.1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 865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2.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48 人(占劳动力的15.2 %),在省内务工135人,到省外务工 413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203 户,共乡村人口5694人,其中男性2973人,女性2721人。其中农业人口 5694人,劳动力3792 人。该村以壮、苗族为主(是壮、苗族、瑶族混居地),其中壮族2498人,苗、瑶族2689人,其他民族507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0人,占人口总数的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730人,参合率 83.1%;享受低保14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 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 8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0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0个,人畜混居的农户1006 户,占农户总数的84.61%。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2 所,校舍建筑面积 2,300.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29 人,在校学生850人,距离者太中学8.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00人,其中小学生850人,中学生25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2 个。

人文地理

大田村自然资源丰富,主要居住着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氛围浓厚,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11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大田村

该行政村隶属隆阳区蒲缥镇 ,距镇政府所在地40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保山市、区75公里。东邻施甸县 ,南邻 潞江镇 ,西邻潞江镇 ,北邻核桃村。辖大田、杨家山一、二组、岳家、三卡、山脚等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3户,有乡村人口726人,其中农业人口726人,劳动力5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 人。

全村国土面积1.31 平方公里,海拔1618 米,年平均气温18.5 ℃,适合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064.3 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804.2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 、通路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171 户通自来水,有 1 户饮用井水,有 172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172 户通电,有 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0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和 58.1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84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70 户(分别占总数的48.83 %和 40.7%)。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0.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4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0 辆,拖拉机 4 辆,摩托车 31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00 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03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6 户;建有小水窖 204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全村有 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6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6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6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 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3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69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0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14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0.10 万元,占总收入的56 %;畜牧业收入 80.53 万元,占总收入的 37.6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860 头,肉牛 60 头,肉羊 0 头);渔业收入 0.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3.57 万元,占总收入的1.67 %;第二、三产业收入 3.98 万元,占总收入的 86 %;工资性收入 5.82 万元,占总收入的 2.72 %。农民人均纯收入1,141.00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养殖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82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 人(占劳动力的%),在省内务工12 人,到省外务工4 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72 户,共乡村人口713 人,其中男性377 人,女性 336 人。其中农业人口 712 人,劳动力 484 人。其中傣族 25 人,汉族688人,其他民族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7 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 0.9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704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8.74 %;享受低保 44 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 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40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0 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172 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394.00 平方米,拥有教师3 人,在校学生82 人,距离镇中学7.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2 人,其中小学生82 人,中学生6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0 个、图书室 0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 0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年被 评为等等。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交通不便,乡村道路全部为土路,只有冬季维修后才可勉强通行,此外,村民所出售或购买的农产品只能靠人背、马驮成本太高;2、没有生产用水,灌溉田要靠天下雨;3、生活用水不能保障,并且水质太差,不达标。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希望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扶持,是我村的道路、生产用水能尽快解决;2、力争在"十一五"期末把烤烟发展到1500亩,透心绿豆特色产业发展到1000亩,泡核桃发展到2000亩;3、力争在"十一五"期末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1141元增加到2000元。

12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益智乡大田村

该行政村隶属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益智乡,地处 益智乡东北边,距益智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景谷县城45公里。东邻共和村委会,南邻芒迁村委会,西邻益香村委会,北邻益香村委会。辖大田一社、大田二社 、荒田一社 、荒田二社、闪片房、那泥河等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0户,有乡村人773人,其中农业人口773人,劳动力4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46人。

全村国土面积32.45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9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217亩,人均耕地1.57亩,林地面积43661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4.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4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松脂、劳务、粮食为主。

13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龙潭乡大田村

大田村隶属于龙潭乡邓耳村委会。位于龙潭乡政府住地东北边,距离龙潭乡政府住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2℃,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烤烟 等农作物。全村国土面积为4254亩,林地1500亩,耕地面积330亩,人均耕地2.34亩,共有经济林果地50亩。全村有农户33户,共141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41人,劳动力67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14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大田村

该自然村隶属镇雄县罗坎镇了凤翥行政村,辖大田、长岭、瓦房、长地、小溪5个村民小组。地处凤翥行政村北边,距乡政府10公里,距行政村5公里,道路不通,交通较不方便。截止2006年,有农户378户,有乡村人口1721人,其中农业人口1709人,劳动力8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9人。 该自然村国土面积 2.34平方公里,海拔950 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 11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335亩,人均耕地0.8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3.01万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

15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滩镇大田村

该自然村隶属于新滩镇银厂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6公里。国土面积有0.63 平方公里,海拔50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756 毫米,适宜种植粮食、魔芋 等农作物。有耕地444亩,其中人均耕地0.43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35 户,有乡村人口1075 人,其中农业人口1040 人,劳动力52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9 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3.1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二三产业 为主。

16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大田村

大田村隶属于龙武镇他乌德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龙武镇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国土面积1.67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9.8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43.22亩,其中人均耕地2.02亩,有林地2225.6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0户,有乡村人口75人,其中农业人口75人,劳动力4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7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平村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自然村隶属于永平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平村彝族傣族乡东北边,距离永平村委会14.00公里,距离平村彝族傣族乡政府23.00公里。国土面积0.07平方公里,海拔1,257.00米,年平均气温19.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南亚热带作物等农作物。2008年末有耕地106.00亩,人均耕地1.6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截止2008年底,有农户15户,有乡村人口64人,其中农业人口64人,劳动力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5户通自来水,有1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5户通电,有1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3.3%和7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3.00公里。全村共拥拖拉机3辆,摩托车7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6.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4.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9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0万元,占总收入的28.3%;畜牧业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1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5头,肉牛1头);渔业收入0.20万元;林业收入10.50万元,占总收入的53%;第二、三产业收入0.50万元;工资性收入0.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在省内务工1人,到省外务工1人。

18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大田村

大田村村隶属于金河镇黄家寨村委会,属于山区地区。位于金河镇西边,距离黄家寨村委会7公里,距离金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县城)10公里。国土面积有0.7平方公里,海拔1587米,年平均气温18.4℃,年降水量2493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28亩,其中人均耕地1.47亩;有林地376亩。全村辖1个村小组,有农户18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1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7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9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乡大田村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乡,地处海子乡东边,距海子乡政府所在地4.2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42.2公里。东邻树林乡,南邻中沟村,西邻海子村,北邻瓦厂村。辖 沾房、坪子、大田、瓦厂、海坝等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43户,有乡村人口3101人,其中农业人口3101人,劳动力152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28人。

全村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海拔1186.9米,年平均气温10.7℃,年降水量725.7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109.9亩,人均耕地1.04亩,林地4256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20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普义乡三丘田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普义乡东边,距离村委会5 公里,距离乡政府26公里。国土面积6.99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水量168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596亩,其中人均耕地2.58亩;有林地568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37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人,劳动力1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105人,常年在外务工3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62户存在饮水困难。有58户拥有电视机,(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分别占总数的90%和4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6公里,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乡政府26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运输车3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6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5亩,有效灌溉率为16%。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09万元,占总收入的33%(其中经济作物收入5.4万元,占总收入的20%);畜牧业收入8.83万元,占总收入的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0头,肉牛6头);渔业收入0.56万元,占总收入的2%;林业收入1.56万元,占总收入的6%;第二、三产业收入4.16万元,占总收入的15%;农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9%,其它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3%。农民人均纯收入91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2户,共有乡村人口237人,其中男性129人,女性108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人,劳动力143人。该村以哈尼族,汉族为主,其中哈尼族183人,汉族47人,其它少数民族7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23人,参合率94%;享受低保14人,五保0人。

低保名单

户主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家庭住址 类别

李 强 男 39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张文书 女 33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李春波 男 16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李春艳 女 14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杨忠才 男 26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李琼珍 女 34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毕升平 男 50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肖会仙 女 28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毕保平 女 15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毕成林 男 31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李曾伦 男 59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祁恒安 男 83 哈尼族 三丘田村月兰山 三

陶世兴 男 72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李学安 男 64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郭永珍 女 65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三

五保名单

姓名 性别 民族 住址 类别

老年人 未成年人 残疾人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陶福生 男 彝族 三丘田村大田 
 
 
 
 1 

陶有兴 男 哈尼族 三丘田村大田 
 
 
 
 1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8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三丘田完小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普义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2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1人,其中小学生19人,中学生12人。

全村237人,88人受过中学教育,120人受过小学教育,29人未上过学。

发展重点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县内。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咖啡、茶叶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咖啡、茶叶产业。

21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大田村

大田村委会是盐津县兴隆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兴隆乡南边,距离兴隆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乡路面为土路,交通方便,距离盐津县城55公里。东面邻兴隆乡保宁行政村,南面邻兴隆乡蒿芝行政村,西面邻盐津线落雁乡,北面邻兴隆乡兴隆村。辖龙山自然村、大田自然村、两河自然村、田坝自然村等3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05户,共5227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5227人,劳动力2932人。

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9.52平方公里,海拔680米,年平均气温17℃,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面积6255亩,林地14585亩,人均耕地1.19亩,共有经济林果地5620亩。全村农民收入以劳务输出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6元。

村内干部群众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大田村委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增加竹子特色产业3000亩,养殖业方面发展5000头,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500元。

22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者海镇陆兴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者海镇南边,距离陆兴村委会6公里,距离者海镇20公里。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烟叶、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275.5亩,其中人均耕地0.66亩;有林地1808.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2户,有乡村人口463人,其中农业人口463人,劳动力2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2.3万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1万元;畜牧业收入6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27头,肉牛124头,肉羊336头);林业收入2.1万元;工资性收入1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5人,在省内务工50人,到省外务工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无路灯。全村有106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1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5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21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9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3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上村乡大河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乡镇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镇4公里。国土面积.57亩,海拔167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12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48.83亩,其中人均耕地.48亩;有林地4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户,有乡村人口102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人,劳动力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18万元,占总收入的42.39%;畜牧业收入12.15万元,占总收入的46.0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5头,肉牛11头,肉羊68头);工资性收入7.77万元,占总收入的29.46%。农民人均纯收入3385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7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7.14%),在省内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 ,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1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2户通电,不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户(分别占总数的41%和4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4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乡大田村

大田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太忠乡王家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东南边,距离王家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9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作物。有耕地295亩,人均耕地1.86亩;有林地1372亩。全村由2个村民小组组成,有农户49户,有乡村人口159人,均为农业人口,劳动力1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1亩(其中:田76亩,地115亩),人均耕地1.2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37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04亩,主要种植核桃经济林果;有荒山荒地360亩。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44万元,占总收入的20.08%;畜牧业收入29.7万元,占总收入的47.9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头,肉牛13头,肉羊25头);林业收入19.8万元,占总收入的31.97%。农民人均纯收入2647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2.05%),均在省内务工。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

大田寨,位于广西钟山县公安镇镜内,分为上大田和下大田两部分。是该镇人口最多的村,全村共400多户,3000余人,村内居民多为杨姓人家。前有护村河,后有松树林,北有龙珠岭,南有唱戏台

山清水秀 :

桂林山水甲天下

大田风光比桂林

地灵人杰:

古朴原住民

杨姓大家族

文化底蕴:

双六拉十放大炮

正月初六唱大戏

历史佳话:

大田寨的粽子打死狗(斗米粽子)

大田寨的庙祝聊聊乱(外来的庙祝看到来进香的人太多)

26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倘塘镇茂宗行政村,地处山区。位于 倘塘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离镇政府15公里,。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3.3 ℃,年降水量960毫米,适宜种植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446亩,其中人均耕地1.49亩;有林地38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1户,有乡村人口317人,其中农业人口285人,劳动力12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3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煤炭、生猪、粮食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4万元,占总收入的14.43%;畜牧业收入54万元,占总收入的17.7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92头,肉牛7头);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0.33%;第二、三产业收入193万元,占总收入的63.28%;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3.61%。农民人均纯收入3833.00元,农民收入以煤炭、生猪、粮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人,在省内务工2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86户饮用井水,有8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8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8.4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户(分别占总数的63.16%和63.16%)。该村到倘塘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47辆。全村无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窖;无“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该村到2007年底,农村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7 云南省宣威市双河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双河乡葛菇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双河乡南边,距离尖山村委会1公里,距离双河乡1公里,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679.7亩,其中人均耕地1.21亩;有林地392.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48户,有乡村人口570人, 其中农业人口570人,劳动力35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9.7万元,占总收入的32.3%;畜牧业收入79.2万元,占总收入的48.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88头,肉牛1头,鸡1054只);林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17%;第二、三产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 2.97%;工资性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10.94%。农民人均纯收入1794元,农民收入以玉米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9人(占劳动力的 42.8%),在省内务工114人,到省外务工1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等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48户饮用井水,有14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42户通电,有1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3.87%、65.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0户(分别占总数的11.6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摩托车18辆。

全村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8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8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法斗乡坪寨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8.00 公里,距离乡25.00公里,国土面积9.79平方公里,海拔1,420.00米,年平均气温16.50 ℃,年降水量1,60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33.62亩,其中人均耕地0.88亩;有林地14,0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7户,有乡村人口151人,其中农业人口151人,劳动力9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3.62亩(其中:田33.04亩,地100.58亩),人均耕地0.88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4,0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4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59亩,主要种植八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2.00亩,荒山荒地215.38亩,其他面积280.00亩。

29 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大田村

村情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阿都乡大佐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阿都 乡南边,距离大佐村委会0.5 公里,距离阿都乡7.6 公里。国土面积有 0.78平方公里,海拔1760 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 975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 等农作物。有耕地 481.74亩,其中人均耕地0.99 亩;全村辖 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9 户,有乡村人口486 人,其中农业人口 486人,劳动力240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0 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0.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4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6 万元,占总收入的26.11 %;畜牧业收入41.4 万元,占总收入的 45.8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72 头,林业收入 0.3万元,占总收入的0.33 %;第二、三产业收入0.3 万元,占总收入的 0.33%;农民人均纯收入954 元,农民收入以洋芋、玉米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4.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44人,在省内务工34 人,到省外务工10 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119户通自来水,有 119户通电,有 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 %和34.8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户,分别占总数的23%和11.5%。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5 公里。拖拉机1 辆,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 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1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0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大田村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大田村北邻福田村;南邻鹤山狮子村;东邻高桥社区;西邻鹤山镇狮子村。全村幅员面积 6.8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90 亩;共辖 12个社,608 户、总人口2000 人,劳动力 1150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670 人),劳务输出 350 人,村、社集体经济收入 4.5 万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 3500 元;党支部下辖 8个党小组,党员81 人,其中女党员7 人,35岁以下党员 23 人,50岁以上党员40 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15 人。全村现有公路 21 公里,其中水泥路7 公里。村主导产业是:柑桔、茶业、养殖业。

31 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大田村

大田村隶属于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大田村村委会,属于二半山区,坡地梯田式村。位于汶水镇政府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5公里。邮政编码:616552,区号0834;该村到汶水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即县城1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汶水镇农贸市场5公里;雷(波)屏(山)路即省道107线经过该村;截止2011年底,已实现通自来水、通电、通村公路、通电话。该村属坡地梯田式村,水源充足,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以汉族为主,约占97%,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瓦房和砖混房屋为主,其中有50%左右的修了砖混结构住房。大田村小学生就读到大田小学,也有到汶水中心校就读的,中学生就读到汶水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最远3公里,距离中学最远8公里。

32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镇大田村

村情简介

大田村隶属于安徽省濉溪县孙疃镇,位于浍河南岸,共有1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307人,耕地面积5800亩,56名党员,2个党支部,44名村民代表,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班子成员都是致富能手。

村务公开

财务制度

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一、依法确立的经济合同是村财务收支核算的重要依据。财务收支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中的条款规定,确保经济业务的往来和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二、村、队的收入必须按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财务处理,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截留收入、挪用资金,严禁私设“小金库”,若违反则从严处理。

三、村、队费用开支必须以“量力而行”为原则,压缩非生产开支和消费性开支,费用开支的审批要严格执行“一支笔”的审批制度。业务费用的支出掌握“小额、必须、合理”的原则,从严从紧控制,不得公款私用,对违反费用开支规定的,财务部门有权拒付并负责向主管部门报告;生产队的费用开支村委会应指定专人审批,实行“三章制”办法。

四、村队的收支情况,每季度由村务(财务)监督小组进行检查,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村委会,并于次月25日前上墙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

财产管理

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村、队及其所属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财产物资归村、队村民共同所有,为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村、队经济组织增加或减少集体资产,涉及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变动须报村集体讨论决定,经批准后方可执行。财产物资必须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等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入帐、核算及管理等。增添非生产性资产需经集体讨论决定,并按规定上报备案,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擅自操作。

二、村、队的集体资产经产权交易前,应通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经村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后,按法定程序实施交易,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私自交易或“暗箱操作”。

三、村务(财务)监督小组有权对财产物资管理进行监督与检查。单位或个人有违反上述规定,监督小组有权责成村委会或村民会议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生产队及其经济组织的财产物资管理的日常工作由村的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负责。

33 云南省玉溪新平县新化乡大田村

乡村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新化乡鲁一尼村委会,位于新化乡东北部,距离新化乡政府3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距村委会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0.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亩,林地207亩,人均耕地1.62亩。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7.1℃,适合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全村有农户10户,共42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2人,劳动力2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1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烤烟收入为主。

大田村今后的发展重点:继续巩固烤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核桃、荞麦种植。

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全村10户均通自来水和通电,不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的农户1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土路。全村共有9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9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3户;建有沟渠800米,小水窖7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8亩。

农村经济

2010年大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7.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3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8.4%;畜牧业收入5.6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18%;林业收入0.0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13%;外出劳务收入0.2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7%。农民人均总收入8907元,人均纯收入4917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7户,居住于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3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农用运输车1辆,拖拉机2台,摩托车1辆。

人口卫生

大田村现有农户10户,共42人,其中:男性20人,女性22人。农业人口总数为42人,劳动力总数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24人,外出务工人数1人。

大田村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41人,汉族1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至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人;享受低保人数6人,五保户1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共计40人,参合率95.24%。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设在距离该村7公里的鲁一尼村委会。该村距离乡卫生院35公里。

34 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大田村

乡村概况

大田村隶属于漠沙镇曼竜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漠沙镇南边,距离曼竜村委会1公里,距离漠沙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国土面积有1.1平方公里,海拔680米,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56亩,其中人均耕地0.84亩;有林地226.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3户,有乡村人口71人,其中农业人口67人,劳动力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无路灯。全村有23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23户通电,有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9.57%和91.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分别占总数的86.96%和78.2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6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4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1.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2万元,占总收入的38.85%;畜牧业收入7.3万元,占总收入的23.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6头,肉牛3头,家禽1234只);渔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3.18%;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31.85%;工资性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2.87%。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9人(占劳动力的36.54%),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15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