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国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
释义 | 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开幕标志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诞生。伦敦世界博览会是由古代集市、英国的工业艺术陈列、艺术展览会、机械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等综合因素孕育而成的。即使如此,其诞生过程仍然经历了一番曲折。 伦敦博览会的诞生与两位人物密切相关。一位是阿尔伯特亲王(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1843年任英国艺术学会主席,1847年学会被授名为皇家艺术学会。另一位是亨利·科尔先生,1846年加盟艺术学会的骨干。他们决定从1851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大型展览会,阿尔伯特亲王还坚定地提出,展览会必须包括外国产品,并特地书写了“国际”两字。由此,伦敦展览会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展览会的名称特别强调了万国。这颇具历史远见的决定,把展览会从国内推向了国际,开创了世界博览会的先例。 当时不少美国人已习惯艺术学会的小型展览会,难以接受国际性的大型展览会,对各种外国人进入英国并带来各种产品顾虑重重。泰晤士报率先掀起了对万国博览会的反对浪潮,来势凶猛。认为外国人来到英国,会掀起革命,会刺杀女王,建设新共和国;怕外国低劣产品冲击英国市场;还怕国内品质不良者集聚伦敦,害及民众。但是亲王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推行这一计划。为了使博览会具有强烈的号召力,皇家委员会亲自挂帅,吸收了五千名名界知名人士为宣传员,为博览会摇旗呐喊,大造声势,还开始征集博看会展馆的设计方案。最终选中英国皇家园艺师和中部铁路的负责人,约瑟夫·帕克斯特设计的“水晶宫”。通体透明的水晶宫建筑,它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展品,成了这届博览会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风雨消失,冬去春来,水晶宫依然屹立在海德公园。人们越来越喜欢水晶宫了,并以它的宏伟绚丽,光彩夺目而自豪。新闻媒体也纷纷撰文夸奖,全国上下都对之充满了赞美之声,强烈要求永久保留。但水晶宫还是按原计划于1852年拆除,后移置辛顿汉姆,重建的水晶宫比原先要简易些。她作为举办展览、音乐会、足球比赛和其他娱乐项目的活动中心达八十五年之久,于1936年12月1日毁于大火,只留下两座水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认为这这两座水塔可能会成为入侵德国战机的目标,而于1941年拆除。今天,人们只能从早期图片上目睹水晶宫那雄伟而又独特的丰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